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3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边县市] 【他山之石】 阳新县地标,看贫困县的霸气立交桥是如何炼成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 23:56: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阳新立交桥的确是阳新人民的骄傲。为了方便群众,为了城市发展,为了招商引资,阳新不惜巨资建设立交桥。      记得1996年12月,阳新划归黄石之初,黄石市领导和各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及市民纷纷奔赴阳新指导工作、旅游观光。他们除了敬佩阳新这块红色土地有众多的烈士、富饶的资源、旖旎的风光外,还惊叹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竟然建设了一座雄伟的人车两用立交桥。这在当时,在鄂东南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黄石市区陈家湾车行立交桥还没兴建,就是十几年后的今天,在鄂东南也屈指可数。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经过十几年的洗礼,阳新立交桥已彰显出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经济作用。近日,记者与当年的决策者、指挥者、设计者、施工者一起回忆起了这座神奇的立交桥的建设始末及修正过程。
      全国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000万人,而阳新县就有20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占全国的百分之一,故被称为“烈士县”;阳新,是资源大县,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锡、钨、锰等矿产在全国占有一定比例,水产品和苎麻在全国小有名气;阳新,还是交通枢纽县,长江沿着该县氵韦源口、黄颡口、富池口三镇穿过,富河经龙港、富水、浮屠穿过县城贯穿东西79.8公里,然后从富池口流入长江,绵长的江河流域为水上运输带来了极大便利。还有大沙铁路、106国道、316国道从阳新经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阳新在鄂赣周边县来说,还是一个经济实力较强之县。然而,由于水灾、血吸虫等客观因素和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阳新的经济地位逐年滞后,与周边县市的距离越拉越大……
      要想强县富民,就要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进而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兴国大道的初步修建,特别是1992年10月县里组织到深圳招商引资后,建设立交桥的愿望在时任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心目中越来越迫切。
      记者采访了原任阳新县县长、现任市人大副主任柯亨松,他一直为自己当年建设立交桥所作出的努力而感到自豪。他总结“阳新立交桥是标志性建筑,是高质量工程,是廉政工程”。他回忆说,当时县委领导班子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阳新穷,有这笔建桥钱,可以为干部职工发工资,或用于发展生产,并且持这种意见的人比较多;一种意见认为,阳新城建非常落后,城建是张名片,是脸面,也是生产力,是民心工程,如果城市破烂不堪,去招商引资,去发展生产,谈何容易?经过多次召开县委会、县委常委会,大家最终形成了决议:不惜巨资建设立交桥!
      记者在阳新县规划局采访了当时担任县建筑设计院院长、立交桥建设指挥部工程师、现任县规划局副局长的程时权,并通过规划局找到了当时担任建委副主任、立交桥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现从城建局副局长位置上退下来的胡为民。他俩回忆说,为了建设立交桥,他们自己设计出了几套方案,一套是八字型的,一套是品字型的,再一套就是经过县委常委讨论,觉得既经济又适用的一套方案,于是被付诸实施。
      一座桥的投资,相当于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近六分之一
      柯亨松回忆说:1991年,阳新县财政收入只有5000多万元,而立交桥建设预算900万元,相当于全县年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阳新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是“吃饭财政”,仅靠财政拨款是不现实的,只有群策群力,多方筹资。当时建桥时,他这个当县长的手里却一分余钱也没有,真是办法想尽了,好在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有各位同事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再次体现了“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的集体主义精神。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图纸设计是从武汉长江大桥局“挖”回来的阳新籍人士、回县后担任县建筑设计院院长的程时权主持设计的,没有要一分钱的报酬。设计方案几易其稿送到省设计院后,很顺利地通过了。
      第二步就是选择建筑商。尽管阳新困难,但前来报名要求承建的仍大有人在。县里定下了一个原则:承建方必须是建筑设备好、资质等级高、垫付资金多的单位。经过领导、专家反复比较、议标,最后决定由一冶四公司承建,他们带资200万元启动工程。
      1992年12月1日,立交桥举行奠基仪式,时任县委书记梁栋器、县长柯亨松等领导为立交桥挥锹填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立交桥指挥部指挥长由县人大已退休的副主任耿协华担任,他把在血防医院治疗血吸虫病的建委副主任胡为民“拖”出来担任副指挥长,程时权担任总工程师。柯亨松笑着告诉记者,虽说成立了指挥部,有一部破吉普车,但没有吃饭权的,他们下班后就回家里吃,也没有一分钱补助。耿协华同志真是个认真负责、厉行节约的人,他带领指挥部的同志,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一年半时间每天坚守在工地上。他总是告诫部下的人:“一座桥要走几代人的,建筑质量必须要过得硬,开支必须要过得硬。”立交桥建设期间,没有报销一餐饭,没有报销一包烟。直到最后验收总结时,才吃了一餐饭,并为几个有功之臣颁发了几百、一千元不等的奖金,而耿协华同志没有要一分钱,他确实为建设立交桥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前几年病逝了,阳新人民不会忘记他。
      在县规划局,胡为民、程时权也证明了当年的节约程度。有人送建筑材料来,找到胡为民说:“你不派餐饭?”胡为民说:“对不起,我们指挥部没有这笔开支。”程时权说:“我们和耿指挥长一起到武汉去办事,他舍不得开支,准备吃盒饭,我只好带他到我原来的单位武汉长江大桥局去吃。”
      为了筹集资金,县里想尽了办法。县委书记梁栋器负责外援,他通过申报立项,找到省计委副主任、他的一位湖南老乡拨款50万元。记者日前深入到阳新县采访时,得知他因病在武汉中南医院住院,就打电话采访,可惜他不能多说,但从廖廖数语中透露出了他对立交桥的深情,对阳新人民的眷恋。
      说到理解和支持,胡为民、程时权说,当年的城建委、法院等部门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城建委的冯美康主任只要有事找他,只要能办到的及时照办,自己不能办到的也想法去办;当时的指挥部设在县法院,办公、用水、用电的开支都是法院出了,当时的梁勋灿院长说:“县里这么大的项目,我们出这点钱应该。”还有几家银行和交警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建设工期一年半,交警每天都要派人来值班,指挥过往车辆,持之以恒,很不容易。


      立足撤县建市,放眼长远发展,拓宽、延伸与立交桥配套的兴国大道。


      建设立交桥,不仅是为了建个标志物,而是为了途经兴国大道、陵园大道的车辆顺利行驶,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因此,立交桥建起后,两头的兴国大道必须与之配套。如果还是那么窄、那么破,就失去了建设立交桥的意义。
      在敲定兴国大道的宽度时,县委主要领导开始意见有些不一致,有的只同意建设32米宽,有的想建成50-60米宽。当时,立交桥上头的居民确实不多,有32米宽即可。但从长远利益出发,应该建宽点。
      当时分管城建的副县长是从通山县调来的张吉俊,一天,他向柯亨松汇报:“柯县长,我们通山县的通羊大道当年建设时候还算宽的,结果几年后就显得窄了。我们要着眼长远,建议将兴国大道建宽点。”柯县长说:“我们先开个县长办公会,再向县委常委汇报。”县长办公会一致同意将兴国大道分段分别按不同的宽度建设,最窄的也要在50米以上,最宽的可达到60米。
      柯亨松按法定程序,决定首先找老县委书记、当时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侯国新汇报,取得老领导支持后再提交县委常委讨论。一天,他来到县人大侯主任办公室,向他汇报了兴国大道建设的想法,得到了侯主任的赞同。接着召开县委常委会,柯亨松汇报说:“兴国大道从目前看,32米可以了,但从长远看应该宽点,比如老干部活动中心那里,经过几年的发展,就显得路面窄了。我们是不是做宽点,集贸市场以上保持宽55米至60米,集贸市场以下设计宽度55米,把老干部活动中心拆除往后退几十米再做。这件事情县长办公会已研究通过了,现请梁书记和各位常委讨论。”县委常委各抒己见,最后,梁栋器书记说:“前不久,我们一行赴深圳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说明了贫困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而外商也给我们提出了要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的建议。为了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我们这届班子只好勒紧裤带过苦日子。我同意县长办公会提出的方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十几年的检验,证明了兴国大道加宽的思路是正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1:10:13 | 只看该作者
看看阳新的城建发展,日新月异

阳新文化中心.jpg (167.06 KB, 下载次数: 0)

阳新文化中心.jpg

阳新图书馆.jpg (168.01 KB, 下载次数: 0)

阳新图书馆.jpg

阳新老区.jpg (853.54 KB, 下载次数: 0)

阳新老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2 08:2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山华工 发表于 2015-1-12 01:10
看看阳新的城建发展,日新月异

这建筑气派,武穴的发展现在都跟不上周边县市了!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领导才起关键作用!看样子,武穴那些领导要加油了!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12 09:28:39 | 只看该作者
爱我家园 发表于 2015-1-12 08:28
这建筑气派,武穴的发展现在都跟不上周边县市了!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领导才起关键作用!看样子,武穴那 ...

从不以为高楼大夏就是城市发展的唯一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2 09:29:58 | 只看该作者
爱我家园 发表于 2015-1-12 08:28
这建筑气派,武穴的发展现在都跟不上周边县市了!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领导才起关键作用!看样子,武穴那 ...

城市建设亦有很大的浮夸风,它的盲目性、破坏性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看得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2 09:55:22 | 只看该作者
我只羡慕阳新有个好火车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7:37:20 | 只看该作者
鹏程万里 发表于 2015-1-12 09:29
城市建设亦有很大的浮夸风,它的盲目性、破坏性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看得见的。。。

但是地标建筑还是一点要有得,而且现在武穴政府机构大楼建设的那么好,什么时候能看到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建筑,貌似文化中心正在建设。
城市建设不一定全部整齐规钢筋混凝土方格,但是好的城市建设是合理的规划,好的城市生态的具体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2 17:44:33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阳新立交的图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2 19:33:09 | 只看该作者
南山华工 发表于 2015-1-12 17:37
但是地标建筑还是一点要有得,而且现在武穴政府机构大楼建设的那么好,什么时候能看到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建 ...

理解楼主建设图书馆的美好初衷!我亦爱书之人,你的心思我非常理解!

关键是,纸质书在武穴有多大市场?
最起码,即使不要钱,也有不用花钱的读者捧场吧?

我观文体路各大书店、武穴市图书馆、以及整个武穴图书市场的式微、衰落,什么原因?

读者市场的培养缺失也!非一日之功。。。

担忧新图书馆的新建,只不过又是一次“面子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2 21:28:21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建筑设计还是比武穴较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19:01 , Processed in 0.0812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