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470|回复: 9

[地理文化] 关于青林湖地理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0 2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关于武穴古青林湖的地理位置
                         史  纪
        一、 今年有两位网友相继在武穴论坛网上,刊出了1905年杨守敬所著《水经注疏》中关于“青林湖”位置为“太白湖”的见解。网友上此图(截图于下)的目的之一大约是公布“有此一说”,之二则或有“立此存照”的意思。杨守敬(1839-1915)氏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国学大师,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又是湖北的著名历史人物,著作等身,其权威不可小觑。对于他关于青林湖位置的立论,近百多年来,既未被学者反对,也未被近三十年的二轮黄冈、黄梅、武穴(广济)市县地方修志所采纳;杨氏曾参加光绪《湖北通志》的纂校,但《湖北通志》如下所述,亦并未提及杨氏的此说。盖中国古籍甚多,即或经典,由于历史长了,又因中国古汉语为求简略,也往往在语义上留下歧义,或留下了多种解释的余地。杨氏将青林湖位置的个人见地发于他与其学生熊合作的《水经注疏》,本身就有只算一家之言的含意。
      二、武穴境内有青林湖、青林江、和刊江等地名,其源流可追溯到魏晋之际郦道元(约470-527)著《水经注》所引《尚书·禹贡》篇。《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三》原文:长江水“又东,左得青林口,水出庐江郡之东陵乡,江夏有西陵县,故是言东矣。《尚书》云:江水过九江至于东陵者也。西南流,水积为湖,湖西有青林山。宋太始元年(466),明帝遣沈攸之西伐(刘)子勋,伐栅青山,睹一童子甚丽,问伐者曰:取此何为?答欲讨贼。童子曰:下旬当平,何劳伐此?在众人之中,忽不复见。故谓之青林湖。湖有鲫鱼,食之肥美,辟寒暑。湖水西流,谓之青林水,又西南历寻阳,分为二水,一水东流,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于江,《(水)经》所谓利水也。右对马头岸。自富口迄此五十馀里,岸阻江山。”这段话既讲了地理,也链接了历史。文中故事是:宋明帝刘夺位后,寻阳王准备起兵申讨,故明帝派沈攸之(?-478)于公元466年出兵讨伐刘子勋,来到寻阳。地点则指明青林湖在长江富池口下游“50”华里许的江北,与长江南岸的“码头”镇正隔岸相对。
      三、清乾隆辛未(1751)《广济县志·卷之六·水利》存吴亮嗣侄孙儿吴熊写于康熙二年(1663)所撰《青林堤记》,后收入光绪《黄州府志·水利篇》,对青林湖、青林江、青林口和“《水经》所谓利水也”的刊江作了较全面的记述:长江“自盘江(盘塘)以下,复无崇山峻岭以束其势,遂折而北走,啮龟山之麓,东左得青林口,即今土人所称通江源也。考《水经注》:青林口系青林湖水注江之口,经所谓刊水,右对马头岸。疑即今月塘,非通江源也,通江源在马口。《水经注》云,东陵乡西南流水积为湖,湖西有青林山,即今所称程家林也。程为邑著姓,祖墓胪青林山巅,往来者易以今名,不复知青林山名矣。山下为青林湖,湖之广可二十里许。湖之中有小山,可二里许,乡人遇寇警辄避于其上,因名武山。后复以山名湖,称武山湖,不复知青林湖名矣。春涨暴湧,舸舰舳舻由青林口迳道观山樊哙城下,汇万丈,连城,直达黄梅大洋,太白诸湖抵与下寻。故经云:又西南历寻阳,分为二水,一水东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与江。此魏晋间青林口之水道也。诗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矧江之开塞,厉害攸大,安知非鬼神之所为也耶?青林口既阏,北走之水并势南条,磐塘以下经所谓刊水也。刊水,《水经注》做利水,误,作刊。《(水经)注》云,又对马头岸,自富口至此五十里。岸阻江山者,即今武穴也。武穴下三十里,昔名鸿脑洲,即今龙坪也。又下四十里,即今大湾蔡山地也。而武穴独当其冲。闻之河之来也高高,则势悍而善噬,故治河宜多予之地。江之来也远远,则势柔而善入,故治江宜坚为之防。武穴之要害如此。而明永乐二年,始有部臣监筑之命,何欤?犹记先王父为余言:元之季世,红巾骚动,沿江一带,居民鲜少,斥卤沮洳,芦苇蓊翳。洪武初,诸贼殄灭,蜚鸿渐集,次就垦辟。万历间,吾青林埠始受丈量。是知永乐二年百废肇举。”此文为康熙二年于江堤上陪同知县安璇巡视水情时答知县询问武穴水利历史所记,关于刊江、青林湖即武山湖与青林口即武穴等相关地名和位置作了明确叙述,是指导性历史文献。
杨守敬青林湖方位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于“东陵乡”地位,由于历史攸久,累有歧解;比如依郦道元《水经注》,东陵乡在“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但史志查无此县。故关于广济部份,较近世典籍,当依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广济县志•地理志•沿革》:“《水经》又云:‘东,左得青林口,水出庐江郡之东陵乡。’青林湖即今武山湖,源出县治北横岗诸溪涧,会层峰、灵山诸涧水,经梅川过东冈,由黄泥湖入(黄泥)湖,黄泥湖自凤嘴港西注之;大金河自黄花山东注之。此县境即庐江郡之东陵乡,皆寻阳(县)地也,明《一统志》(错)以为广济本“汉蕲春地”,当以《(湖北)通志》为正。按《湖北通志》“湖北,《禹贡》荆、扬、梁、豫四州之境。扬州,今湖北黄州府之罗田、蕲水、广济、黄梅是也。广济,汉蕲春、寻阳二县地。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汉置蕲春县,属江夏郡;寻阳县属庐江郡。”此份官方文件解答了以下几大地理、建置等问题:
      1、明确:旧《志》“广济本汉蕲春地”的说法错了,应以光绪《湖北通志》的说法为准:“广济古按星野属(天下九洲之)扬州,立县时为汉蕲春、寻阳二县地;汉置蕲春县,属江夏郡,寻阳属庐江郡”;
      2、明确历史上的青林湖即当时的武山湖。
      四、杨守敬所著《水经注疏》中关于“青林湖”位置为“太白湖”的见解,其根本性错误在于一是违背地理常识。武穴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山湖在上游,太白湖在下游,两湖间一坦平洋,两湖间有自然港相通,后开发成底宽45米官桥大港,和一条宽20米的河网化水港与武穴东港相通,除洪峰期湖水倒灌一种特殊外,从未见过黄梅水向武穴流的奇事,也就是说太白湖水不会自动流到武穴的“青林江”口来泄入长江。二是违背历史实际:这青林湖、青林江既是《水经注》所在魏晋时期的事,唯此时鸿脑洲尚未靠北岸,太白湖床也还没有独立成形,今黄梅县蔡山一境,包括太白湖在内,还包含在更大有名为“五埠湖”的古湖之中,还没有“太白湖”的概念,如何会出现“青林湖”的地名呢。
      五、按《水经》记载武穴水域青林湖水于魏晋间有向西南流到马口入长江的历史,当然会引起惊奇。吴熊《青林堤记》即说青林江水“又西南历寻阳,分为二水,一水东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与江。此魏晋间青林口之水道也。诗云: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矧江之开塞,厉害攸大,安知非鬼神之所为也耶?”表示了他不理解和存疑。明人好玩山水的舒俊极在《青林行》中,也表示了“江汉既凿百川归海瀚,吁嗟此水独西流?”更表示了他的惊奇。当时还不知道武穴十分之六的地域,原是古彭蠡泽的西南一隅,还有大禹治水时因势疏浚了一条上古人工运河“北江”,更不知道武穴是古彭蠡泽干涸消失后,于明永乐二年修筑了江堤后才新兴起来的繁荣商市。联系武穴位于北纬30度神奇线上,有些事情,不只是将古青林湖由武穴搬运到黄梅就解决得了的。恐需作进一步深入考察才行。
      关于浔阳水域,还有许多历史疑难,史地界还在争鸣,也不是一日即可解答服众的。比如“三江”究竟是哪三条江,比如古治寻阳究竟在哪里,比如“庐江郡之东陵乡”究竟是不是武穴滨长江行政建置名称,比如郭璞曰:“汉人所谓浔阳九派者也”,连中央台电视大片《话说长江》介绍“九江”时,仍释为有“九条”支流注入鄱阳湖故“名之”,就大有争鸣的余地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19: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0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登阅本文。请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3: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支持博主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4: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泰白魂 发表于 2013-12-6 13:07
非常支持博主观点!


谢谢先生赐教,顺问近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4 1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秩龄童考证严谨,所论言之有理。援引清人吴熊所论“青林”之名被“程家林”所掩,亦属可取。土改时政策,山和地在那个村就归那个村,但因有程家林之名,程继胜和也字嘴,得以跨境在武山湖北岸置林场。而张天二村广济始迁祖茔亦在此处附近,因无地名为证(有旧碑为证),迄今尚与当地村打官司。
另,言史无金兰县,结论稍嫌武断,且看,
前汉书卷28上,“廬江郡 原注: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别為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屬揚州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應劭曰故廬子國”,再,请看水经注卷32:“灌水注之其水導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大蘇山即淮水也”。前辈学者每每告诫曰:言有易,言无难。言有者,见一例即可言有,言无者,必通读全部史书方可言之,试问,谁能通读全部史书?此乃枝节,不能动摇青林湖即武山湖之说。
序属寒冬,谨祝七秩龄童先生和各位坛友、老乡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4 1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人赵一清所列关于金兰县的诠释。按:赵一清乃历史地理大家。
……金兰县西北,一清按:汉志庐江郡下云:金兰西北有东陵乡。顾祖禹曰:金兰县亦见汉志苏林注,检今本汉书注非苏林也。又曰或以為三国魏所置县,晋废,盖在大苏山东。胡渭曰:金兰,汉初有是县,中废,故志不书。晋宋间復置,故酈注据以為言,当在固始西南,南直黄梅之北矣。今考善长注所说金兰县,见决水篇,而晋宋志则又无之。
赵撰《水经注释》卷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0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添加许多历史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9 13: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鱼蛮多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4 19:15 , Processed in 0.0550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