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李天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谈巷议] 温州给了武穴什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5-16 07:40:14 | 只看该作者
武穴一半的房产,是武穴人在温州的血汗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5-16 11:23:41 | 只看该作者
温州现在大拆大整,一大半的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企业都搬走了.不要来武穴污染了,温州的洁具,陶瓷,不锈钢,阀门,电镀都要搬走或进园区,,温州的人造革基地(温州龙湾蓝田,臭了二十年了,征兵都没有一个合格的,现在全拆了.温州河里的水原来像墨汁和武穴的差不多,几十米都可以闻见,现在人家这些年投了几百亿整理,变清了有很多人钓鱼.虽然没有没有污染前那么好,但至少不臭了,武穴的武山湖还在污染.最引以为豪的广药不害武穴了,去臭大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7-5-16 11:31:54 | 只看该作者
每次回武穴,天都是灰蒙蒙的,我们不要带血的GDP,我们要清山绿水.1987 年拆县改市,到今天三十年了,武穴就没有发展,并还在不断的倒退,同一批次的县改市的城市现在都发展成什么样了.黄冈吸血,这么小一个区四个火车站.黄州站,黄冈站,黄冈东,黄冈西.全国少有.温州全市区才两个火车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7-5-16 12:59:17 | 只看该作者
夏夜萤火虫 发表于 2017-5-16 11:23
温州现在大拆大整,一大半的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企业都搬走了.不要来武穴污染了,温州的洁具,陶瓷,不锈钢,阀门, ...

问题是,武穴不要别人的落后企业,会更落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7-5-16 14:17:07 | 只看该作者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补充两个事例

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

    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中风症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7-5-16 14:18:17 | 只看该作者
神农尝百草 (神话传说)

神农辨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5-16 14:21:22 | 只看该作者
本草基因组学(herbgenomics)是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中药及其对人体作用的一门前沿学科,利用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基原物种的遗传信息及其调控网络,阐明中药防治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内容涉及结构基因组、转录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基因组、宏基因组、药用模式生物、基因组辅助分子育种、中药合成生物学、DNA鉴定、中药体内代谢基因组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及数据库等多个方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42535.html

http://www.herbal-genome.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00

英国发布报告:全球约21%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搜狐新闻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

环境保护部_生物物种资源保护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5-16 14: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5-16 14:27:02 | 只看该作者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

  鲁迅先生有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文中所写的三味书屋的“三味”的含义。那么,三味书屋里的“三味”指的是哪三种“味”呢?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味书屋”原题“三余书屋”,取《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为学当以之余,冬者发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示人们应把握时间,努力学习。
  书屋易主寿氏后,书屋主人兼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又引苏轼“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将“余”字改为“味”字。
  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
  寿镜吾老先生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当官。他不允许小儿子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结果他的小儿子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
  寿镜吾老先生就骂他不孝,骂了好长一个时期。大概吴越是山水鱼米之乡,读书人家里若有些小的产业,不至于过不去、非要去当官不可。再加上清朝政治混乱,寿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
  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联系“三味书屋”的命名,很能看出老先生的正直、善良。这对于他的学生,如后来成为反封建的猛士的鲁迅先生,大概不会没有影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5-16 14:58:37 | 只看该作者
李时珍、庞安时要是活着,他们会拄着拐棍到马口去敲你们的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00:01 , Processed in 0.03501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