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0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街谈巷议] 他山之石,可否借鉴?从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的蜀源村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28 11:06: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他山之石,可否借鉴?从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的蜀源村所想到的

十月二十二日,笔者有幸随广济国旅组织的5A千岛湖龙川湾、新安江画境画舫、蜀源向日葵花海、婺源网红晒秋之旅三日游,颇有心得。因行程安排较紧,到安徽蜀源村已是下午四点多钟了,我们没有深入古村落,但蜀源村的古民居、古牌坊、向日葵花海和沿着进村小道一字排开的村民展销的土特产的记忆难以忘怀。

蜀源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北部,北与呈坎镇接壤,东临歙县富溪乡,西、南分别与本镇东山村、二联村毗邻;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8.6公顷,区域内山场面积276公顷,竹园面积18.6公顷;呈灵潜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2006年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市级示范村。

蜀源村,位于黄山黄山南麓,地理位置优越,四面环山,古森参天,灵金河(又名金带溪)呈“s”形,一水环流似玉带贯穿全村,因地形极像四川盆地,故称蜀源。
蜀源最美的时候是十月,近百亩向日葵竞相绽放,金黄耀眼的花朵勾勒出一幅灿烂的美丽画卷。这个典型的徽州古村,村民淳朴,文风昌盛。村中还有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巷、古井等众多的历史踪迹

地处潜口镇的东北部,东接中国牌坊群之乡--棠樾,南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唐模,西与“非遗传承地”---潜口相攘,北依“天上街市”灵山。距区政府所在地岩寺11公里,市政府所在地屯溪28公里。辖蜀源、前山、铁匠坞、北山下、蜀口、板桥山六个自然村,耕地65.3公顷,林地山场27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蜀源村风光优美。为具代表性江南水乡风韵的徽州古村落,灵金河(又名金带溪)呈“s”形穿村而过,形同装满宝物之袋,观音、罗汉二山紧紧夹峙,正合“水口宜山川融结峙流不绝”之水口堪舆相解。蜿蜒山溪,青石曲径,田野静卧,粉墙黛瓦,故素有“小桃花园”之美誉,清著名书法家邓石如书写的隶书“优昙谷”和篆体“小桃花源”石匾今存完好。始建于明代的排水水系贯穿全村,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明代古梯田蜿蜒于灵金山之巅,明清古栈道穿梭于前山岭。
蜀源村文化厚重。被人们称为“东南邹鲁”的古徽州著有商儒之乡,曾孕育了颇具特色徽文化的古村落,蜀源村乃怀其中。徽州“三绝”古祠、古民居、古牌坊,蜀源俱领风骚。现有明清牌坊3座,古民居20余幢,古祠堂1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本堂”和“思恕堂”。德本堂为明清时期镖师所建,其厅堂雕饰华丽精美,建筑布局别具一格。思恕堂为鲍姓盐富商所建,其门楼砖雕“扬州瘦西湖全景图”,其布局自然,线条细腻,山水花鸟、楼阁亭桥、舟车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为绝佳精品,国内罕见。此外,文物胜迹还有赞宪坊、贞寿之门、节孝坊、都天庙、元代烈女碑等。
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39户,832人,全村2005年底总户数240户,总人口832人,农业人口826人,占总人口的99%;农村劳动力450人,其中外出务工243人。

该村两委紧紧抓住中央惠农、支农政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产以特色种养业为主,如无公害西瓜、面积达100余亩,在2013年,是黄山市为数不多的全电脑控制的智能化快繁基地和面积达1200余亩的经果林基地等;二产主要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兴办了服装加工厂6个;三产以发展休闲养生游及配套服务业为主,形成了三产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由于加大了基础事业建设的投入,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2005年农村经济收入为885万元,人均纯收入为3268元,解放以来,该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近几年,荣获“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多次荣获市、区“五个好”党支部。
村两委由5人组成,支部3人,是一个团结、干事、谋事的班子。支部共有党员22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6人,占72.7%;45岁以下8人,占36.4%,女党员5人,占22.7%。





DSC_0259[2].jpg (344.98 KB, 下载次数: 1)

他山之石,可否借鉴?从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的蜀源村所想到的

他山之石,可否借鉴?从特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的蜀源村所想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2 06:49 , Processed in 0.0590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