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武穴是禅宗四祖降生地,行由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15:4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武穴是禅宗四祖降生地,行由品
      1982年在杭州出土一块铭文砖上,刻有下列文字:“大隋开皇十二年(592)七月僧璨大师隐化于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这块砖铭所记,与现代佛教典籍相符。此砖铭中,为禅宗三祖僧璨“隐化结塔”刻石纪念的“道信”,是其嫡传弟子、禅宗四祖道信大医禅师(580-651)。
      四祖俗家姓司马,其父司马申世居河内(今名河南沁阳),后因为北周大象元年(579)首任永宁县令,徙居本境。司马道信生于北周大象二年(580),故武穴原县治广济是有唐之初禅宗四祖道信大医禅师(580-651)的降生圣地。
      四祖自幼欣慕佛法道理,对佛法信解表现,更好像是前世宿修。隋开皇十二年(公元五九二年),道信大师年仅十三岁(或言十四虚岁),离家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三祖僧璨大师,要求大师“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三祖回问道:“是什么绑缚了你啊?”道信左顾右盼了半天,回答说:“没东西绑缚我呢”!三祖如是笑着告诉说:既无东西绑缚于你,那又更求解脱什么!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下,道信大师豁然大悟,从此随侍三祖左右,嗣承三祖道  风,收摄心念专注修行,以至“胁不至席”(就是只坐不卧)六十年。三祖屡次加以勘验,知道道信大师的根器因缘已成熟,便传付他衣钵,说偈道:“华种虽因地,従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从此以后道信大师,接引群品,广开禅门,是为禅宗四祖。
     “胁不至席”典故见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明 宋濂《桐江大师行业碑铭》:亦有“师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辩惑者,无一髮遗憾”语。
       按隋时出家为僧制度,必须先经国家定期举行考选,由僧众选举人员考核,通过方可剃度出家,再由国家分配到一定的寺院修持,才算入了“僧籍”。而道信大师初入僧门,正值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之时,在因缘际会下并没有得到国家剃度之允许,未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但是要大行弘化,合法的身份是必要的方便,才能与世同存,化乐有情。所以道信禅师于接受三祖衣钵相传后于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为参加考试,赴吉州受戒,并常住吉州。后再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带领僧众至吉州,据《续高僧传》卷二十记载,四祖此度赴吉安,适逢林士弘反隋起义军围城,历经七旬而未能解除,城内泉井干涸,兵粮已经尽绝,大众皆感到忧惧,四祖便教导大众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城中群众人人一心,坚诚持诵,目无旁顾。城外的义军于此时在城外遥望城中,彷佛有神兵守护,心生畏惧,不敢冒然进攻城,便解围而去。
      四祖道信大师游学南方近20年,亦接触三论宗、天台宗,更能将诸多教法融合无碍,运用自在。大师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返回武穴,住武穴边界黄梅境内的破头山(又名双峰山)修持近三十年,享寿七十有二,终老本境。
      作为中国禅宗发展和佛祖传灯的历史见证,武穴梅川浴佛井遂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和佛门弟子呤颂的对象。清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恩科进士刘映丹有诗云:“半规古井净无埃,佛母临流浴佛胎。未许波旬藏芥子,好凭水月洗香孩。微官似凤曾栖棘,妙谛如花欲问梅。法眼传灯三十二,风云犹获论经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9 07:01 , Processed in 0.0434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