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葱葱乱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土人情] 佛教是什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4-28 21:36:33 | 只看该作者
酷酷水灵 发表于 2015-4-28 21:25
那可不可以这样说,宗教就是一种善意的麻痹,让人信服它,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解脱或寄予希望?因为它又是积极 ...

万事有个度,宗教就是让人有个精神的寄托,这不管是佛教,道教,基督教,这都一样,但是一个人的精神是个体,许多人的精神聚集到一起那就是动荡的根源,这从那些宗教国家当中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4-28 22:29:56 | 只看该作者
葱葱老师对佛教理解发的帖给人有启蒙的感觉,再深一步地了解可参《弘一大师讲佛》一书。在葱葱老师的帖后我想补充一点:佛教智慧的精髓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千多年来赢得社会的敬仰,其实有很多观点是值得叹服的,略举几点说明:
一,向佛者须慈悲为怀,所谓慈悲至少是要宽厚待人,这与当今倡导讲文明、讲礼貌应是一脉相承的。
二、能“忍”则成佛。佛教中的忍辱是心中没有仇恨之心,这与世俗的忍辱有着本质的区别,意义也就非同一般。忍辱在佛教中体现出慈悲、无我,舍已利他的精神,具有积极向上度人度己的人生真谛,这与当前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一面的借鉴作用。
三,佛教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以说是永恒不灭的真理,既告诉我们要热爱劳动,不可能有不劳而获天上掉陷饼的哲理,又告诉我们要向善,一切皆有因果,什么事都是自作自受。
四、“佛就在你心里,佛就在你家里”。信佛不图于形式,家中的父母就是你心目中的活佛,敬佛不如敬你的父母,这也是佛教所推崇的观点,与当今社会尊老行孝是不可分割的诠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4-28 22:33:47 | 只看该作者
我来了,尽管陈老师费了一些心思,或许还激发他奋笔一辩的冲动,但是,很可惜,就这篇文章的见识而言,比不上笑熬桨糊的了了数语。
请相信,我的评分是站在一个极高的角度、是一个百年、千年之后、越经久,越能显示正确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4-28 22:35:59 | 只看该作者
同时,文章首尾显露了一个十分明显的自相矛盾。他说,佛教已经渗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
请想想,一个不信佛的人,绝不可能有这一感慨。
绝对没有!
因为佛教已经灌满了你的全部思想,嘴说不信,却连骨头缝都填得满满的,在这一现实下,能说自己不信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4-28 22:41:05 | 只看该作者
文中,拿一些根本就站不住脚的理论,拿中华本土的古老文明,往秃瓢身上套。
骗自己可以。蒙别人可不成。
比如陈老师特意红字标志出来的,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大地之前,中国就有了的本土文化。
如果陈老师不服,我们可以在这里以钱作赌注:
如果,红字是佛教带到的文化,而非中国本土的原有,我愿意拿五万块钱和你打赌。
相反的,要是在佛教传到中国之前,你红字标注的文化、传播的思想,在中华大地上业以形成,你就付我五万块钱。
行不行?

此赌请诸位作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4-28 22:42:2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说的属实,即证实:陈老师赖以行文的核心,就是一个骗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4-28 22:47:53 | 只看该作者
相对于佛教从中华文化窃取的(这里不能叫汲取)后来标上佛签的极少量的积极意义来说,它的祸国殃民,那可是灾害更巨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4-28 22:51:13 | 只看该作者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你持不同意见为何在此跟帖,你为什么要把你观点强加别人的身上,还信誓旦旦地与陈老师打赌,陈老师没你这无聊加无知,你另开帖别人不会说你的,你这样一搞又把此帖搅黄了,可恨可恶,这么多人惩你也惩不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4-28 22:51:48 | 只看该作者
古老的文明大国,至今天,为什么不能林立民界民族之巅。
究其原因,就是从唐朝引入秃瓢之后,二千年来,一直受一股腐蚀荒谬的思想传播,之后,一直萎靡不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4-28 22:51:51 | 只看该作者
陈老师不会赌!

三哥赢了!三哥钱还在帳上没让陈老师拿走应再请我再吃一次早餐!{: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8 02:12 , Processed in 0.0351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