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09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佛的觉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1 20: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今日市文联组织市作家协会、诗社、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一行20余人前往仙姑山采风,其目的是想写出一本有关仙姑山的旅游书。
我觉得这是武穴市旅游界、宗教界和文艺界的一次集体觉醒。
大家知道,武穴市前称叫广济县,广济之名应该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而武穴之名就历史来说,真的是一个太过幼稚的名称。说到这些,不知道家乡有多少人会因市名武穴而浩叹,因广济未得正名而扼腕!
广济置县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取佛语"广施法力,普济众生"之意为名。1987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170号)撤销广济县,设立武穴市(县级)。以原广济县的行政区域为武穴市的行政区域。因市区唐称武家阅,民称武家穴,后简称武穴,故名。由此可知,武穴只是一个市区的名称,其历史内涵、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怎么也不能与建自唐朝的广济县相提并论。弃"广济"而名"武穴",这是一种历史的抹刷,一种文化的丢失,一种精神的麻木,一个品牌的遗弃。
广济文化源远流长,境内自古就庙宇林立,香火极盛,有"佛国"之称。隋唐时期,在梅川出生的司马道信7岁向佛学经,14岁师从禅宗三祖僧粲,后继承衣钵,是为禅宗四祖。相传他与僧徒弘忍曾在大金一带说经传教。据广济县志载,至乾隆年间,县内大小庙宇300余座,有僧尼及皈依弟子数千人。仅梅川灵山一带,就有大小庙宇36座,僧尼70余人,时人称其为释门"小西天"。而今天,武穴已失去了"佛国"和"小西天"的内涵和基础,只有翻查史书才有可能尴尬地享受一下四祖司马道信和"千庙佛国"的骄傲,因为"佛教之乡"的名号已被黄梅县抢注。黄梅还被国家确认为"楹联之乡"、"绣花之乡"。一个经济远不及于武穴的小县却在文化、宗教和旅游等方面远远地将武穴抛在了身后。
其实武穴的山山水水很有发展前景,横岗山、仙姑山、太平一尖山、龙湫夜雨、武湖明月、田镇灵泉洞、四望大藏禅寺、四祖祖墓、四祖浴佛井,四祖故里、灵山等,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旅游带,而武穴"山水旅游城"只是停留在文件中,而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划。武穴的旅游还是离不开佛教这个根,任何抛开佛教而谈旅游都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是历史和文化所注定的。
今天,听了觉灯法师的讲话,我深知这是一个大智慧的人。这位武穴籍的僧人来头确实不小,他字德行,生于1972年11月。中国佛学院戒律学硕士,武穴佛教协会会长。1992年2月于安徽省九华山念佛禅院披剃出家; 1998年6月—2001年3月被中国佛教协会派驻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并担任监院。 这位年轻的大师,去年修庙两栋,投入资金139万元,修盘山公路,投入资金170万元。以庙养庙,养庙兴游,以庙兴佛是这位大师的宏愿。
听了泉塘村书记吕水桃的讲话,我深知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这位在武穴村级干部中可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89年就开始力排众议在仙姑山封山育林,并通过力争使仙姑山正式获得黄冈市确认"武穴市仙姑山旅游处",这可是全黄冈唯一的村级旅游点。97年开始多方筹资,投入资金320余万元,修进山公路4000多米。有海外人士想出700万元卖断此山,他不肯,说不能把子孙的饭一代人吃了。不要庙里一分钱,只求庙里香火旺,围绕仙姑搞后勤,围绕旅游求发展。这位基层书记的过人之处也许就在这里。
有了这两个人,有了这两个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的人,才促成了今天这个武穴宗教人文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活动,看到文艺界的朋友们在那里讨论着,争论着,辩解着,我的眼中仿佛已看到了武穴宗教、文艺、旅游事业的希望。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5-11 20:56:25 | 只看该作者
抢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0:57:43 | 只看该作者
<p>发图</p> <br/> <br/> <br/> <br/> <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0:57:55 | 只看该作者
发图 <br/> <br/> <br/> <br/> <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5-11 21:01:28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938f7" size="4">今天,听了觉灯法师的讲话,我深知这是一个大智慧的人。</font></p><p><font color="#0938f7" size="4">听了泉塘村书记吕水桃的讲话,我深知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font></p><p><font color="#0938f7" size="4">这两句真是败笔!</font></p><p><font color="#0938f7" size="4">读了涛版文章,对武穴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涛版的思想深度也有了初步的认识!</font></p>[em01]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败言败语?再笑过,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5-11 21:12:13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938f7" size="4">看江涛文章</font></p><p><font color="#0938f7" size="4">增长知识.</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5-11 21:13:04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ff0033">原来哦,这个话题要上课本,不能让现代的孩子忘了家乡的历史!</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5-12 07:35:2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红双喜</i>在2008-5-11 21:13:04的发言:</b><br/><font color="#ff0033">原来哦,这个话题要上课本,不能让现代的孩子忘了家乡的历史!</font></div><p>同意双喜的话!</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5-12 08:43:3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938f7" size="4">   弃“广济”而名“武穴”,这是一种历史的抹刷,一种文化的丢失,一种精神的麻木,一个品牌的遗弃。</font></p><p><font color="#0938f7" size="4">   武穴的旅游还是离不开佛教这个根,任何抛开佛教而谈旅游都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font></p><p><font color="#0938f7" size="4">   有了这两个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的人,才促成了今天这个武穴宗教人文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活动,看到文艺界的朋友们在那里讨论着,争论着,辩解着,我的眼中仿佛已看到了武穴宗教、文艺、旅游事业的希望。</font></p><p><font color="#0938f7" size="4">
                </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5-12 19:04:5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4">觉得涛兄此文题目取得特别好.</font></p><p><font size="4">欣赏了.</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9 18:07 , Processed in 0.0491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