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情民意] 维护微博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纠正的几种倾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14 18:0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维护微博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纠正的几种倾向 2014年12月12日 16:43:44
来源:《红旗文稿》2014/23     作者:李艳艳


    近年来,兼具大众媒体与社交网络双重性质的微博飞速发展,已跻身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社会交往的主要渠道。开放式的微博舆论场上,各种意识形态观点竞相博弈,一些抹黑中国、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观点在微博平台上扩张传播,不仅制造了各种话语暴力和谣言,而且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严重冲击,维护微博意识形态安全特别是警惕和纠正以下几种倾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防止微博中被所谓“普世价值”包装的西方意识形态所蒙蔽
  2010年1月,美国参议员鲁格尔曾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微博对抗恐怖》的文章,主张美国国务院利用网络新技术为美国的全球自由推广运动服务。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曾直接谈到支持开发网络新工具的目的,是“使公民能够避开政治审查而行使其自由表达的权利”。通过以推特(推特与微博的功能相似)为代表的新媒体进行价值观输出、意识形态渗透,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着力施行的对外政策。经由推特收集情报并舆论煽动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国家政局动荡的“颜色革命”表明,微博的政治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和效力不容低估。
  《2010年度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将“在国内和全世界尊重普世价值”确定为美国的持久利益,并强调美国的“长期安全和繁荣有赖于对普世价值的坚定支持”,为此,美国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支持新媒体技术的扩散和使用,并利用这些技术将其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截取新浪微博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一当前我国最大的微博用户平台上,2014年7—8月间,以“意识形态”为关键词的言论超过16万条,平均每天逾2千条。舆情检索和分析的数据表明,一些微博大V显然没有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引起重视和警惕,更有甚者挟洋自重、盲目附和,在其微博中公开污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频频设置挑衅性议题向政府发难,挑动社会对立情绪。某拥有逾200万“粉丝”的知名经济学者,不仅十分艳羡西方的“自由主义”,甚至在微博上公开宣称共产主义“此路不通”。另一拥有260多万“粉丝”的某著名演员,在微博上质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基本共识,公开声称“没谁都有中国”。甚至个别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也在政治立场上态度暧昧,在貌似客观、公允的报道背后,长篇累牍地报道美国政府公正高效,存在着美化西方政治体制、谴责我国行政体制的片面性思想倾向。
  不仅如此,一些受到西方敌对势力资助的网络水军,在微博上还以“自由”为名,对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的微博言论进行谩骂攻击,制造一边倒的所谓主流民意氛围。2014年7月10日,一条题为《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话语工具》的微博,对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观输出进行了有力批判,但几乎在同一时间,某知名媒体官方微博却大赞西式“自由、民主、人权是宪法认可的好东西”,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与西方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混同。该媒体的另一条微博竟公开支持“军队国家化”的观点,宣称“如果解放军算是共产党的,那人民也应该另组军队”。这类错误言论,误导了不明真相的网民,对于建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基础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微博上的一些错误言论,企图以西方标准塑造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不仅导致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信服力弱化,而且导致民众的信仰危机。作为微博舆论的引领者,媒体、政府、意见领袖更要自觉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言论准则,以更加平实亲切的态度、平等真诚的姿态,积极组织具有感召性、接力性、广泛参与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
  2、防止在微博传播中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充当“老好人”
  在微博意识形态论争较量中,有很多是涉及原则性、根本性的大是大非问题。2014年3月28日,一条某知名经济学家的微博获得了超过400万人次的阅读量,博文中“百年前共产主义风靡全球,多少热血青年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可是经过百年的实践,证明此路不通”的内容引发了近1.5万条褒贬不一的转评。2014年9月4日,一位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知名地产商人发布微博,直接抨击马克思“洗脑”大众。一个微博名为“红玫瑰lawyu”的匿名用户,公然以“社会民主主义”为口号,诋毁马克思恩格斯为“反人类分子”,预言“只要有共产主义这个制度前提,就别想有‘自由人的广泛联合’”。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在对多地高校文科课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一文,列举了高校教师中存在的抹黑中国、丑化党史的现象。此文引爆了社会舆论热潮,截至2014年11月22日,新浪微博上的相关评论达到15万余条。一些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微博大V对此文断章取义,以“言论自由”为托辞炮轰《辽宁日报》,试图把高校讲台变成无需监督的“自由高地”。种种此类直接诋毁攻击党的领导地位,甚至触犯我国宪法的言论公然出现、到处散布,早已越过了言论自由的法律边界,其在我国网民中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微博上一些攻击、诋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至今仍在泛滥,一些网站也没有有效监管。例如,新浪微博的举报制度包括“垃圾营销、淫秽色情、不实信息、敏感信息、抄袭内容、骚扰我、虚假中奖”七个条目,但没有一条是涉及政治性的条目。即使勉强以相关的“敏感信息”、“不实信息”条目举报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也常常是石沉大海,得不到处理,结果只能是任由这类言论不断发酵散播。如今,虽然已经有不少党政机关、媒体和党员领导干部开设了微博,但在面对错误言论泛滥之时,批驳的声音仍然势单力薄。
  微博上的“老好人”思想,说白了就是没原则、无纪律、和稀泥,是明哲保身,结果就是在一团和气中助长了错误思想的气焰。对于微博舆论的网站监管方来说,“老好人”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主义事业极不负责的渎职行为。在微博上,一些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说话的正义声音经常会受到网络水军有组织的围攻,遭受语言暴力,孤立无援。如上文所述,那条题为《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话语工具》的微博,在发布当日的阅读量便突破40万人次大关,其中除了大量的网络“水军”攻击谩骂以外,一些媒体微博只充当了围观看客。这种“老好人”的看客心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伤害的不仅是爱国民众的淳朴情感,更助长了错误言论的嚣张气焰。
  加强微博等新媒体上的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环境发展变化之后的新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与时俱进、积极介入。
  3、防止敌对势力在微博中利用突发性事件操纵民意
  在微博上,拆迁、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社会热点问题都是曝光率和关注度很高的领域。作为对社会收入差距问题的情绪化反映,“逢官必闹”、“逢富必究”在微博舆论中很有市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敌对势力经常利用这些突发事件制造谣言、谩骂政府,裹挟民意、煽动民怨,把民众对于突发事件的不满,扩大化为对党和政府一边倒地指责,从而制造官民对立情绪。
  突发事件引起的意识形态斗争问题如果不加以足够重视,它产生的社会危害将会十分严重。2011年,突尼斯政权颠覆、领导人逃亡就被称为一场“推特革命”,事件的直接诱因就是,聚合大学生就业、城市管理等社会热点问题于一身的“小摊贩之死”事件,在西方国家主导的网络推特平台上持续发酵扩大,最后变成了现实中的反政府行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突发性公共事件高发期,这类涉及民生、生态、社会道德的紧急事件牵动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敏感神经。能否引导社会成员正确看待此类事件,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事业全局。2014年4月,温州苍南城管在正常执法过程中与路人黄某发生冲突,经医院治疗后黄某身体无大碍。然而,当日午后微博上一则“城管打人致死”的谣言就被广为转发散布,致使5名城管被谣言误导的群众殴打。其后,虽经政府出面辟谣,但是某些媒体官方微博仍以一副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模样,对于政府的辟谣不予理睬甚至继续质疑,在客观上对于谣言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微博上的政治思想舆论在总体上可分为拥护社会主义的“红色地带”、态度暧昧不明的“灰色地带”和诋毁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黑色地带”。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和“红色地带”的意见领袖、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给予支持,不要让他们变成微博上孤军奋战的“义勇军”。要严厉打击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色地带”,不能让他们的微博言论不受约束。当我们对于红黑地带的态度鲜明之后,“灰色地带”的中间派意见领袖和群众也就容易争取和团结了。同时,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来观察微博言论,分清哪些是敌我矛盾,哪些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对于诋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噪音”,必须严格监管、坚决清除。而对于忧国忧民、直言相谏的“杂音”,则宜疏不宜堵,要坦诚相待、耐心解释、积极整改。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还要特别加强与微博大V的联系,做好他们的教育引导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4、防止微博中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脱离网民
  做好微博上的意识形态工作,光靠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工作能力问题十分重要。微博上纷繁芜杂的政治类言论表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对我国民众思想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西方国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斩获了意识形态渗透的果实。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西方意识形态的竞争力相比还处于劣势,群众喜闻乐见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呆板,以致在以草根为主的开放式微博舆论平台上,一些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难以找到并发出适应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从而不敢谈、不愿谈意识形态问题,无形中使意识形态问题被边缘化和被掩盖了。
  目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弱势,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一些人嘲讽、谩骂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借口。在微博上,网络语言和段子十分流行,一些网络语言和段子可能存在解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威胁。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为此,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应该积极创新网络语言,积极引领网络舆论流行潮流,而不能落后或盲目跟风于网络自发的舆论潮流,从而牢牢掌握微博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5、防止微博等新媒体的私有化、市场化倾向
  以2011年“美国之音”停止对华汉语广播为标志,美国广播管理委员会将对华传播的重点放在了博客、微博、播客等互联网和手机的新媒体领域。“美国之音”专门制定了指标,2012年要在新媒体和手机方面在中国每月增加50万用户,2013年每月增加100万,2014年则达到每月增加200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
  微博运营平台的私有化,可能存在着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巨大风险。据2014年4月的统计数据,在拥有1.29亿月活跃注册用户数量的新浪微博股权结构中,民企和外资背景的新浪公司持股占比59.8%,外资控股的阿里巴巴公司占比32%,而且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微博平台的这种发展趋势警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国有控股的微博运营企业,从而使党的思想宣传工作能够借力我们的微博平台来开展。
  (本文为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微博意识形态斗争的规律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SKL004]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14M55007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
责任编辑:李艳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2-14 18:18:37 | 只看该作者
预计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量将超5亿
2014.06.25 14:10:37  

今年超过九成网民通过手机上网。

根据eMarketer对全球手机使用最新预测,中国是世界上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量将超过5亿,10个智能手机用户中有近三个是中国人。

未来几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在全球用户中所占份额将下降,到2018年,下降至26.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会停滞,2015年仍然会有两位数的增长率,超过一半的手机用户将会拥有和使用智能手机,将占到总人口的42.2%。

但是不是所有的手机网民都是智能手机用户,这是中国另一部分重要的可寻址人口。去年年末,十分之九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今年将攀升至92.3%,到预测期结束时,每个中国网民都将通过手机上网。

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孕育着移动互联网内容的使用,数亿中国手机用户至少每月用手机登陆一次社交网站。2014年五分之一中国人预计将用手机访问社交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2-14 18:20:31 | 只看该作者
3月6日消息,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4年一月底中国移动通讯用户达12.35亿,较上月增长0.5%,同比增长10.8%。

其中4.19亿(33.94%)为3G用户,8.38亿(67.80%)为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

2014年一月底移动通讯用户数占全国人口的90.8%(用户密度)。

此外还有2.66亿用户使用固定电话服务,占全国人口的19.7%。

一月中国手机用户发送735.6亿条短信,手机上网共使用了132633Tb流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2-14 18:29: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平均每天发送短信7.5亿条
(2005年数据)

   短信业务在中国继续高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短信发送量达到672.1亿条,同比增长39%,平均每天短信发送量为七点五亿条。

  在“第三十七届世界电信日纪念大会”上,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国信息产业在近年来取得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6.74亿户,其中固定电话3.25亿户,移动电话3.49亿户,网络和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988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包括短信业务在内的各种电信新业务在中国迅猛发展,第一季度各电信运营商推出的新业务有30多种。宽带上网用户一季度新增348.4%四万户,总数达2833万户;IP电话通话时长达307.4亿分钟,增长17%。手机音乐铃声、彩信、手机游戏等各种增值业务也增长迅速,有望成为短信之后增加最快的电信业务。(刘育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8 15:07 , Processed in 0.0366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