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樊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刘家巷之歌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6-30 12:02:46 | 只看该作者
我对武穴街的了解,是从刘家巷开始的,那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
我现在的生活工作圈子,就在刘家巷旁边,但我总对那里的繁乱有些受不了。
楼主以清明上河图的笔法,让我对过去的看法作了一些调整和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若如此,也算我功德一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6-30 17:01:28 | 只看该作者
才女还是才女,写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太有生味了,是呀,刘家巷,就是武穴的汉正街,繁华,兴盛,温暖,惬意,无所不有.赞啦,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6-30 17:30:49 | 只看该作者
做为诗歌来说
你的,缺少建筑美与音乐美,我是说真的,包括你的既往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6-30 17:33:31 | 只看该作者
有人会说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各取所爱
但是诗歌是永远排除下里巴人的,这个你应该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6-30 17:46:07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诗经》风、雅、颂中的《国风》,都是下里巴人作的,反映了他们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而且《国风》中的诗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9-6-30 17:55:25 | 只看该作者
听说的没用,要研究,要分析。
《国风》的作者,没有疑议,他来自于当时的贵族阶层,国风的眼界,也是远远高在平民生活之上看平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6-30 18:10:14 | 只看该作者
哈,三声先生,谁说国风的作者来自于贵族,好象《大雅》《小雅》和《颂》才来自于贵族吧,《国风》纯粹是来自于春秋各国的民歌,顾名思义,民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也就是说是下里巴人创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6-30 18:30:28 | 只看该作者
劳动人民就是下里巴人?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在我看来,下里巴人并不是指同一行当的同一群类人,而是指一个人情趣取向。
至于《国风》的作者,你只要稍微收取一点同时代的大众语言,就知道了作者是处在那一个阶层。不过,这也难为你了,那时的劳动人民(你这个概念有点含糊,什么人民不是劳动人民呢)——你可能是指那些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不识文字,当然也没有语言流传下来,那么,只有精于文字的人,才能享得历史给予的机会,那么,他们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层,这个,还要我再解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6-30 18:50:25 | 只看该作者
他们不识文字,当然也没有语言流传下来,那么,只有精于文字的人,才能享得历史给予的机会,那么,他们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层,这个,还要我再解除吗?

谁说不识字人的语言就不能流传下来。
民歌是怎么千年万代流传下来的?民歌就是民间唱出来的歌,就是人民的心声。象《伐檀》,就是砍树的农民劳动时的号子,《硕鼠》就是老百姓对官狠之入骨,敢怒不敢言而以鼠讽官。这些怎么可能是有什么阶层的人写的呢?要说阶层,他们就是劳动阶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14:22 , Processed in 0.03410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