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江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为广济正名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7-16 18:30:48 | 只看该作者
做“广济”人的最高境界是,说到武穴,不要想到“武”穴、“污”穴、“武”汉等,更不要心潮激动、热血上头。这才是“广济”文化的最大魅力之所在,也是搂主和各位努力为家乡“正名”的各方贤达之士为绵延千年广济文化而奋笔疾书或奔走呼号的历史性功绩之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7-16 18:56:19 | 只看该作者
广施佛法,普济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7-16 19:00:0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一下,温习一下佛教文化,也缅怀一下“大医禅师”

什么是“贪嗔痴慢疑”

贪——贪爱五欲
指贪婪,贪心,贪念多,不知足,没有节制,没有界限。

嗔——嗔恚无忍
指怨恨;经常生气;对什么东西都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你的;爱较真。

痴——愚痴无明
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痴迷;迷恋自己,觉得自已就是对的;一门心思、一相情愿地认为事情就会往自已所设想的方向发展。

慢——骄慢自大
指怠慢;傲慢;轻慢;对外界不敏感,或者对外界没兴趣,只对自已的东西感兴趣;或者是惯性思维,原来我是对的,现在也应该是对的;缺乏激情,缺乏学习精神。

疑——狐疑猜忌
就是怀疑、疑心重,不信任对方,老疑神疑鬼。

    这五毒是有顺序的。“疑”排最后一位,表示这一“毒”危害最大。对于一个人来讲如果有“疑”,表示一个人疑心重,不信任任何人。一个家庭如果中了 “疑”毒,表示夫妻之间不信任,老婆怀疑老公出轨,老公怀疑老婆出轨等。可见一旦中了“疑”,这个家离破碎就不远了。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有“疑”毒,就意味着信用体系破产,大家互相不信任。现在的中国,大概就是因为“疑“,才导致各种假证、假学历、假论文、假货,各种各样的“假”泛滥成灾。同时,也因不信任,做交易时,希望靠关系、找熟人来完成交易,从而导致交易成本加大。所以,一旦整个社会有了“疑”,那么每个人的生活成本会很大,每个人活得都好累,事事都得小心,深怕上当受骗,把自已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最终影响生产效率,经济很难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05:37 | 只看该作者
为猜谜而来 发表于 2011-7-15 19:37
几年前曾经与一友人聊到“广济”更名“武穴”的话题上,我们都为失去“广济”深表痛惜。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 ...

曾在外漂泊多年,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06:33 | 只看该作者
白棉花 发表于 2011-7-16 09:38
口孽

【zdic.net 汉 典 网】


呵呵 ,还有这一说呀!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13:10 | 只看该作者
伊水之滨 发表于 2011-7-15 21:30
什么叫“穴”?虫、蚁住的地方才叫穴,那些决策者是用屁股在想!大概是看人家叫武汉、武昌也跟着叫,以为能 ...

呵呵 ,伊水有些激动,可以理解。
不过,当时的决策者们也一定是想借武穴深水良港之名而发展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坏意,这点我们也要理解。凡是历史,我们都应该在批判的同时,心存敬畏,心怀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7-16 19: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江涛 的帖子

都是“广济”的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16:42 | 只看该作者
风拂不过沧海 发表于 2011-7-16 17:15
严重支持,楼主的严谨论证,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广济人赤子之心。让那些当初跟在武汉武昌屁股后面、以为沾了武 ...

也是看了六秩龄童先生的文章后,有感而发。可能代表了部分乡人的声音。
我们还是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理智的走向未来。
谢谢风先生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20:36 | 只看该作者
白棉花 发表于 2011-7-16 18:14
回复 风拂不过沧海 的帖子

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们会让国家包到底的。

恢复广济之名,这只是一种声音而已。
至于恢复要花巨资之说,也不是大家想像的要花许多钱,最近由襄樊恢复襄阳的襄阳市就有一个很成功的经验。原来所有的东西照用,只是新办理的才更改,很科学和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9:26:05 | 只看该作者
白棉花 发表于 2011-7-16 18:22
回复 江涛 的帖子

您的文章是在做过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值得所有爱乡人士传阅、学习。“广济”二字 ...

呵呵 ,先生言重了。
我相信热爱家乡与官宦之家和农民之子可能没有多大关系。官员同样是人,他们也有父老乡情。广济与武穴之论,不是官员与百姓之争,而是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不同认识。
感受到了白先生热爱家乡的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23:07 , Processed in 0.0402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