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630|回复: 0

[原创] 那些年代的记忆---消逝的水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8 14: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四、消逝的水井
      七十年代以前,武穴没有自来水,河街一带的居民都是饮用长江水,武穴正街、后坝街、塘下街也有不少居民饮用长江水。那个年代有专门以挑水为生的挑水工,在长江边设有挑水的跳板,水桶装满水后就有一片木板浮在水面上,防止水荡出来,水工沿着江边台阶一步一步走上来,送至各家各户,三十年代武穴下庙江边的凌江亭(也称水门,指力夫挑江水入城内之门)旧照片就是真实的写照。水缸装满江水后,人们用一个底下有许多小孔的长竹筒,筒内放有明矾,沿着水缸内周边不停的搅动,静止以后,浑浊的江水就变清清净净。
      上面说的是沿江一带居民用水情景,而大部分居住在堤内离江边较远的居民用水就靠水井了。好在武穴是刊江古河道的入水口,地下水源丰富,往地下挖一、两米深就能见到水。在涨水季节,在堤边附近有水沟的地方,水就直接从地表突突的往上冒,在防汛阶段,是非常危险的地方。这只说明,武穴挖口井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武穴设有食堂的大单位院子里都有水井,如原实验小学、县粮食局(现市政府)、武穴中学、广济师范(现育才中学)、县委会、县政府(现市人武部)、县农机厂等。类似的还有后坝街的原木器社和第三小学(现解放小学),只不过井太小并设在小小的庭园中。再就是在街边、巷外挖的水井,供一般小单位、居民饮用。我记得塘下街王家巷口对应的有一条十来米深的小巷,小巷尽头左边有口小井,井的旁边有口四周用石砌的小池塘,几户人家房前栽有杨柳,环境十分优雅。后坝街解放小学方向往影剧院转弯处,其旁边原有一口浅水井,可能最多只有两米来深,方形井口显得稍大,打水时生怕掉入井内。塘下街何家塘边有口水井,附近正街大众市场内的豆腐铺、生猪屠斩厂及其它单位,都在这里打水。这口井的边上竖有十字活动支架打水装置,打起水来不费力,很方便。老七区联社(现在的武穴市粮食局)靠西港低洼处也有口井,方便刘家巷东边一带的居民用水。钟荣武的一口井对我很有印象,它就在原钟荣武敬老院旁,那时候家里做煤球要用粘土,我就到崔家山挑红土,上下路过井边,就洗洗手、洗洗脸,口干就喝几口井水,十分惬意。
     武穴最有特色的井是设在家内,过去正街国营食堂内就有这样的井,国营食堂过去是一座大户人家的房址,从正街一直延伸到后坝街,水井就在这一大片房子的中间,打水不用出去,十分方便。在南洋酒店一小巷的左边,过去有一排约三栋两层的楼房,楼下的铺面曾作过理发店、副食店。我小学有一姓柯的同学就住在中间一栋,有次到他家借书,在头间屋和二间屋之间的天井旁就看到这口井,井水清凉,夏天炎热时,他们将瓶装满糖精水,投入井内放一晚上,第二天就是冰镇甜凉水。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武穴东菜园的一口水井,它就在塘下街通向原镇医院的路旁,井最少有六米多深,夏天,井水几乎溢出井口,可以直接用水桶打水。记得是在六几年,住在东菜园堤边下的一小女孩,中午提着水桶到这井里打水,一不小心滑入井内,因没人看见就淹死了。这件事情发生后,就在井边用混凝土作成半米高的井圈。1964年,我家从正街搬迁到东菜园这井边附近,家里备有两口水缸,一口水缸装井水,作生活用水;一口水缸装长江水,作饮用、做饭,原先长江水吃惯了,井水口感有点不适。的确是这样,过去上庙一带的豆腐铺用井水作豆腐,就没有下庙豆腐铺用长江水作的豆腐口感好。
     1967年11月份,这口井干涸,只有井底有点水,我和另一小伙伴把绳子系在井圈处,然后两人就沿着绳子滑下去。结果收获不少,有好几支钢笔,可能是打水时从上衣口袋掉进井内;有好几颗土手榴弹,可能是“文革”武斗时丢弃的。我们把它都打上来,邀街上其他的伙伴到三八闸杨树林去玩,土手榴弹扔了几个都没响。孩提时代,大家都懵懵懂懂,不知事情的后果,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害怕。这口井附近在盖小区房,井上方已堆满了土,以后可能不再存在,这也可能是武穴镇消逝的最后一口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2 08:25 , Processed in 0.0597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