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发展期禅宗与武穴历史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8 07: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发展期禅宗与武穴历史的关系
       一、佛教正宗传统的说法:六祖慧能门下的洪州、石头二宗开始,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之初。但洪州宗的實際建立者,為洪州道一禅師及其下開臨濟、溈仰二宗。马祖道一(709-788),又称洪州道一、江西道一。俗姓马,法号道一,12岁出家,26岁至湖南衡岳,从怀让禅师习禅。印证后先后到过福建建阳佛迹岭、江西临川西山和虔州龚公山的宝华寺弘法。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马祖道一驻锡洪州(今南昌)开元寺(今佑民寺),弘法十五年,直至入灭。由于马祖道一的弘法布道,使得洪州开元寺一时成为江南佛学中心。他在世时,法嗣139人,亲传弟子84人。在江西广建庙宇48座。这些弟子后都成为一方宗祖,转化无穷,遂使禅宗佛法大行天下。《宋高僧传》卷十一《太毓传》说:“于时天下佛法极盛,无过洪府;座下贤圣比肩,得道者其数颇众。”马祖道一圆寂后,其弟子百丈、怀海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学说,最终使得禅宗中国化。前文曾经说道:禅宗早中期的流播地区主要为中国江南地区,集中于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一带。以上是佛教对于禅宗正宗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说法。
       二、中唐荷泽宗神会禅师:再看看北方京城的情形。神会禅师(668~760),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者,是六祖著名的法脉传人之一,建立南宗的一个得力人物。禅师俗姓高,湖北襄阳人。幼学五经、老庄、诸史,後投国昌寺颢元出家。讽诵群经,易如反掌。年十三,参谒六祖慧能。慧能示寂後,曾主持编修《六祖法宝坛经》。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有人举荐他到了皇帝那里,神会被“敕”往南阳龙兴寺,说明在慧能圆寂后的七、八年中,年近不惑的神会思想已经成熟,为后来的“打倒北宗”的活动提供了精神准备。据曾任唐山(今浙江昌化县)主薄的刘澄所集《神会语录》,神会在南阳与众多的僧俗和士大夫酬答宣教,如:户部尚书王琚、崔齐公日用或其子崔宗之、吏部侍郎苏晋、润州刺使李峻、张燕公张说、侍郎苗晋卿、嗣道王李炼、常州司户元思直、润州司马王幼琳、侍御史王维、苏州长史唐法通、扬州长史王怡、相州别驾马择、给事中房琯、峻仪县尉李冤、内乡县令张万顷、洛阳县令徐锷、南阳太守王弼等。与其交往的僧人有庐山简法师、神足法师、崇远法师、乾光法师、哲法师、志德法师、蒋山义圆法师、牛头山宠法师和袁禅师、罗浮山怀迪法师、门人刘相倩、同寺僧惠澄禅师、齐寺主、弟子比丘无行律师、门人蔡镐等,可证其交际之广。
      滑台辩论是神会禅师主持的重大事件:原来北宗神秀应诏入洛阳宫中被武则天供养和弘法,被尊为国师,在教内已经推举神秀为禅宗六祖,其弟子普寂被议立七祖,其他弟子们也都主持着长安、洛阳“两京法席”,人多势重,无人匹敌。南宗惠能止于唐玄宗登位那年(公元712年)圆寂为止,均限于隐于山木“静修”。唐玄宗李隆基是经过宫廷政变上台的。李隆基登位后,武则天余党遭尽诛,连支持李隆基上台的太平公主也被“赐死”。对于佛教,也因武则天的牵连,先是深恶痛绝,决心“沙汰僧尼,罢黜佛教”。继而则通过惠能的小徒弟、《六祖法宝坛经》的执笔者神会,在宰相宋璟支持下,诗人王维以右丞身份撰写《六祖(惠)能禅师碑铭》,以肯定惠能为禅宗“六祖”身份的形式,大力推崇“南宗”。开元二十年(732年),神会这里来召开无遮大会,一是宣扬南宗顿教,二是申讨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辩倒了神秀弟子崇远、普寂,只承认慧能顿教才是达摩以来的禅宗正统地位。从此南北两宗的界线分明,争论则更加激烈了(《神会语录》第三残卷)。神会的法派大约继续了一百五十年,到唐末就中断了。神会本人也不断遭到北宗的反攻倒算。直到德宗贞元十二年,即公元796时,才敕皇太子邀集诸禅师制定禅门宗旨,搜求传法的正傍系统,终于敕立荷泽神会为第七祖,并御制七代祖师赞文(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这是在神会寂后三十五年的事情。五代以后,只有当时与神会同门的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两支系统日行繁衍。
       三、佛教存也神会,衰也神会的评论:关于佛教的兴衰,目前已有许多学者论及,他们认为,中国佛教的一线生机,就是仗着禅宗承续连绵以至于今日;而我们在推崇禅宗这一大功德时,却不可忘记当年拼命弘扬这一派禅宗的神会和尚。所以中国佛教的幸存,是存在这个神会手里,但中国佛教的衰亡,也就衰亡在这位神会和尚手里。北宗是渐修,南宗是顿悟;北宗重在行,南宗重在知,北宗主由定生慧,南宗主以慧摄定,这是两宗最大的差异,现在推翻北宗而专弘南宗,便是不尚渐修,而惟尚顿悟,不重行而惟重知,不主由定生慧,而主以慧摄定,这是神会和尚所造成的一种风气。由此主张导向,致使当时的僧人,以不立文字而轻弃一切经卷,以无念为宗而指斥修习有为,以定慧齐等而反对坐禅入定,以立地成佛而破除三劫五乘,以机锋肆应而驰鹜空谈玄辩,莫不舍难趋易,弃实崇虚,积习相承,每况愈下,甚至不知圣教究何所说,不知修行应何所依,正信还未生根,便说已经“开悟”,菩提尚未发心,侈谈已经“见性”,于是满街圣人,遍地野狐,这主要的根源之一,便是专弘南宗的流弊,而这位神会和尚,不能不负这个责任。
       四、以“广济”名县,是对禅宗支持和恢复李唐天下贡献的酬劳:以下只讲关于广济立县与禅宗支持李唐天下的关系: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神会弟子孤独沛整理《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总结禅宗北南两派“是非”。次年,迎迓神会主持京城荷泽寺,继续宏扬南宗,打倒北宗。接着王维以右丞身份撰写《六祖(惠)能禅师碑铭》,以朝廷名义肯定“六祖”身份的形式,支持“兴南宗,倒北宗”教派斗争,从而使禅宗几乎取代佛教所有宗派,到“禅宗”即“佛学”同义语的地步。到高潮时,皇帝李隆基亲自参加抄写《金钢经》文。由于玄宗的提倡,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公元742年,是六祖惠能圆寂三十虚年,也是玄宗登基三十年改元“天宝”大庆之际,为表示物华天玉,“李唐天下”大定,特从佛教用语“法力广大,普济众生”八个字中,炼出“广济”二字,于天宝元年九月二十四日丙寅(742年10月27日)作为敕封四祖降生圣地,“佛国”永宁的新县名,以酬答禅宗佛教对于李唐天下恢复和巩固所作贡献。这便是永宁县改广济县名的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7-23 23:47:11 | 只看该作者
武穴禅宗文化应大力{:soso_e179:}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0 01:42 , Processed in 0.04398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