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1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诗意的游离与转身-------读《象形200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4 09:0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诗意的游离与转身-------读《象形2009》
文/耀旭
多年来,我们已经毫无余地地接受了这一尴尬:一个诗人不能也无法仅仅是一个诗人。诗歌已经渐渐变成了一种遥远的东西。一种记忆或者是开在当代生活边缘地域的一朵野花。她有时低贱到无人理睬,也有时奢侈到我们无法承受。
只有那些及时地游离于诗歌之外,在新的起点上寻找新的生活基点的诗人,才能更好地更紧密地融入当代生活。
诗是最妖娆最娇艳的花朵,也是最容易枯萎的花朵。没有土壤,没有肥料,没有精心的浇灌,她便无法盛开。
当某一天,天真的年轻的诗人们从虚幻中醒来:仅仅拥有贫瘠荒凉的生活是无法坚守心中神圣的诗歌的时候,游离与转身便成了必然。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诗人:钱省、修远、剑男、黄斌、沉河、川上、柳宗宣、武小西、夏宏、钱文亮、然也、亦来、舒飞廉、周雪菲、余文浩。
20多年前,1998年冬天,当他们抱着几大捆散发着墨香的《新世纪》诗报经过长江大桥时,我想,在他们的心中盛满的只有对于诗的美丽梦想与豪情。在那时,诗歌所散发出的是美丽的诱人的光芒,诗与诗人,这样的字眼,还或多或少地笼罩着一层薄薄的光环。
此后,随着时光的流逝与推移,随着新的价值观念的滋长与嬗变,年轻的诗的激情就会慢慢地变得淡然,不经意地,也许有人是痛苦而艰难地,他们便完成了对于最初的诗歌梦想的游离与转身。
20年后的今天,就我所知:他们中的剑男与钱文亮是知名大学里的教授,沉河与黄斌是新闻和出版界的知名人士,柳宗宣是早年就已迁居北京的成功文化自由职业者,钱省、修远是至今仍坚守着诗歌梦想的现代商人。
游离与回归,转身与坚守,也许这就是他们20多年来生活的一种无法悖离的状态。
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是可选择和改变的,而当他的精神价值观一经建立,也许就会终生相随。
最美丽最纯粹的诗性人生从来都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梦想,在此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游离是为了最终的回归,他们的转身是为了永远的坚守,
无论何种精神价值取向都是与其现实土壤相依存的,当诗歌愈来愈边缘化,诗人之身份愈来愈卑微的时候,虚拟的诗人也许就需要有另一种强势身份的掩护。当诗歌变得愈来愈渺小脆弱的时候,即便是内心始终对诗歌怀有深刻敬意的诗人,有时候也会自觉和不自觉地遗忘和忽略诗歌,很多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就已风云诗坛的诗人,在上世纪末都已渐渐淡出诗坛,诗坛听不到他们的声音,阅读者看不到他们的作品,这其实是很悲哀的事情。其实一切热爱诗歌的人对所有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人民歌唱过、呼吸过的诗人都是永怀尊敬的。
即使是在我自己都已离开诗坛的岁月,碰到诗歌朋友,我也总会关心地问起他们的行踪、景况,就象象形同人中的部分朋友一样,只要是在从前的岁月里曾经有缘进入到我的诗歌视野的,我都曾经深深地记住了他们,在岁月的苍茫中,在人生寂寥的时刻,记忆深处会偶尔想起这些虽不相识,但却在灵魂深处的片刻之间有过心灵偶遇的朋友。因为诗的缘分,带给我们生命的温暖。
诗是诗,生活是生活;诗歌是诗歌,诗人是诗人。诗歌只属于生活某个片刻、某个瞬间,而不属于生活的全部。在你生命最安静、最淳朴、最孤寂的时刻,真正的诗歌也许才会附身于你。这种幸福是不可多得的。更多的时候,你是游离的、隔绝的。你只属于某种生活,某个社会阶层你知识你自己,黄某、李某、张某等等,而不是某某诗人。正如钱省所言:“它在我们的视力之内,有距离地闪着迷人的光芒泽,却不容你靠近、拾取。它只是不停地闪现。在你忧烦之时,闪现。”
我们不停地转身,是因为在我们内心深处有两颗灵魂,有两个我在不断地交织、纠缠。一个我让我们活着,另一个我让我们保持希望、理想,不放弃、不沉沦。所以修远说:
我愿做地下
一颗有味的宿根
宿根不烂
宿根干净
宿根有宿根的道心。
剑男说:“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我的灵魂,定会跟着一束光亮到了天堂。”;武小西说:“爱恋就是我内心静谧的狂欢。”;柳宗宣说:“我来到了路上,就无法停息。”;余文浩说:“我反抗了一种生活。”;然也说:“心远地自偏。”;亦来说:“突然来了这么多过客啊,这就是历史。”;舒飞廉说:“一边生长,一边死亡。”;周雪菲说:“我思慕云,我千百遍地渴念又消失。”;沉河说:“鱼在水里是干净的。”;川上说:“他看见他心中有魔鬼。”;黄斌说:“我看到的只是人的光明。”;夏宏说:“也许,它一直是脆弱的,在幻影和救赊之间躲闪。”;钱文亮说:“硬币,在空中,既无正面,也没反面。”
诗人见证时代,在我们每一次的转身与返身的片刻之间,最隐秘,最温暖的诗意也为我们所绵延与接力。
象形,或者说呈示在我眼前的这本《象形》[2009],或者说这样一群隐没在都市,隐没在时代广袤视野边缘之际的诗人,也正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见证着我们的时代:诗犹在,诗人犹在。他们在活着、在成长、在呼吸、在继续、在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2-4 10:09:20 | 只看该作者
我没看过《象形2009》,但我相信德军,相信德军的话:诗犹在,诗人犹在。他们在活着、在成长、在呼吸、在继续、在前行。
问好德军,庆幸茶话会上与你的相会,遗憾初六那天未等到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2-4 12:35:2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郭主任。
诗有永恒的生命力,诗人也永远地活在每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2-4 14:23:22 | 只看该作者
在灵魂深处,流淌着诗人的眼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5:43:48 | 只看该作者
诗意的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3-13 15:49: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停地转身,是因为在我们内心深处有两颗灵魂,有两个我在不断地交织、纠缠。一个我让我们活着,另一个我让我们保持希望、理想,不放弃、不沉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3-13 15:49:55 | 只看该作者
呵,喜欢上面这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15 13:36:5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3-15 13:41:45 | 只看该作者
对诗人对诗境,我总是心怀崇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3-15 20:54: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建议曾曙光同志好好的学习下,或许对你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00:56 , Processed in 0.0460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