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历史)地名志
一四三、王冲村的水力碓臼与“广济三香”
王冲(村)位于荆竹水库东侧山麓地区,为原荆竹河流域一处风景优胜之地,今余川镇45行政村之一。
武穴市原荆竹河境一线海跋高差显著,水源充足,于王冲、彭河、上汪宕至车坊铺一带,自古有利用水力作动力的传统,王冲一带民间善于利用本地植物原料用水力碓舂碎成粉末后制作蚊香驱虫、神香敬神与发生香味的檀香等,远销各省和印度、东南亚诸国,世称“广济三香”,历史攸久。广济明末著名诗人刘养微即有《游东冲冲山》诗云:“问訊东樵子,经过门限山。煥烟茅屋里,风雪竹林湾。水碓舂粳稻,溪鱼煮石斑。邻翁颇相识识,鸡黍数追攀”,生动描写了太平山南麓自然风光,也点了“水碓”舂粳稻的物景。
其实,用水作动力制作的“水碓”工具,主要还是明清以降,为了满足 “广济三香”的大宗生产用途,才有所谓“五连碓”、“七连碓”的设计需要。据资料称,1979年彭河修发电站前,水碓仍在,而且沿河安装“水碓”多达20多处,其时生产出口“王冲三香”的村民还多达一百多户。据传,周恩来总理对广济至少有“两大发现”:其一是到东欧苏联访问,发现了广济张水泉生产的竹器工艺品;其二是周总理访问印度东南亚国家,发现了他们使用的是广济生产的“王冲”三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