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邵卫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军旅日记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0-1-12 18:13:32 | 只看该作者
儿行千里母担忧
何况一去就是好几年
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1-12 18:40:58 | 只看该作者
描绘生动细腻,可触可摸,仿佛就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0:50:57 | 只看该作者
很感人,很感人~~~画面如在眼前,心里难受。
我喜欢部队里的许多歌,朴实而撼动人心。
听雪 发表于 2010-1-12 17:18

我也觉得这篇比较感人,尤其是离开母亲的瞬间。母亲撕心裂肺的哭,每每想起,心中还是不好受。
既然听雪喜欢部队的歌,我以后的日记将穿插介绍部队的歌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0:52:38 | 只看该作者
儿行千里母担忧
何况一去就是好几年
感动!
玫瑰 发表于 2010-1-12 18:13

是的,我们一走就是好几年,尤其是那个时候老山前线还在打仗呢,父母担忧是很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0:53:20 | 只看该作者
描绘生动细腻,可触可摸,仿佛就在眼前。
过眼云烟 发表于 2010-1-12 18:40

谢谢夸奖!往事如烟,现在想起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20:53:43 | 只看该作者
1984111(告别)


    我们10个新兵在乡政府会议室的长条木椅子上睡了一个晚上,一大早都起来了。穿上军装,大家都很自觉,个个争先恐后的。乡武装部安排我们坐车到区公所去,这时我的哥哥来了。我哥哥也跟我一起去了石佛寺。

    武装部为我们安排的是公共汽车,也叫公交车,我们家乡叫客车。天可怜见,这是我第一次坐公共汽车,以前坐的最好车也是解放牌车厢,有高轮拖拉机坐就相当不错了,一般是坐手扶拖拉机。我到石佛寺中学读初三,我到大金高中读高中,都是走路去读书。高中毕业后到武穴街上去,才开始骑自行车。农村伢就是这么造孽啊!

    我们官桥乡的10个新兵很快到达石佛寺区公所,同时到达的还有石佛寺乡、鸡公岭乡、宋巷乡、大金乡、大梅乡的所有新兵,领导们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餐。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子,我们每人都吃了五六个,感觉特别好吃。之后,又给我们每人发一套织绒服。上车之前,区长又给我们讲话。

    这个区长叫王利承,非常年轻,不到30岁。我们在下面聆听他的讲话,感觉他讲话非常有水平。他要求我们在部队要好好表现,为家乡人民争光。最后他让亲属们不要送,他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们勉励他们在部队建功立业就行了。

    区长讲完话后,我们又被安排上车,还是坐公共汽车。这一次,把我们拉到武穴。我们在广济县政府招待所落脚,这个时候,考上特种兵的陈志水和胡罗玉大队的胡医生,已经跟我们分开,他们被编入另一个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大概五六十人,被临时编成好几个班,我被编入四班,而且被指定为班长。我们这个临时四班共9人,除了我们官桥的8人外,还有一个是龙坪的李毛弟。这个时候,我们也知道,我们接兵连连长叫陶红旗,还有一个排长协助他。连长说,所有班长,在一路上要对本班负责,到了部队这个班长职务自动取消。虽说有点过河拆桥,但我内心还是很高兴。穿上军装还没有几天,就已经是班长了,让人另眼相看。我一个同学叫张治德,还叫我到部队照顾他的弟弟,因为我是班长。他弟弟叫张治金,跟我同时入伍,此时就跟我在一个临时班。

    中午就在招待所吃的饭,一张圆桌大概坐10个人,有五六个菜,我们很规矩地吃饭吃菜,没有人抢饭抢菜,都非常文明,毕竟已经是一名军人了。餐毕,我们整装待发,从政府招待所一直走到武穴港码头。我的父母亲和哥哥,这时也到了武穴街,帮我买一个包,装着书籍和其它非军用品,并且一直在我旁边陪护着我。

    在候船室我们等待了一个小时左右,两点整,我们开始列队上船。可以这么说,这个时候才是我们跟亲人最后道别的时候。我看到很多新兵在哭,跟父母亲哭,跟女朋友哭。我觉得,这有什么,不是过三年又可以回家探家么?没有必要搞得生离死别似的。我向父母亲和哥哥挥挥手,踏上了轮船,也踏上了我新的征程!

    既然是班长,就得负起责任来。我们都是散席,没有床位,只好领来9个凉席,每人一个,铺在空隙处,把被子铺在凉席上。这个时候,我开始认识我们的这帮人。

    换衣服的时候,认识了陈新文;老同学的介绍,认识了他弟弟张治金;因为跟大队一个女孩子处对象,认识了魏忠良;字写得很好,说话很有哲理,我认识了胡巨民;一个字也不认识,总是想回家,我认识王映保;离我垸最近,我认识了蔡锦波;长得最秀气,我认识了胡军林。以上都是我们官桥乡的,我们戏称为一级老乡。在新兵连的三个月中,我们几个人最团结。

    晚上我们吃了三个面包,就开始闲聊和睡觉。耳中听到的是潺潺的流水声,心中想的还是父老乡亲的嘱托声。滚滚东流的长江水啊,你为我们作证。我们现在要逆流而上,我们要勇往直前,我们要劈波斩浪,走出自己的金光大道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0-1-13 11:26:13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的看了邵主任的军旅日记,很感动。军人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民兵预备役人士向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54:34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的看了邵主任的军旅日记,很感动。军人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民兵预备役人士向你致敬。
江川 发表于 2010-1-13 11:26

江总亲自驾到,有失远迎啊!预备役的领导来了,哈哈。
我现在也属于预备役的人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5:55:00 | 只看该作者
1984112(兵站)


    以前坐过渡船,就是到长江对岸的江西,一会儿就到了。象我现在坐10来个小时的船出远门,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尽管是散席,也就是轮船中最低档次,我心中依然高兴。站在船舷边上,可以欣赏到长江两岸的风景。

    姐夫以前捡了一个上海宝石花牌手表送给我,现在已经用上了。看看时间,凌晨318,我们下了船,因为轮船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我们下船的位置是武汉港13码头,连长清点我们人数,共57人,一个也没有少。记得每次点名的时候,有一个战友叫毛世刚。点到他的时候,总是引起哄堂大笑。后来一度他改名字为毛鹏,还是有那个意思。可惜这个战友英年早逝。

    下船了,接兵连连长和排长却不知道怎么走。我们绝大部分人没有出过远门,根本体会不到大城市的复杂,更不懂得路。这时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到处静悄悄的,连一个想问路的人也找不到。连长带着我们在武汉大街上走了整整一个半小时,448,我们终于上了一台开往我们目的地的公共汽车。530,我们到达汉口黄浦兵站。

    我们被安排在104房,那是一个统铺,象日本榻榻米一样,我们按顺序并排在上面休息。这时连长正式告诉我们,我们的部队在广东省湛江市,通信地址为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71分队,我们将要坐的火车是武昌至湛江161次直快列车,运输号是“军队运输578025”。连长还告诉我们,今天可以自由活动,但是不要跑远了。得知了我们的通信地址,有人开始准备写信了,我告诉他们,我们还是到部队再写吧,谁知道这个地址是不是我们真正的地址呢?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对的。接兵连长陶红旗是技工队的人,他给我们的是技工队的地址,而我们最后到达的是汽车营。

    既然可以自由活动,我们官桥乡的几个人上午就坐在一块打牌。打的是红心五升级,三筒四喜,两王夹一,AK带儿,都是里面的术语。轮单张,红心五最大,其次是大小王,黑桃A排行第四,叫参谋长。我们就这样娱乐了一个上午。

    中饭后,大家都说,到了武汉,去看看长江大桥吧。这个提议一致通过,我这个临时班除了龙坪的李毛弟外,全部出动。张治金说以前来过武汉,主动带路,结果找不到武汉长江大桥,恰好我们路过中山公园,就到中山公园玩了一圈。遇到很多小朋友,他们很整齐地喊:解放军叔叔好!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别人叫我叔叔,立即意识到,在别人眼中,我们已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了,自豪的同时顿时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武汉长江大桥最终还是没有去成,因为我们根本就是一群土八路,到了大城市,根本就不懂得坐车。最后我们回兵站的时候,也遭到了别人的糊弄,我们转了几次车,终于找到了我们的地方。曾经到过武汉的张治金,除了能说几句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武汉话外,比我们强不了多少。

    晚上,兵站为我们放了一场电影《悠悠故人情》,出远门后的第一天,就这么不经意地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1-13 20:50:29 | 只看该作者
往日的风景,往日的人和事,都历历在目,真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7 10:44 , Processed in 0.0683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