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史志博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今年打的第二个包。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3-6 19:18: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老师,也不是诗人,喜欢上家乡论坛看热闹。
我在上海,老家太平。楼上的“酒神”是诗人古河吧,我师兄,我99届黄高的。
话粗处,请体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3-6 19:49:48 | 只看该作者
太平铜 发表于 2015-3-6 19:18
我不是老师,也不是诗人,喜欢上家乡论坛看热闹。
我在上海,老家太平。楼上的“酒神”是诗人古河吧,我师 ...


直话好,我又没把自己看成是上了路的作家,况且,你指出的,也正是我一直困扰的。
至于你师兄古河,才华可能是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展示出一点点出来。
难怪同门,对文学的认识也比较接近。以为文学就是词句。在我看来,不是的,文学是对内心的透视,对灵魂的透视。比如向武华老师的诗,估计论坛就我、外加另外不超过三个人,能看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3-6 19:51:37 | 只看该作者
臭豆腐也看不全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3-6 19:56:02 | 只看该作者
曾曙光的文字干净,这个我早就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3-6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意见,对温先生《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稍作修改:

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
                        温东华
                    
  
   横亘蕲春武穴黄梅的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
   诗歌在一尖山是很发达的事业。早期的繁荣可以追索到东晋末期,那个时候,武穴到小池都是一片泽国。泽国的对面九江就有一位非常卓越的诗人陶渊明,当时,许多诗人南来北往,路过这一片泽国,总要拜访陶渊明。稍后,在蕲春武穴交界的一尖山,历史又偶然又必然的送来一位给唐朝诗歌造成极大影响的诗人,那就是鲍照,他留恋一尖山的山水美景,就在一尖山建造房子居住起来,因此,也吸引了许多诗人在一尖山上上下下。可以说,当时的中国诗坛除开南京,我们这一地区“一尖山——雷山(我们地区老年人叫庐山为雷山,因为雷池而得名)”就是一个诗歌中心。唐宋时代,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读过书,著名的苏轼慕名前来徜徉。。而真正产生蕲春武穴的本土诗人还是在明清时代,这个时代,写诗的人非常多,但影响比较小,其中最有名的、诗也写得最好的诗人就是金德嘉、陈诗(他是状元陈沆的老师)、陈沆(陈沆与龚自珍、魏源是好朋友)。他们那些诗,我们都称作古诗。古诗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与狩猎社会和农耕社会结合在一起的。从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型的社会逐渐代替农耕型社会,因而也促使诗的变革。辛亥革命一起来,新诗也就慢慢产生了。从新诗产生到1949年,一尖山下的黄梅有诗人废名,一尖山下的蕲春有诗人胡风,一尖山下的武穴没有诗人。到了当代,缺憾的是黄梅诗人较少,而一尖山下的蕲春武穴一下子就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了许多诗人,而且创作非常可观。下面就列示一尖山下蕲春武穴黄梅的诗人方阵:
    
  刘不朽  王新开  孔德勇  向武华
  陈跃超  周银火  郭德军  张振兴
  苏朝阳  桂小波  雷世达  耀  旭
  张经武  李春贵  吕文艺  温东华
  杨 敏   吕 约   橡 子   曾曙光
      余笑忠  张 尹   小 竹   吴远目
      李  磊  张 冠   元 归  杨  进
      秦时月  郑秀文  若 离  聂时珍
      李达    胡志红  张远浩   江雪
      郭熙权  余跃斌  余旦旦  俏俏
      樊锦文  陶少亮   雨湖   仙侠客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一尖山诗人在中国当代个个是好样的,一尖山诗人创造了汉语新诗的高峰。
   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


修正版: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
                        
                   
   横亘蕲春武穴黄梅的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
   诗歌在一尖山是很发达的事业。早期的繁荣可以追索到东晋末期,那个时候,武穴到小池都是一片泽国。泽国的对面九江就有一位非常卓越的诗人陶渊明,当时,许多诗人南来北往,路过这一片泽国,总要拜访陶渊明。稍后,在蕲春武穴交界的一尖山,历史又偶然又必然的送来一位给唐朝诗歌造成极大影响的诗人,那就是鲍照,他留恋一尖山的山水美景,就在一尖山建造房子居住起来,因此,也吸引了许多诗人在一尖山上上下下。可以说,当时的中国诗坛除开南京,我们这一地区“一尖山——雷山(我们地区老年人叫庐山为雷山,因为雷池而得名)”就是一个诗歌中心。唐宋时代,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读过书,著名的苏轼慕名前来徜徉。。而真正产生蕲春武穴的本土诗人还是在明清时代,这个时代,写诗的人非常多,但影响比较小,其中最有名的、诗也写得最好的诗人就是金德嘉、陈诗(他是状元陈沆的老师)、陈沆(陈沆与龚自珍、魏源是好朋友)。他们那些诗,我们都称作古诗。古诗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与狩猎社会和农耕社会结合在一起的。从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型的社会逐渐代替农耕型社会,因而也促使诗的变革。辛亥革命一起来,新诗也就慢慢产生了。从新诗产生到1949年,一尖山下的黄梅有诗人废名,一尖山下的蕲春有诗人胡风,一尖山下的武穴没有诗人。到了当代,缺憾的是黄梅诗人较少,而一尖山下的蕲春武穴一下子就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了许多诗人,而且创作非常可观。下面就列示一尖山下蕲春武穴黄梅的诗人长阵:
    
  向武华  古河  耀旭  温东华  周银火 郭德军  吕约  橡子  曾曙光  余笑忠  张尹  小竹  若离  江雪
      (排名不分先后)

       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一尖山诗人在中国当代个个是好样的,一尖山诗人创造了汉语新诗的高峰。
  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

按:根据这几位诗人近年来的作品和表现界定。那些被我删掉的,可能也写出了一些作品,但总体看质量不高,影响不大,恕未上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3-6 20:04:49 | 只看该作者
太平铜 发表于 2015-3-6 19:57
我的意见,对温先生《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稍作修改:

一尖山是汉语新诗的高山


你看好的诗人,其中这几个人在我之下,大概没什么争议:
1:温东华
2:曾曙光
3:古河
4:郭德军
5:周银火
其它的不清楚。向武华的作品读得不多,最近几个还不错,不好认定。

以上不知当否,请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3-6 20:07:51 | 只看该作者
我推荐你当武穴文学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3-6 20:10:17 | 只看该作者
七年之前就是的
这活儿我干不了
和你一样,爱直话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3-6 21:26: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柴静》是邪恶势力对我们舆论掌控能力的试水。覆巢无完卵,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保持果断的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3-7 00:54:28 | 只看该作者
再看一遍,还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09:59 , Processed in 0.0539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