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68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清明节与感恩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3 16:0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清明节是典型的传统文化,感恩节是纯正的基督教文化。东西方文化,有不同的异质,但是从终极关怀的目标看,都应该指向人本,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

      *    有议论认为,儒教的核心内容,是仁,什么是仁呢,仁就是把别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的博大,雍容,让中国文化有恢宏的气度和宽广的胸襟。所以,撇除它的糟粕部分,其精华内容,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可以与西方的启蒙主义,找到焊接和融通的交集。

     *     但是,也有人认为,儒教的核心,是秩序,不是博爱,平等,自由这些更为人性的人文关怀。孔子极力举张的,是恢复社会的秩序,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中国社会讲究秩序,所以,人,必须置身于现实的规范里面,而不能冲击挑战这种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这样,在礼制和道德的压迫下,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乱来。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不说是真皇帝,即使是土皇帝,即使是一家之长,也是可以不受规则的制约,说到底,没有制衡的力量。因为,儒家虽然讲究仁爱,讲究温良恭俭让,但骨子里,是没有平等观念的。道理很简单,小农社会里,怎么可能产生真正人格人权平等的意识。不信,请看,即使是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即使是打出男女平等旗帜的太平天国,真正赢得政权之后,哪一个能逃得出人亡政息,兴忽衰勃的历史铁律。

      *    1947年《延安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社论,该文深刻剖析了蒋氏政权的独裁本质,批驳了蒋氏的“中国人国民素质太差,不能学习西方民主模式”的谬论。若干年后,我们惊讶地发现,持“中国人天生下贱,不能搞民主”谬论的,居然还是振振有词,老调重弹。历史真是惊人可怕的相似。

     *     跟西医比,中医可谓是老爷爷辈,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孙子辈至今势力强大,全球鼎盛,就否认中医,藏医,蒙医或者什么土著医的可取之处,也不能因为中医的某些偏方疗效神奇,就否认西医的相对科学,融合与共存,尊重和汲取,应该是我们的原则。在乡间,老郎中的偏方,不但便宜,而且取材方便,绿色环保,副作用小,但是,得了大病,还是应该去城市大意愿,照一照,化一化,甚至开一刀。

      *      东西方民族,在权力的制衡,社会的稳定方面,都动了很多脑筋,正确的思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一切优秀成果,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就像当年打下上海滩,迅速稳定物价一样,总可以找到一条有效的路子。新加坡,香港,不都是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地方,照样可以实现政治的清明和经济的发展。

    *     其实,不管中国的清明也好,西方的感恩也罢,无非是要我们后人知道报答父母师长朋友的恩德,不至于活得市侩和动物。不管中国的元宵或者七夕,也不论西方的情人节还是老婆节,无非是要我们懂得珍惜爱情,享受浪漫。东西方文化既然都是地球上摇曳的美丽花朵,我们就没必要硬分彼此,只要分享她们的美丽和芬芳就可以了。

    *     中国的现代化,我感觉,既不应该是全盘西化,也不会是什么国学复兴。中国文化本身就极具开放和包容,因为这种包容和开放,我们的民族才历久弥新,薪火不熄。呼啸而去的,是历史,扑面而来,是大海,在古老大陆与蔚蓝大海的撞击声里,海鸥和浪花,发出快乐的歌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6-13 16:12: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现代化,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下,已经渐渐的占着日益主要的地位。让中国的文化传遍全球,引导全球学习中国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13 16:13:1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管中国的清明也好,西方的感恩也罢,无非是要我们后人知道报答父母师长朋友的恩德,不至于活得市侩和动物。不管中国的元宵或者七夕,也不论西方的情人节还是老婆节,无非是要我们懂得珍惜爱情,享受浪漫。

分享快乐就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13 16:33:3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这种包容和开放,我们的民族才历久弥新,薪火不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13 18:28:57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什么感恩节、圣诞节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14 07:54:09 | 只看该作者
1947年《延安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社论,该文深刻剖析了蒋氏政权的独裁本质,批驳了蒋氏的“中国人国民素质太差,不能学习西方民主模式”的谬论。若干年后,我们惊讶地发现,持“中国人天生下贱,不能搞民主”谬论的,居然还是振振有词,老调重弹。历史真是惊人可怕的相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14 08:53:47 | 只看该作者
有议论认为,儒教的核心内容,是仁,什么是仁呢,仁就是把别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的博大,雍容,让中国文化有恢宏的气度和宽广的胸襟。所以,撇除它的糟粕部分,其精华内容,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可以与西方的启蒙主义,找到焊接和融通的交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14 08:54:01 | 只看该作者
但是,也有人认为,儒教的核心,是秩序,不是博爱,平等,自由这些更为人性的人文关怀。孔子极力举张的,是恢复社会的秩序,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中国社会讲究秩序,所以,人,必须置身于现实的规范里面,而不能冲击挑战这种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这样,在礼制和道德的压迫下,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乱来。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不说是真皇帝,即使是土皇帝,即使是一家之长,也是可以不受规则的制约,说到底,没有制衡的力量。因为,儒家虽然讲究仁爱,讲究温良恭俭让,但骨子里,是没有平等观念的。道理很简单,小农社会里,怎么可能产生真正人格人权平等的意识。不信,请看,即使是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即使是打出男女平等旗帜的太平天国,真正赢得政权之后,哪一个能逃得出人亡政息,兴忽衰勃的历史铁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14 08:54: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现代化,我感觉,既不应该是全盘西化,也不会是什么国学复兴。中国文化本身就极具开放和包容,因为这种包容和开放,我们的民族才历久弥新,薪火不熄。呼啸而去的,是历史,扑面而来,是大海,在古老大陆与蔚蓝大海的撞击声里,海鸥和浪花,发出快乐的歌唱。


很深刻的思考,支持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14 12:15: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性的文化。所有其它文化,都是间断的,不连续的:西班牙的,法国的,英国的,以及美国的,澳大利亚的,都是如此。

为什么呢?我以为,因为中国有一经三子。从易经开始,到孔子,老子,墨子,就开始了中国文化。我们暂时不在世界先进发达的行列,是因为我们暂时偏离了这些。

大家想一想:我们不是又开始读周易了吗?又开始研究孔子了吗?就连端午节不也成了国家的正式节日了吗?

老子讲: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现在还有几个人在实践。什么全盘西化,什么洋为中用,那都是乱弹琴。

我们要想继续魏立于世界之林,就要回到中国的正道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4 15:51 , Processed in 0.0469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