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三十七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随波逐流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12-10-2 20:57:33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七度 发表于 2012-9-30 21:38
明天开始北漂了,看到听到道路拥堵,我真有点担心,万一旅馆爆满,没地方睡怎么办?道路拥堵没得吃怎么办? ...

不晓得你有没有遇到这些麻烦……
出行愉快!快点回来汇报见闻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12-10-3 18:04:39 | 只看该作者
听说今天江苏出游人数超历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12-10-5 23:32: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发表于 2012-10-6 22: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来了吧?期待游记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22:17:13 | 只看该作者
长假结束,工作有点浑浑沌沌,脑海里时刻回忆游玩的画面:拥挤、吵杂、风光、车辆还有累。

应该有十年多了吧,当时三叔四叔还健在,父辈们一直有个心愿,去北京的长城与故宫看看,看看毛主席的记念堂,然杂事锁身,三叔四叔终身遗憾,未来得及去圆他们的梦。

去年公公及大伯将往事提起,原本五月一号,大哥带他们去北京游玩,没料到大哥身体出了状况,将此事又耽搁下来。
承诺与愿望今年十月一日终于实现,由我带队,大伯、公公、堂叔、堂姐夫的爸爸、老公及堂弟,七人自驾游,从南京到山东到北京最后到天津与大哥汇合。

我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欣赏着窗外的风光,早秋的到来,有些树叶开始泛黄,风吹来,泛黄的叶儿终经不起风的吹抚,随风空中飞舞,盘旋,最后安静地躺在大地的怀里。田间各地区的稻子,青的青黄的黄,玉米顶着阳光睡在屋顶上。老牛孜孜不倦地拉着砖车,奋力地拖着。平原上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巍峨的山,高耸,崎岖的山路,蜿蜒。清晨,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的山峰、树木,似来自仙境,煞是好看。

忧在于,这么远的路,高速上面的安全。一号,车刚始入江阴大桥,另道上出现了连带车祸,1500米的路程,数下来竟有8起大大小小的事故,车如长龙堵得好远,车祸猛于虎,其中一起比较惨重,一辆小车被夹在中间,前后均被压扁,看得人心惊若跳,还一起是婚车遭殃,新婚当头遇事不顺,悲催!一路上相向的另个道上,时隔一段就会出现大小不等的车祸,每每遇车祸我都要告诫老公与堂弟,开车小心点,累了就换换,还好去时我们这边道上比较通畅,未出现堵车。

第一个景点,中山陵,中华民国国父,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陵墓。进入中山陵就被人流震撼了,车流堵塞,缓缓而行,一公里的路程开了近一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景区内不允许车进入,我们只好步行,从平原到山脚下,好远!还没走进爱博,我快累得不行了,老头子们却个个精神抖擞着,一层一层的台阶,由平坦到越来越陡,大伯有心数着,第一、二层,各250个台阶左右,最上面的一层达到500多个台阶。

我是一路走一路停,缓些力气再往上登,他们是左看看右看看,好不带劲。中山陵人山人海,从高出往下看,密密麻麻,感叹着中国的人口之多,在家如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上面的一片天空是稀稀的人群。

进入孙中山陵位区域,路标上写着,肃静,不允许拍照、摄像。来参观总要留下记念,是不是?我拿出相机偷偷地拍了几张,警察目视着我,我假装若无其事,将相机收入包中,随着人流走出屋外。

游完中山陵来到夫子庙,一样的是人流成群,夫子庙里见到了孔子像,上了香,拜了他,许了心愿,放了莲花灯,被骗了130元,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什么导游了,她们是有目的滴。

南京的老街上到处弥散着臭豆腐的味道,恶心,好臭。在老街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一位女子很专注着帮一位小姑娘画像,她的身后放着明星的素描,很像。老公说,你也画个?我看着想着,好吧。于是,我坐下了,是一位男画手,他三下五去二,在不到十分钟内将我的画像画好,在画的开始,我很不自在,目光游离,不知投放,原本我不太喜欢拍照,容易面瘫,十分钟的表情凝固,外加那么多的欣赏者,在平时早已浑身长满了刺难受了,然那天,开始时,的确有些不自在,后来,脑袋里也不知道想什么,目视远处,心情也自然放松了,目余之处,见到的是游人们赞许的目光及窃窃私语,真像呀,那时我真的好期待看到我在画手手里的素描是何样?当第一眼看到自已的素描,我认为这个画手抓住了我的特征,尤其是眼神,神色,真的不错。南京还游了秦淮河,聆听了由小舟传来的秦淮曲,看了十大名妓的画像及简介。。。。。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堂弟的电话来了,起床了,去山东,六点未到我们出发了,六七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泰山脚下,同样,目及之处全是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穿着各色的衣服,戴着各色的装束,泰山“五岳”之首,十大名山之一。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一直有个心愿,登上泰山顶,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境。

进入泰山小道,树木丛林,奇石怪异,山道幽幽,凉风习习,泉水汩汩。若没有这么多游客,山里一定会很静很静,我会听到风的声音,水的歌唱,鸟的欢语,虫的唧唧、、、、、这一切均埋在人潮中、、、、沿着台阶陡步前进,山路弯弯,上山的,估摸着何时是尽头,下山的耷拉着脑袋,像斗败了的公鸡,垂头丧气地柱着拐杖,顺着台阶跌跌绊绊地往下走,我看到了令人羡慕同时又可怜的一幕,一对年约七十多岁的夫妇,女的紧扶着男的一步一晃的下山,这一幕我想他们是幸福的,虽很累,但内心一定很温暖,这就叫做相濡以沫,相伴到老,不离不弃,若我们夕阳西下之时,也如同他们这样搀扶着,相伴着,那绝对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步行二个多小时,累了,坐在路边的石阶上,打探着下山的人,问还有多久到上顶?小伙子说,你们才刚开始,还早呢?汗、汗、汗。。。难道真如他们所说,没有六个小时不能到山顶?眼看天色渐暗,看看来的路,二小时,返回至少也要一个半小时吧?山路不平,路边没灯,山上的空气稀薄,凉气甚重,再看看姐夫的爸爸,他的脸色因长途跋涉变得腊黄,他是做过手术的人,不能因游玩而将病引发出来,想想算了吧,泰山看来看去不就是山?还是下吧,就这样,与中天门相隔500米的路程我们没有战胜泰山,返回了。

第三天直奔北京,同样六点出发,下午二点左右到达长城,慕田峪长城,威严壮阔的长城终于跃入眼帘,无比兴奋,虽前二天的攀登累得两个小腿胀痛不已,下车时都是瘸着走一段路才缓和血液,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朝长城方向走去,关于长城有很多历史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寻夫,知夫已累死长城脚下,她泪如泉涌,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了八百里。。。。。。。。

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历史的痕迹,那影片中的撕杀,片片如同幻影般涌入脑间,呵长城,我来了。
今天太累了,后面的等有时间再续,没时间就作罢。
假后白日渐短,稍不留神一天发个呆就过了,问自已你忙的啥?那堆事还在那边纹丝不动,玩了几天也该收心了。安心工作!

点评

写得不错不错! 棒棒棒!  发表于 2012-10-9 2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2012-10-9 19:53:45 | 只看该作者
哎哟,你真是够耐心,这么多字,我都看了半天。写的不错,看来你此次出游经历相当丰富呀亲~
期待再续!

点评

谢谢小强的认可,不要嫌罗嗦就行了。  发表于 2012-10-9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发表于 2012-10-9 20:19:18 | 只看该作者
此行不虚!这样细致的记叙,让人佩服!
没去过泰山和北京,一直向往着呢!看了长城的照片,心仪了许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9 22:40:36 | 只看该作者
慕田峪景点不比八达岭景点人流量多,但也不少,上山的车辆将小道堵成一条长龙,停缓慢行,好多游客耐不住停顿陆续从车上下来,往山上行走,父辈们与我同时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下车徒步上山。

长城脚下形形色色的店铺铺满了各色各样的小件,时而对游客们吆喝买个纪念品什么的,我沿路欣赏着不同类色的商品,那些小件都类似于每个景点的相同的物件,看看也就作罢。

老公与堂弟将车停在停车区域来与我们汇合。我抬头望着高耸的山峦,低头望着两条酸痛的双腿,决定这回不登山了,直接坐电缆车去半山腰。

电缆车以前只在电视上或在景点看过,但没有尝试,天生具有恐高症的我,要不是惜双腿我是不会冒着恐高危险坐电缆的。
大伯与公公胆大,二老一起站在前排,当缆车顺道来时,工作人员喊声坐下,大伯与公公反应及时的坐在缆车上,工作人员将保险杆从他们的背部迅速地拉起扣挡在他们前胸,就这样缆车顺着轨道向上行走,接着后面的缆车过来了,堂叔还没来及思考就被工作人员拉上,稀里糊涂地坐上电缆跟在大伯他们后面。我与老公说,我们一起坐吧,(你懂的,我怕死)老公站在我旁边,我们很自然地坐在电缆车上,电缆车缓缓向上延伸,越行越高,我心随着纠紧起来,手紧握保险杆,生怕一不小心掉进深渊,我目视前方,宽阔的天空,任凭鸟飞,余光之处,是树木丛生的万古深渊,电缆车时而震晃,我心也随着震晃,手越抓越紧,我对老公说,好怕呀。他说,怕就不要看,把眼睛闭上就行了。呵,可我哪舍得这么好的河山美景,腾空坐在电缆车上,山谷悠然,绿荫葱葱,我揣着胆颤的心拿起相机,快速按下快门键,留下了几张壮观的照片,说来也怪,目视相机银幕竟也忘了害怕,就这样,我左拍拍右拍拍,十五分钟左右吧,电缆车从山脚下安全地把我们送上半山腰。

接下来我们开始登上盼望已久的长城,呵,长城,古老的长城,历史的见证,城墙均由青石砖筑建而成,几千年的风吹雨打留下了它们的痕迹。城身的重要地段以夯土外包条石,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峰水台多种防御工整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登上蜿蜒的长城,心情是无比的兴奋,台阶时而陡峭时而平坦,陡峭时台阶与台阶之间相隔五十公分高不等,上下几乎成条直线,胆小之人如同小孩学步,爬着上前,下山的游客如同河虾倒着走。

二位外籍游客,应该是美国人吧,一胖一瘦,瘦的身材娇小,很快的爬了上来,胖的站在台阶平坦之处望着顶端面露兮兮,瘦的在上面给她股劲,胖的这才擦了擦额前的汗珠,利用双手爬行,从下面爬了上来。

每隔峰火台外台阶上均有小商客摆着地摊做着微薄的小生意,他们戴着绿色的军帽,穿着已磨旧的八路军的套装,蹲在城角边上,目视游客,期待着他们买东西。想想如此之高之陡的石阶山区,他们背着零碎的食品上山讨点生活费,这也是生活!!而我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打着电脑,偶尔闲着吹吹牛皮,没有风吹雨打,还每天怨天恨地的?与之相比真是愧而不及!!!

大伯与公公易常的兴奋,他俩精神抖擞地走在最前面,说实话,我的体力远不如他们七十多岁的高龄,生命在于运动,他俩有这么棒的身体来自于每天的锻炼,我走走停停找个借口帮他们留影,实在跟不上他们了,就由他们前攀,顺便叮嘱了句,小心些,然后我便站在峰火台上欣赏风景,拍着这大好河山的风光。

远望长城如同条巨蟒横卧在山峦上,蜿蜒的山区如同一条彩带沿伸远方,绿色的树木辅盖着大地如同绿色的棉被。望着如此的壮观,我不竟吟起毛爷爷的那首豪情壮志的诗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休息了会儿,见老头子们还未返回,望着慕田峪长城的最后一段,一鼓作气,上!终于,终于我战胜了,站在慕田峪长城的最顶端,风光真是无限美!!
不到长城非好汉,姐这回也当了个“好汉”了呵!
差不多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原路返还了!
四号我们去了天安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12-10-10 11:23:20 | 只看该作者
顶!风景着你的风景,感受着你的感受。

点评

这么多废话没让你觉得厌烦就好,呵,谢品读!  发表于 2012-10-11 07: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12-10-10 18:27:46 | 只看该作者
肉丝儿,你写游记远远比小说写的要好N倍.强烈赞.
我就不行,写不出来.只会一味的感叹感叹,无法把感叹化成文字.呵!

点评

一是,姐好久没写小说了,你已忘了姐当年的风光了哈 二是,你心无宁静,所以没心思去表述你所看到的所想到的。  发表于 2012-10-11 0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15:23 , Processed in 0.0438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