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712|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情民意] 龙坪朱河村2500亩冬瓜滞销田头盼销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8 10:02: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地里到处都是丰收的冬瓜,不少硕大的冬瓜没采摘,静静的“躺”在那里,个头大的甚至有上百斤,小的也有几十斤,有的已经开始腐烂。近段时间以来,看着这样的情景,武穴市龙坪镇朱河等5个村的冬瓜种植户们都一脸的无奈。
      8月6日,笔者来到武穴龙坪镇朱河村,沿着省道蕲孔线龙坪朱河段放眼望去,田间还有不少的冬瓜。田埂边、路两边,也丢弃不少,在高温下渐渐腐烂。“采摘下来搬运出去还要请人,卖的钱还不够请人工的费用”,种植大户熊林山介绍说,去年冬瓜行情好,今年的种植面积大了,产量多了,价格也下跌了,目前的冬瓜价格低至8分钱一斤,即使这么便宜的好品种冬瓜,也没有菜贩前来收购。
      坐落在朱河村油脂公司附近的武穴市龙昌冬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厂房内外前前后后到处是堆积如山的冬瓜,前来销售冬瓜的农民,三三两两围站在大车小车的运瓜车旁,显得有点焦急。冬瓜种植户朱国胜说,今年冬瓜产量大,合作社加工能力有限,销给合作社的冬瓜只占我们产量的一部分,远远不能解决现有冬瓜的销路问题。眼看着,延秋冬瓜不久又将上市,这么多的冬瓜怎么个销法,还没个谱,真让人心焦呀。
      龙昌公司经理黄正武说,每天有当地的农民将大量的冬瓜运送来合作社销售,目前企业每天加工能力20万斤,今年冬瓜丰收,产量这么大,是他创办企业七、八年来未曾碰到的情况。
      朱河村党总支书记朱金祥介绍,今年,全村种植冬瓜面积2500亩,涉及800多个农户,冬瓜每亩产量约8000斤,目前卖给附近的冬瓜加工企业龙昌公司不到300万斤,剩下的还有近1700万斤在田地里待采收,农民们心急如焚。朱金祥说,冬瓜滞销,主要是今年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增;再者,周边省份种的也多了,销售市场严重萎缩。
      朱河等村冬瓜滞销的情况,引起武穴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镇、村三级联动为瓜农排忧解困,共同帮助寻求解决办法,该市宣传、商务、供销、农业及市场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积极为冬瓜寻找销路。
      武穴市龙坪镇朱河村冬瓜种植户急盼客商前来采购,价格每市斤8分钱,联系人:朱金祥,联系电话:13971717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8-18 15:44: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超市现在都只有5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8-10 21:02:50 | 只看该作者
晚生提一个建议,但是可不可行就不敢保证了。
我之前在武汉汉正街呆了三四年,跟物流打交道比较多。我在武汉一家做电器批发的店子工作,基本属于省级代理批发商,很多货都是由武汉分散到各县市,物流公司一般都是拉满满一车货去下面县市乡镇,但是带回武汉的返货几乎很少。所以有些常年合作的客户,物流公司甚至免费将下面县市乡镇的返货带回武汉。当然现在应该有所改变,返货多了,但是相比从武汉到县市的运费还是便宜很多。
为什么冬瓜在武穴消化不了,很简单市场消费量有限,但是武汉不一样,将近1200万人口,武穴只有六七十万。所以
需要一个带头人,去干两件事:
①联系武汉的销路:
1,需要一个人在武汉想办法找销路
A做团购,但是需要团购者自己去定点位置去取(价格要比市场低30%-50%为宜)
B,联系武汉蔬菜批发商
C,联系武汉商超,之前我有个亲戚在做商超采购,现在没做了
【当然有能力的话,有能力的联系一下纸媒,还有网媒,例如新浪湖北,新浪湖北的影响力在武汉还是做得相当到位的】
②同时联系武穴这边的物流,貌似武穴市公安局附近有好多物流当然有些前辈会想到九江,因为更近,更容易操作,而我不晓得滞销的冬瓜是什么样一个量的概念,所以就要看老乡自己的分析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8-10 20:47:57 | 只看该作者
之前在拉萨买了根苦瓜,6块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8-10 20:44:26 | 只看该作者
若能够在我提供的网站找到需要的单位或企业,可以联合搞个爱心冬瓜行动,把价格定为0.1元一斤,瓜农得0.08,其余的0.02以采购方和瓜农共同名义捐给灾区或贫困山区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8-10 20:41:03 | 只看该作者
联系一下惠尔康集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8-9 21:09:15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海南冬瓜收购价约0.1元/斤 瓜农损失严重(图)
2014年05月22日 07:27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近日,海南冬瓜价格持续走低,儋州、澄迈、临高、海口等市县冬瓜大规模滞销,政府相关部门帮助瓜农建立“冬瓜电商”,海南当地公益组织、群众也组织“爱心认购”,但是冬瓜还在滞销,哭坏的除了瓜农,还有代理商。

  冬瓜收购价低至每斤8分

  近期,商报记者走访海南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一家做农产品岛内外连接的代理商陈先生告诉记者,冬瓜滞销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今年的冬瓜滞销让他损失惨重。目前,广东、广西的冬瓜均已上市,部分客商不会选择过海来海南认购。陈先生介绍,现在海南冬瓜的收购价格为每斤0.08元到0.12元,每天基本只能发两车,一车是13米长的运货车,载重冬瓜35-40吨,另外一种是9.6米长的小型运货车,载重冬瓜23-30吨。5月以前,每天发四车冬瓜没有问题,而现在发两车都比较困难。去年5月,冬瓜收购价格为每斤0.4-0.6元,每天十车的发货量是比较正常的,而前年冬瓜的收购价格为2元多,创历史最高。

  正因为创了历史最高,让农户看到冬瓜利润大,都纷纷种植冬瓜,冬瓜的种子已经卖断货了,许多农户还是想办法去买种子来种,冬瓜的种植面积比往年多了30%。据悉,海南的冬瓜种植主要划分在琼海、定安、儋州、澄迈几个片区,琼海冬瓜2月份最先上市时,市场收购价达到每斤1.8元,之后随着其他几个市县冬瓜的先后上市,价格一路下跌。当冬瓜价格跌到每斤0.5元时,部分代理商就意识到“冬瓜,完了”。

  冬瓜滞销瓜农损失严重

  陈先生介绍,目前在他合作社下的基地主要是澄迈的白莲镇,儋州的木棠镇、王五镇滞销比较严重,白莲镇、王五镇初步估计十几车的滞销量,而木棠镇目前至少二百车大约6万斤的滞销量,地方政府说给予补贴,该补贴主要补贴在运费上。

  据此,记者采访了湖南的客商王先生,他说,海南的冬瓜收购从季节上来说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过海交通补助几千元,不值得来海南跑一趟,如果质量等不满意,再转战广东、广西,这样就不划算了,而且现在广东、广西的冬瓜已经上市,没必要舍近求远。难道千亩地的冬瓜就都烂在地里了吗?商家愁,农民愁,政府愁,代理商愁,这个损失到底多大?记者采访了王五镇的瓜农符先生,他说,自己家的地,每亩损失大约三千元,而村里很多人包地的土地承包价格每亩七百元,再加上肥料农药的费用,每亩损失至少五千元。当记者问到如果代理商卖不出去瓜,他会让瓜烂在地里吗?符先生说,不会让冬瓜腐烂在地里,因为细菌会影响第二年的种植,他会雇人把瓜摘掉。

  专家称档口平台是新模式

  目前,相关政府补贴,“冬瓜电商”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的冬瓜义卖,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冬瓜问题。无论是代理商还是农民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海南蔬菜水果的滞销,在盲目无市场规划的背后该怎么做?陈先生说,要提前引导,而不是出现问题之后才解决问题,今天冬瓜滞销,明天又会是什么滞销谁也不知道,而他们现在知道自己该做的是,除了完备的电商体系市场推广方案,瓜农和代理商都需要一个“档口”。陈先生介绍说,他和几个代理商朋友想建立这样一个档口,在配套的电商推广信息发出后,客商可以在一条街上看到所有农户的冬瓜,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客商只能到农户地里看冬瓜,最后农户摘下来的不一定是客商看上的那片地的冬瓜,因信用失衡而失去客商。档口的建立除了发出质量的诚信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形成规模集中的体制。

  目前,还有一种状况,有的客商在农户地里收冬瓜,一块地有时装不满一车,最后客商只能去其他地里寻找,这样价格不一样又浪费时间。如果代理商的档口建立起来,可以节约时间,保证质量,吸引客商。

  面对此问题,专家说,冬瓜的供过于求,盲目扩展产业规模,市场失衡,而现在又面临着市场信息的不顺畅,导致大规模滞销,代理商的集中宣传和搭建统一档口平台,是海南蔬菜瓜果市场经济的另外一种模式。在临高的加来镇,有一个小型的南瓜“档口”,南瓜的价格很公平,也从未滞销。代理商寻求档口,然而档口怎么能把所有农户吸引过来,怎么把客商吸引过来,怎么经营管理,怎么进行宣传,政府可以给予相关的配套支持和指引,市场经济的平衡,单靠领导考察是不能充分了解到的,单靠代理商的推介也是做不成大事的,只有二者互相沟通,引导农户种植,吸引客商,利用好现今的信息技术平台,才能为海南蔬菜瓜果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实习记者臧会彬摄影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4-8-9 21:05:32 | 只看该作者
  今年4月初,海南冬瓜高价上市,一度卖到了每斤一块八。但此后价格就跌跌不休,到上周,价格仅为每斤一毛五。为此,我省也首次集中爆发了瓜菜订单违约的现象,至少有数十位冬瓜收购商不惜放弃数万元订金,撕毁了合约。而瓜农的损失则更为惨重,全省至少有30万吨冬瓜,将低价出售,甚至面临滞销的危险。面对这样的市场行情,不少收购商称,如果不毁约,损失将更大。谈到亏损,一些业内人士一方面归咎于天气,称冬季瓜菜就像“赌博”,运销商赌的是市场运气,而农户赌的则是天气。而而今在这场“赌博”中,海南的优势也越发的不明显了。如今海南的冬季瓜菜品种结构单一,种植面积过大,既容易产量过剩,也不利于收购商收购。并且品种老化,也不合市场需求。另外,我省瓜菜七成出岛,可本地农民七成却从未出过岛,更谈不上出去考察市场。因此,种植容易盲目跟风。

    海南部分瓜菜出现难卖的消息,我们时有报道。那么,为什么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症结究竟在哪里?未来的发展又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从下一期节目起,我们将试着从现象原因,产业结构,产销链条等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敬请关注。

2014年05月12日 20:03 来源:南海网  编辑:李玮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8-9 20:54:41 | 只看该作者
相对来说南瓜存的时间要长一些,可以吃到明年,冬瓜好像不好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4-8-9 20:4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8 22:55 , Processed in 0.0425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