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81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家乡的鲥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 13:4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家乡的鲥鱼
    我家住依山傍水的赣江边,听惯了江水的风啸,看尽了江上白帆。那如练的玉带如同系在我的腰间,那清清的流水恰似我缱绻的思念。家乡有被人们视为山珍海味,席中珍品的“山中鹿麂獐,水中鲥鳊鲳”鲥鱼,当代文豪郭沫若先生的佳句“鲥鱼时已过,齿颊有余香。”描绘鲥鱼的肉嫩味美,逗引多少人去遐想鲥鱼的鲜美滋味。
    家乡的鲥鱼是长江水系中的最大天然产卵场,于每年春季四、五月间,自大海上溯到长江、鄱阳湖、进入赣江,在中游的峡江一带产卵。由于此域河段支流交叉,具有独特的水文及河床底质条件,待孵苗后,又随水而下,大部分幼鲥鱼栖息于鄱阳湖内,秋末冬初再由鄱阳湖经长江入东海生长。鲥鱼脂肪多、肉嫩、味鲜美,入口即化,历来是美食家推崇的席上珍品。
    鲥鱼,古称鲋,属鲱科,它体扁而长,腹薄如刀,色白如银,身带银光,形态美丽,古人又称之"银光鱼",是我国极其名贵的鱼类。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滋补强壮、消炎解毒功效,脂肪含量比普通鱼类高几倍,达18--27.7%,因而是古今驰名的食用鱼。所以古时鲥鱼曾是地方进贡朝廷的补品,被列入御膳美食。也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鱼之一。
    作为食品即使是鹿唇熊掌也不曾受到如此多的赞誉!为宋朝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赏王安石“鲥鱼出网蔽江渚,荻笋肥甘胜牛乳。”,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梅尧臣有《时鱼》诗:“四月时鱼卓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甘肥不入罟师口,一把铜钱趁桨牙。”以及美食家苏东坡有诗:“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将鲥鱼的雍容华贵、肥腴醇厚表达得淋漓尽致。
    可又有谁知清明时入贡,选肥美者,陆路用快马,水路用水船。那“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泸橘未应先。赠鲜遍及中当第,荐熟谁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的描绘,就是当时往京城送鲥鱼的动人情景。虽然我们读不懂鱼的表情,也看不到鱼的眼泪,但那拉纤摇橹的辛酸和那策马扬鞭的疲惫,那百年的一幕好像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父亲时儿叫我去江边,买上一条出水的船鲥。那才叫鲜。据说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要吃上新鲜的鲥鱼,是要有身份的人,才能在泛舟江上品到鲥鱼的美味。记得那是不贵,一斤才三毛钱。不像后来的天价,八百元一斤还买不到呢。那时家乡产鲥鱼年平均可达100吨,现在是一尾不见。昔日曾经鲥鱼满仓成为了历史,如今十年难觅鲥影变成了可怕的现实。当年餐桌把碗扣,犹记鲥鱼肉齿牙。鲥鱼价娇纸上画,难入寻常百姓家。用濒临灭绝来写照家乡的鲥鱼,是一点都不为过了。
    今天说到鲥鱼,只是心存一种怀念,而这种怀念可能将变成我永久的怀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 14:25:09 | 只看该作者
记得那是不贵,一斤才三毛钱。不像后来的天价,八百元一斤还买不到呢。那时家乡产鲥鱼年平均可达100吨,现在是一尾不见。昔日曾经鲥鱼满仓成为了历史,如今十年难觅鲥影变成了可怕的现实。当年餐桌把碗扣,犹记鲥鱼肉齿牙。鲥鱼价娇纸上画,难入寻常百姓家。用濒临灭绝来写照家乡的鲥鱼,是一点都不为过了。

    今天说到鲥鱼,只是心存一种怀念,而这种怀念可能将变成我永久的怀念。



很遗憾!
现在怎么就没有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4:49:38 |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有报道称鲥鱼,江海洄游型鱼类,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而今天,人们难睹鲥鱼美丽的风采。
    长江鲥鱼,乃鲥鱼中的贵族,甚至就是鱼类中的至尊至贵之族。其只生于长江,只按一条生存洄游路线生长繁育。也只在那一时,才彰显鲥鱼那一“时”的鲜美。其惜鳞如命:一旦触网,令死也不挣扎也损鳞皮;其离水即死:不能与水有须臾的分离;其对水质要求甚严,这几十年来的长江水质,如何可以生得养得如此的贵族显宗?   长江鲥鱼生存的时代已然逝去,作为贵族的长江鲥鱼可以存活便失去道理。长江鲥鱼的绝然而去,便是历史的必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5:06:22 | 只看该作者
有关鲥鱼的诗词
    [b]梦江南·太平时: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    b]雨长沙田三尺芦,截江逻钓待嘉鱼。上钩一尾夸先得,下筋千钱忍弃余。倦客罢弹腰下铗,故人忘寄腹中书。知机何独张生翰,不俟秋风已起予。(宋代贺铸)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能先。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清代何景明)
[b]“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拍岸鳞浮玉,夜月寒光尾掉银。长悔黄梅催盛夏,难寻白雪继阳春,维其时矣文无赘,旨酒端宜式燕宾。”(清代谢墉)。
打鲥鱼,暮不休。前鱼已去后鱼稀,搔白官人旧黑头。贩夫何曾得偷买,胥徒两岸争相待。人马销残日无算,百计但求鲜味在。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山头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吴一烛龙。(清代吴嘉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1 15:07:09 | 只看该作者
永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1 15:27:53 |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有报道称鲥鱼,江海洄游型鱼类,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而今天,人们难睹鲥鱼美丽的风采。
    长江鲥鱼,乃鲥鱼中的贵族,甚至就是鱼类中的至尊至贵之族。其只生于 ...
一川烟雨 发表于 2009-8-1 14:49



真是鱼中贵族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1 15:33:24 | 只看该作者
生动细致.

真想做一只长江的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1 15:34:17 | 只看该作者
读此文,齿颊有余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5:54:05 | 只看该作者
附有关描写鲥鱼的诗词:
寒碧湛无尘,前溪得细鳞。香堪配杞菊,味不数菰莼。玉露双酘熟,秋风一筯新。钓缗吾自有,何用觅玄真。(宋代刘植)
     [梦江南•太平时]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宋代贺铸)

    雨长沙田三尺芦,截江逻钓待嘉鱼。上钩一尾夸先得,下筋千钱忍弃余。倦客罢弹腰下铗,故人忘寄腹中书。知机何独张生翰,不俟秋风已起予。(宋代贺铸)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能先。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清代何景明)

    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拍岸鳞浮玉,夜月寒光尾掉银。长悔黄梅催盛夏,难寻白雪继阳春,维其时矣文无赘,旨酒端宜式燕宾。清代谢墉)

    打鲥鱼,暮不休。前鱼已去后鱼稀,搔白官人旧黑头。贩夫何曾得偷买,胥徒两岸争相待。人马销残日无算,百计但求鲜味在。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山头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吴一烛龙。(清代吴嘉纪)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清代郑板桥)

[长干里]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清代郑板桥)

金山旅泊忆前年,起网兴者雪色鲜。细雨独沽京口酒,出庭新到枇杷船。(清代张葆光)

小东门外市声哗,走遍长街日已斜,樱笋鲥鱼都卖过, 一声声喊大西瓜。(清代臧谷)

约指樱桃熟始回,蜀岗一上一徘徊,为甚郎桃丝网去,鲥鱼不见江边来。(清代郭士璟)
【咏钱塘潮】东海天门一朝开,万马齐奔声如雷。之江滚滚千层雪,气吞斗牛日月摧。六和塔上潮声隆,疑似越王排马车。钱王潮头射巨鲛,子陵富春钓鲥鱼。尔钓江山弄风雅,皆如来去东逝水。古越帝业今安在?群山竟秀藏旧址。西子一笑佳话传,最是风流数南阳。龙王公主不愿回,但嫁江南农家郎。两岸烟树常恻恻,江水不若情意长。年年八月十八期,趁潮欲归觅家乡。家乡不复旧模样,闲吟诗酒消浮光。半世凡尘多羁绊,松间明月梦一场。(沈慕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5:54:32 | 只看该作者
附有关描写鲥鱼的诗词:
寒碧湛无尘,前溪得细鳞。香堪配杞菊,味不数菰莼。玉露双酘熟,秋风一筯新。钓缗吾自有,何用觅玄真。(宋代刘植)
     [梦江南•太平时]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宋代贺铸)

    雨长沙田三尺芦,截江逻钓待嘉鱼。上钩一尾夸先得,下筋千钱忍弃余。倦客罢弹腰下铗,故人忘寄腹中书。知机何独张生翰,不俟秋风已起予。(宋代贺铸)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能先。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清代何景明)

    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拍岸鳞浮玉,夜月寒光尾掉银。长悔黄梅催盛夏,难寻白雪继阳春,维其时矣文无赘,旨酒端宜式燕宾。清代谢墉)

    打鲥鱼,暮不休。前鱼已去后鱼稀,搔白官人旧黑头。贩夫何曾得偷买,胥徒两岸争相待。人马销残日无算,百计但求鲜味在。民力谁知夜益穷!驿亭灯火接重重。山头食藿杖藜叟,愁看燕吴一烛龙。(清代吴嘉纪)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清代郑板桥)

[长干里]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清代郑板桥)

金山旅泊忆前年,起网兴者雪色鲜。细雨独沽京口酒,出庭新到枇杷船。(清代张葆光)

小东门外市声哗,走遍长街日已斜,樱笋鲥鱼都卖过, 一声声喊大西瓜。(清代臧谷)

约指樱桃熟始回,蜀岗一上一徘徊,为甚郎桃丝网去,鲥鱼不见江边来。(清代郭士璟)
【咏钱塘潮】东海天门一朝开,万马齐奔声如雷。之江滚滚千层雪,气吞斗牛日月摧。六和塔上潮声隆,疑似越王排马车。钱王潮头射巨鲛,子陵富春钓鲥鱼。尔钓江山弄风雅,皆如来去东逝水。古越帝业今安在?群山竟秀藏旧址。西子一笑佳话传,最是风流数南阳。龙王公主不愿回,但嫁江南农家郎。两岸烟树常恻恻,江水不若情意长。年年八月十八期,趁潮欲归觅家乡。家乡不复旧模样,闲吟诗酒消浮光。半世凡尘多羁绊,松间明月梦一场。(沈慕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4 03:16 , Processed in 0.0451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