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6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湖北高考最牛作文(附相关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6 20:2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20:28:2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雏凤清于老凤声
话说唐朝诗人韩偓年少时,在为李商隐饯行的筵前即席赋诗,语惊四座,大诗人击节赞赏,写下“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相赠,成为一段千古流传的文坛佳话。
即席赋诗,走马成文,都是古人形容写诗又快又好的境界,用来形容本文的写作也毫不为过——在有的同学站在考场门口一看“黑压压的一片”顿时“心就凉了”的高考考场上,作者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地写下这样的古体长诗,其古典文学功底之深厚,同样令人拍案叫绝。
本诗抚今追昔,从南京条约的签署一直写到黄花岗起义,说明作者对中国近代史非常熟悉,而诗中借用、化用的大量成句,则显示了开阔的阅读视野和惊人的记忆力。
首先是借用,“四万万人齐下泪……”来自谭嗣同《有感》,“可怜越女夜夜哭”引自《九鼎歌》,“无量头颅无量血……”来自蔡济民《书愤》;其次是化用,即根据需要将前人成句略加改编,其中第一句和“空向长河咒逝川”、“悲歌一曲从天落”、“才使日月换新天”均化自毛泽东的诗,“新鬼啾啾旧鬼哭”化自杜甫《兵车行》,“提携玉泉为国死”化自李贺《雁门太守行》,“白云片片魂悠悠……”化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碧血横飞四塞惊……”、“黄花岗上土一抔……”化自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作者似对李鸿章《临终诗》情有独钟,多处化用,原诗是: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当然,这首诗并非完美无缺,有些化用比较生硬,如“赤焰难明赤县天”;部分诗句遣词生涩,如“镶开碑上覆墓间”;某些观点尚可斟酌,如“马关之约逆臣签”;还有些诗句则完全是白话了。不过,考虑到作者高中生的身份和特殊的写作背景,本文还是当得起“最牛作文”这个称谓的,给予满分并不为过。(陈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20:29:25 | 只看该作者
楚天金报6月26日报道 “语文110,文综135,数学45,英语80。总分370分。”昨日,当“高考最牛满分作文”作者周海洋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时,表示对这个分数“不意外”。但这个尴尬的分数让这位“牛人”不知所措:既想去读大学,又不得不面对“折磨人”的复读生活。

去年高考之后,周海洋就“盯”上了高考作文。他曾花了4个多小时,写下了一篇古文长诗:《怀林觉民》。和今年他写的高考作文类似,都是七言长诗,前后配短文。周海洋说,他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段历史十分熟悉,仅用了80多分钟,便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最牛作文”。记者注意到,周海洋写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选用了几句《怀林觉民》中的诗句。

“如果没有大学录取我,我就准备复读。”周海洋对记者说,自己因为偏科分数低了,就应该“复读一年”,把其他科目补起来。

当记者告诉他,有些学校可能会录取他这种“特长生”时,周海洋表示很乐意去。但他说一般“四五类大学不会去”。对理想中的大学校园,他的理解是不必有高楼大厦,但一定要有“大师”。他引用孟子的话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大学就该像孟子说的‘故国’一样。”

记者大致算了一下,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周海洋引经据典不下十次,四书五经更是顺手拈来。

(荆楚网-楚天金报 夏盛 程翔 田勇 湛淼 郭晶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26 21:01:59 | 只看该作者
看过楚天都市报,此考生文史很牛,为一专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21:19:53 | 只看该作者
哈,喜欢女儿的头相!
好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26 22:40:02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的儿子,父母也该宽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26 23:51:2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满腹经纶的学子,还需要上大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27 09:04:08 | 只看该作者
数学家说:哈,数学45,还是我厉害!
诗仙说:诗中一个生僻字没有,所以还是打油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27 10:29:23 | 只看该作者
数学家说:哈,数学45,还是我厉害!
诗仙说:诗中一个生僻字没有,所以还是打油诗!
笑古 发表于 2009-6-27 09:04

不能这么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27 13:59:09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的儿子,父母也该宽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9 14:19 , Processed in 0.0352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