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务快讯] 解密武师附小教育科研“520”关爱型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9 07:06: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通讯员 陈江发 报道)欣闻武师附小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喜讯,小编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了武师附小分管教学的高中咏副校长。他神釆飞扬,侃侃而谈,我们在一起聊得很愉快,也很尽兴。从高校长的交流中,让我坚定了武师附小获此殊荣的必然性,也更展示了武师附小在教科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两方面的独特做法。


由被动成长到主动发展

校本教研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的研究,旨在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成立了阳光教师研究院,实施“520”关爱型校本教研,聚焦教师专业成长,引领教师由被动成长到自觉发展。

“五式”推进: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
要达到教师的自觉成长,必须要具备两个前提: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且容易被教师接受的校本教研策略;让教师感受到专业成长带给他们的幸福。因此,我们立足实际,狠抓教研过程,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梯进式培养:规划+分层。一般来说,学校的教师有三类: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有热情少经验;青年教师,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如果不给他们足够大的发展舞台,很快会“泯然众人矣”;中老年教师,大多是教学精英,但多年的重复工作容易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那么,如何搭建成长舞台,促进教师的整体提升呢?我们根据教师的不同发展实际,为每一位教师制定成长规划,采取梯进式培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自信而富有个性地成长。
对于新教师,我们实施“135”成长模式,即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胜任。聘请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教学导师,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听教学新秀过关课,每月为教学导师发放专业津贴,确保“青蓝工程”扎实有效开展。对于骨干教师,形成“123”发展模式,即每人每月在组内主讲一节研讨课,每学期由学校推荐外出讲课两次,每学期至少撰写三篇教学论文或案例。对于教学精英,实施“211”提升模式,即每期主讲两节示范课,带一位潜能教师,参与一项课题研究。通过召开“教育智慧在你我之间”名师教学经验研讨活动,使名师经验辐射最大化。
集智式备课:引领+互助。如何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呢?我们研究开发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3+1+1”集智式备课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3+1+1”指的是每一个单元重点课时的三份名师教学设计+每个单元一节主讲课+一份精品课例。负责每个单元主讲的教师要为重点课时准备三份名师教案或案例,然后借鉴名师的成果,备好这个单元每一个课时,并且在教研时间里,主讲一节研究课,大家围绕这节课,进行评析,然后整合成一份带有专题研究的精品课例。再把这些材料复印给其他教师,让他们修改成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设计。
专题式研讨:问题+策略。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很多教师习惯于就课论课,缺乏从教师的教学困惑、问题入手,通过聚焦课堂来获得教学策略的能力。针对这一现实,我们每期举行“教科研百问”征集活动,从问题入手,以专题研究方式,做实教研过程。“怎样创设情境,让学生敢问、想问?”“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激励评价?”……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以课例、案例为支架,让教师在现实的课堂情景中对话、总结、再行动。我们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强调集中话题(即案例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从而促进教师对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理性反思,提高自己的课程执行能力。
对话式学习:共振+转变。没有学习就无法成长,那如何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状态呢?我们用平等对话式学习方式,变硬性要求为柔性引导,让教师在真诚交流中获得发展自主的内心渴求,在思想的共振过程中,转变实践模式。
共读启发学习,与心灵对话:学校成立了“高雅阅读馆”,教师根据各自的喜好组成四个读书小组,由各组组长在网上为组员购买书籍,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营养套餐学习,与素养对话:在例会时开设“师德铸魂”“艺术鉴赏”“案例反思”“哲思心语”等精彩栏目,由教师个人自荐当学习首席官交流心得。涂鸦接力学习,与同行对话:分管领导将优秀文章推荐给教师,让教师自由传阅,并随机写上自己的阅读感言,边读文章,边与同行交流,形成一个接力式的读书互动链条。空中课堂学习,与名师对话:积极参加湖北省教研室主办的空中课堂,每周二晚上聆听国家级、省级名师精彩课堂,与省内教学专家直接对话,并点评。
尊重式推进:高效+个性。在每一所学校里,我们总看到一些教师,教得特别轻松,教学效果也很好,而还有一些教师特别敬业,教学效果却总不如人意。如何帮助教师找到教学高效的密码?学校可以提供平台,帮助教师归纳教学范式,提供改进教学的机会。我们采取学科组组长负责制,每学期高效课堂按照“确定方案——示范引领——归纳策略——推广应用”的方式让所有教师受益。

“两制”并举:每一位教师都很重要
为了保障校本教研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我们从尊重教师的生命体验和成功体验的角度,提出了“帮助”“鼓励”“关爱”的主题元素。在校本研究的实践中,生成了两个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机制。
展示评价机制。首席学习官:设立教研组、中心组、学校三级学习官岗位,让教师轮流担任学习首席,促使其主动学习、敏于反思、乐于交流。课例精品认证:通过自我申报→小组推荐→专家引领→展示拍摄→保存认定五个程序生成精品课例教师。成果推介:鼓励教师展示自我,通过导引平台、教师例会、宣传橱窗、心桥校报、学校网站、教师专集、教师成长亮点袋等方式推介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和“新课堂”专利。活动展示:我们通过每个学期的“五个一”(讲好一节研究课;研制好一份教学课例;写好一篇教育叙事;做好一次课堂观察分析;进行一个有尝试的阶段性课题总结)校本教研活动,搭建展示平台,进行课题成果推介。团队汇报:每月由组长在全校例会上汇报本组研究情况,通过对每位教师上课、研课场景的资料展示,一方面可以检测各组校本教研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研究资源共享。
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实施的五种校本教研策略都有具体的考核细则和负责人。通过团队捆绑和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考核更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每月为每位教师设立校本教研达标分,采取考核连带制,使每个人的教研活动参与情况都关乎着组内其他教师的荣誉。
梯进式培养的负责人是校长,激励办法是设最佳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奖,评选阳光教师;集智式备课负责人是教研组长,激励办法是每期评选最优集智备课;专题式教研的负责人是教学副校长,激励办法是评学习型教研组;对话式学习的负责人是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激励办法是评书香教师;尊重式推进的负责人是各学科组组长,激励办法是设附小新课堂奖。

“零”倦怠:每一天都是教育的新生活
我们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期望老师们能够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感受到生命的愉悦和成就,感受到每一天都是教育的新生活。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种发展自觉中,没有一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他们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陈天平老师理智型的教学风格,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汤小琴老师的情感型教学风格,把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心、教导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和信赖;彭小红老师的自然型教学风格,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高中咏老师的幽默型教学风格,使课堂充满了童真味、人文味、数学味、生活味,是孩子们最爱的思维锻炼场……
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520”关爱型模式让教师走出了“稚嫩—迷茫—倦怠”的专业成长“牢笼”,让教师由被动成长转向主动发展,并以此不断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9 14:54 , Processed in 0.0319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