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0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文化] 田镇阻击战光辉昭日月 6、武穴抗战宣传,从陈播回武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6 09:21: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田镇阻击战光辉昭日月
            (纪念抗战胜利70年)
       6、武穴抗战宣传,从陈播回武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说起

    陈播(1920-2004):原名陈搏,武穴市花桥镇花桥村人。1939年加入共产党,1952年任总政电影制片厂(后改名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90、1996、2000三次评为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于北京病逝。
    抗日时,十七岁的陈搏,经董必武介绍,于1937年入陕西云阳西北青年战时训练班学习。1938年春回武汉,由董必武为其原名“陈搏”改名陈播,就是要作抗战宣传“播种机”的意思,参加中共湖北省委领导的“武汉青年救国团”,任理事和分团组织委员。
    1938年4月,陈播回武穴开展抗日救国活动。据1994年版《广济县志·政事记要》载:1938年初,中共湖北省委领导的青年救国会指派刚从陕北到武汉的共产党员徐唯实(武穴人)、陈播(武穴花桥人),回武穴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徐、陈发动了一批进步知识青年,于4月初成立青年救国团武穴分团,在街头演讲,宣传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介绍延安情况。经常参加“青救”活动的青年约七、八十人。“青救”会在武穴的活动包括补习文化,教唱歌曲,排演话剧,得到武穴警察局积极支持,派警察维持秩序。活动至8月,始被第九战区正式下文解散。陈播生平,《武穴市志》有传。
    据1990年版《武穴文史资料》(第二集)载陈思良《记抗战初期广济县抗日救国宣传队的活动》:1938年夏天,广济县城梅川由陆路通往黄冈、武汉的要道上,一阵阵来自上海、南京等地的流亡学生,沿广济向蕲春方向匆匆西去,部份人在县城歇栈,为我们传来了上海、南京失陷消息,也痛诉日本侵略者暴行,听者无不义愤填膺。这时广济县城肃穆紧张。我们大公中学三上级学生,经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张国桢、大公中学教务主任伍映廷、训育主任张让先等人动员,决定成立抗日救亡宣传队。经正式录取的有陈国钧、王政仁、张超、干恕、舒其雄、方杰、柯日升、毛永延、董其昌、胡敦仁、张刚毅等人,校外还有从上海来的流亡学生项叔英,南京来的流亡学生胡树森,和队长张国桢的女儿张碧云。宣传队成立于6月26日,第二天就上街宣传。唱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牺牲己到最后关头》、《战!战!战!坚决的抗战》、《慰劳伤兵歌》等。下午到大抒口(村)搭台演《骂汉奸汪精卫》戏剧。以后十多天,天天如是。演到最远的到了干仕垸。唱的歌曲加上《上起剌刀来》、《前进——中国的青年》、《保卫大武汉》、《工农商学兵》、《枪口对外》、《中华民族不会亡》、《台儿庄大捷》、《松花江上》等。演出途中,一次还遇到日机扫射、轰炸,幸未出伤亡,但大家也无所畏缩。后来宣传队成了常设组织,随县府迁到蕲春三角山,我(指作者陈思良)被安顿在蕲广联中,缮写课文讲义。不久(9月6日,县城被日军进占后),还配合县武装力光复了广济县城,又随县机关一起打回老家了。我被调到县府改音室充当助理员,缮写战地新闻。

陈播像片.jpg (30.91 KB, 下载次数: 0)

陈播像片.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5-6-7 20:32:58 | 只看该作者
珍贵资料,学习并借用了!(政协出书抗日人物用)
向史老前辈学习,并向你致敬!{: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9 15:09 , Processed in 0.0394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