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0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边县市] 匈牙利考察团来赤壁考察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30 17: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匈牙利考察团来赤壁考察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723869-1-1.html
(出处: 东湖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07:05 | 只看该作者
2015国际茶业大会11月在赤壁召开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708369-1-1.html
(出处: 东湖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07:59 | 只看该作者
咸宁的博士市长开始卖茶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10:27 | 只看该作者
咸宁:着力打造百公里茶叶走廊 力争2015年茶叶年加工产值达22亿

时间:2013-05-24 16:42 来源:湖北网台

湖北网台讯(咸宁台 罗世喜)

5月24日,咸宁市召开百公里茶叶走廊建设动员会,正式着手打造咸安区贺胜桥镇至赤壁市赵李桥镇107国道沿线百公里茶叶走廊。

百公里茶叶走廊包括贺胜桥、横沟桥、新店、赵李桥等15个乡镇,2012年百公里茶叶走廊现有优质茶园基地8万亩,茶叶加工企业291家,茶业总产量8600吨,总产值3亿元。未来几年,咸宁将坚持稳定发展绿色、积极发展红茶、重点发展砖茶的思路,着力推进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15年,百公里优质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4万亩,茶叶年加工产值22亿元,带动5万茶农增收致富。

为着力推进百公里茶叶走廊建设,目前,咸宁市农业局已派出15个工作组,深入沿线乡镇,帮助建基地,促营销,搞加工,帮助招商引资,做强产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11:33 | 只看该作者
湖北咸宁打造百亿茶产业

中金在线

  咸宁是茶叶之乡,种茶、制茶的历史悠久。近几年,政府更是重视茶产业发展,提出打造百亿茶产业目标。然而,相关人才的匮乏,成为发展的瓶颈——

  茶叶企业盼人才

  一揉一捻,一挑一翻,青绿的叶片随着双手上下飞舞跳跃。3日,在咸安区青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合作社负责人雷远林正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最新的制茶技术。虽然现在大多茶企都采用机械制茶,但雷远林仍坚持认为,手工制出来的茶品是最好的。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便跟着村里的老一辈们学习种茶、制茶。为提高茶叶质量,他除了自己学技术,也下了大功夫招兵买马,但收效甚微。

  “这几年,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但在制茶技术上,却一直只有我们几个快退休的老师傅在撑场面。”雷远林坦言,咸宁茶企普遍受到本地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匮乏等原因影响,制茶师傅、市场营销人才都很难招。

  人才问题也是摆在湖北双狮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崇阳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等茶企面前的一道难题。湖北双狮茶业外贸经理戴松柏介绍,企业要发展,得靠人才推动。近年来,企业发展迅速,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崇阳青港白茶负责人葛小峰则表示,现在合作社非常缺乏茶叶专业技术型人才、电子商务人才、营销推广人才等。

  茶业产业缺人才

  人才是发展之本,我市自提出打造百亿茶产业目标后,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可本地人才的供应和培养,却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脚步。

  据了解,我市目前有3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贸等涉茶产业,但科研专业人员仅20余人,茶学本科及以上专业人才奇缺。

  近几年,我市涉农部门招考进来的本科生、研究生虽都是涉农专业,但茶学专业的几乎为零。

  市特产局生产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整体看,我市茶叶科技力量十分薄弱,茶叶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科技致富带头人和营销精英骨干人才匮乏。

  据介绍,现在我市的茶叶专业人才,大部分是由以前咸宁农校(现已并入职教集团)曾开设有茶果专业培养出来的。而随着技术的更新、产业的发展,这些专业人才或多或少存在年龄偏高、知识老化、新工艺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随后,记者走访我市几所大中专院校,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学校开设茶叶方面的专业课程。

  多措并举引人才

  我市百亿茶产业规划书中写道:到2020年,我市茶园总面积达到52.4万亩,茶叶产量达到9万吨,实现系列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在风风火火打造百亿茶产业的当下,该如何集万家之所长,“补齐”人才短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从市特产局了解到,针对茶产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我市已先后采取了外面引进与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四大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借智工程”:鼓励加强与省内外有关科研、大专院校和技术推广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逐步建立硕士、博士工作站。

  “引招工程”:加大引进和招录高素质茶学专业人才力度,使我市茶叶科技专业队伍增加3倍以上。

  “教学工程”:在湖北科技学院增设茶学专业,系统教授茶树栽培、茶叶加工、经贸和茶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培训工程”:着力推进基层茶技人员继续教育、阳光工程和知识更新培训,加强产前、产中、产后茶叶产业链全程科技培训。

  同时,我市将在近几年内,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精深加工专业人才服务龙头企业。

  此外,我市将加强县、乡镇两级基层茶叶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咸宁茶产业振兴腾飞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13:04 | 只看该作者
摩尔多瓦茶叶研究专家考察赤壁市茶产业发展情况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14-11-07 07:17:00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钟晓阳报道:11月1日,摩尔多瓦国家科学院东方茶叶研究专家康斯坦丁博士与武汉大学中俄古茶道研究专家刘再起一行,来到赤壁市考察茶产业发展情况。

  考察团一行先后前往羊楼洞茶业有限公司、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察看了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的格局规划、配套设施以及青砖茶的生产制作过程,详细了解赤壁市茶产业的生产、销售状况,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随后,考察团一行还来到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实地考察赤壁茶叶相关历史文化。

  在品尝了纯正的羊楼洞青砖茶后,康斯坦丁表示,回国后将大力宣传赤壁茶文化,把赤壁市良好的茶叶资源信息带回去,希望以后摩尔多瓦能与赤壁茶产业进一步加强合作,让更多的摩尔多瓦人品尝到赤壁青砖茶的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1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18:51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茶商考察赤壁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赤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0日

赤壁网消息(记者 刘世垚)日前,来自俄罗斯的客人季马及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会长乌兰娜一行参观考察赤壁市茶产业发展情况。

赤壁市作为我国绿茶故乡,茶叶的栽培与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羊楼洞茶场万亩茶园全国闻名,赵李桥砖茶厂是国家贸易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松峰绿茶、 “川”字牌青砖茶更是风靡一时,畅销内蒙古、蒙古、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地,羊楼洞更是作为欧亚茶叶之路的源头之一。从羊楼洞走出的青砖茶,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间一直被运往俄罗斯恰克图,再转口销往俄罗斯及欧洲各国。

季马先生和乌兰娜女士一行先后参观了羊楼洞茶叶产业园及枫树岭基地,详细了解了羊楼洞青茶砖的生产加工过程。探寻了经营茶叶贸易的羊楼洞古街遗址,季马先生和乌兰娜女士对赤壁悠久的茶历史和茶文化赞不绝口,对赤壁茶产业的发展规模连连称赞。

季马在参观考察时表示,回国后将大力宣传赤壁茶文化,把赤壁市良好的茶叶资源信息带回俄罗斯,加强双方的沟通和合作,联手做大做强赤壁茶叶产业。为赤壁茶叶重走万里茶路、再次进入欧洲市场提供良好契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19:43 | 只看该作者
新疆考察团考察赤壁茶产业 共同提高茶产业发展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14-10-24 


  本网讯 通讯员马俊报道:10月21日,新疆博州考察团来赤壁市考察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情况。

  考察团先后前往羊楼洞茶业有限公司、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展示大厅,观看了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的格局规划、配套设施以及青砖茶的生产制作过程,详细了解赤壁市茶产业的生产、销售状况,并与茶叶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随后,考察团一行还来到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实地考察赤壁茶叶相关历史文化。

  考察团成员表示,赤壁市在发展茶产业和发掘茶文化上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于博州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希望两地能弘扬和发掘本地茶文化,深化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两地共赢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17:20:30 | 只看该作者
白俄罗斯驻京参赞考察赤壁茶产业

2014-10-10 14:15:33 作者:熊斌斌 来源:咸宁日报

谢纽塔·瓦季姆一行先后来到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详细了解羊楼洞青砖茶的生产加工过程,探寻经营茶叶贸易的羊楼洞古街遗址。

    9月28日,白俄罗斯驻京参赞谢纽塔·瓦季姆一行来赤壁市参观考察茶产业发展情况。

  赤壁市作为我国绿茶故乡,茶叶的栽培与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羊楼洞茶场万亩茶园全国闻名,“川”字牌青砖茶更是畅销内蒙古、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地,从羊楼洞走出的青砖茶,在过去的300多年间一直为世界许多国家人民所喜爱。

  谢纽塔·瓦季姆一行先后来到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详细了解羊楼洞青砖茶的生产加工过程,探寻经营茶叶贸易的羊楼洞古街遗址。

  在品尝了纯正的羊楼洞青砖茶后,谢纽塔·瓦季姆表示,回国后将大力宣传赤壁茶文化,把赤壁市良好的茶叶资源信息带回去,希望以后白俄罗斯能与赤壁市进一步加强合作,让更多的白俄罗斯人品尝赤壁青砖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8 18:44 , Processed in 0.03982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