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鹏程万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扒皮们过来看看,匡山旅游必将超过庐山!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4-13 23:36:24 | 只看该作者
ledmind 发表于 2014-4-13 23:25
敬佩鹏版关门谢客 搞创业群、相亲群、沙龙、爱心、慈善等一系列正能量活动,

让鹏程自己说,都干了些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4-13 23:36: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就要开杜鹃花节吗?鹏版,照片里怎么没有看到一朵杜鹃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4-13 23:39:09 | 只看该作者
就你这几个酸图瘦文能说服扒皮?楼主你也太…………
太自大,太自信了,太自不量力,太自欺欺人了。大人说话,细伢听。能听懂弦外之音,你就进步了。

点评

我的话,扒皮听得懂,你一个自己封号的大作家怎么听不懂呢?  发表于 2014-4-14 0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23:39:40 | 只看该作者
一一 一尖山茶、野杜鹃,一株也比麻城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4-13 23:39:46 | 只看该作者
鹏程万里 发表于 2014-4-13 23:31
周匡散

纯粹恶意攻击。建议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4-13 23:41:14 | 只看该作者
一尖山溯溪

QQ图片20140413233712.jpg (453.19 KB, 下载次数: 0)

QQ图片2014041323371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4-13 23:41: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鹏程万里 发表于 2014-4-13 23:07
美景无人凭栏,黑了阑干,龙,不能行天下。。。

这话是么意思?鹏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4-13 23:43:28 | 只看该作者
等着你们超越大庐山,话说长这么大瑞昌人还没有去过庐山,只因瑞昌人去庐山也要门票,不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23:43:36 | 只看该作者
p破手机的效果哈!葱葱乱草老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4-13 23:44:57 | 只看该作者
salon,沙龙是意大利语, 原意为大客厅进入法国后引申为贵妇人在客厅接待名流或学者的聚会。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1588-1655)。她出身贵族,因厌倦烦琐粗鄙的宫廷交际,但又不愿意远离社交,于是在家中举办聚会。她的沙龙从1610年起开始接待宾客,很快就声名鹊起。在她的沙龙里,成员彬彬有礼,使用矫揉造作却又不失典雅优美的语言,话题无所不包,学术、政治,时尚甚至是流言蜚语。这类沙龙通常由出身贵族的女性主持,她们才貌双全,机智优雅,被称为 “女才子”。18世纪以后,沙龙谈论的话题更为广泛,不仅有文学艺术还有政治科学,有时也会出现激进的思想言论,称为革命的温床。 法国大革命期间,沙龙活动被禁止,之后尽管有所复苏,但也只是昙花一现,随后逐渐演变为展览之意。
  现在“沙龙”一词一般意为较大的客厅,原来指的是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沙龙原为意大利语,十七世纪传人法国,最初为卢佛尔宫画廊的名称。日后逐渐指一种在欣赏美术结晶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所以沙龙这个词便变为不是陈列艺术品的房间,而更多的是指这样的集会了。在十七、十八世纪时的法国,作为社交场所的沙龙,具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图书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各种宣传工具也不发达,一些文人学士往往在沙龙里朗诵自己的新作。在沙龙里传播信息,制造舆论,从高谈阔论中吸取富于智慧的语言,洞察人们的良知,自然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法国最有名的沙龙要属巴黎的朗布伊耶宅邸,这里集中了当时法国的许多名流、学者。进入十八世纪以后,沙龙的性质有所变化,在沙龙里所谈论的,主要的不是文学艺术而是政治科学,有时也出现过激的言论,因而那时的沙龙往往成为革命的温床。不久,由沙龙派生出来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现在美术展览使用沙龙这名字的也屡见不鲜,最早的美展则是由一六六七年路易十四举办的。
  “沙龙”也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中文意即客厅,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沙龙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雅致;常去沙龙的人都是些名流。我们在欧洲电影、小说和戏剧中经常会看见富丽堂皇或典雅精致的沙龙场面。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一个著名沙龙,女主人就是今天人们还经常提起的林徽因,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就传到了中国.

请注意自己的用词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8 23:26 , Processed in 0.0493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