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邵卫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原创]武穴民间故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11:43:58 | 只看该作者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解缙的故事</font></div><br/><br/><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解缙是武穴的机智人物之一。在农村,有关他的故事,并不比肖光际和朱辟虞的少。下面,我讲一则:<br/>&nbsp;&nbsp;&nbsp;&nbsp;解缙的家在一个财主的家后面。财主家的后面栽了不少竹子,解缙在自己门上写上一副对联:门前一园竹,家中万卷书。财主非常嫉妒解缙的才华,见到这副对联,就把竹子砍了,只留下竹根。解缙便在这副对联后各添一个字,对联便成了:门前一园竹垛,家中万卷书藏。财主看了后,很是生气,干脆将竹根全挖掉了。解缙见状,又在对联后面再添一字,对联便成了:门前一园竹垛无,家中万卷书藏有。<br/>&nbsp;&nbsp;&nbsp;&nbsp;财主没办法,只好邀请当地名流到他家,并把解缙叫到他家,想借名流之手羞辱解缙。那些名流见解缙穿一套绿色衣服,就说:井中青蛙满身绿。解缙见财主和名流都穿着红衣服,就回应说:锅里虾鼓一片红。(注:虾鼓,武穴方言,指比较大的虾)<br/>&nbsp;&nbsp;&nbsp;&nbsp;财主在文才、口才上赢不了解缙,就千方百计地陷害他,想置他于死地。一个朋友问解缙为什么这么聪明,解缙自知难逃财主的毒手,就告诉朋友:别人是一颗心,我却有七颗心。不信,你剖开看看就知道。朋友说:剖开心,那不就死了吗?解缙说:我死不了,别人只有一条命,我有七条命。其实,解缙与常人一样,也是凡夫俗子,心脏被剖开了,哪里还有命?这样,一代聪明绝顶的人就告别了人世,留给后人不少机智的故事。</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2-28 11:58:28 | 只看该作者
<p><span style="FONT-SIZE: 14px;">梅川五里村一穷书生爱上了财主家的小姐,一天他去提亲,可财主让他做成三件事之后才可以娶他的女儿,他看见门边有一头牛,就说:“你先让牛摇头,再让牛点头,然后让它跳到河里去,就算你赢。”<br/>书生走到牛的跟前,跟牛说了几句话,只见牛先摇了摇头,后点了点头,最后扑通一声跳到了河里。<br/>财主很奇怪,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书生说:“我先问牛认不认识我,牛摇了摇头,我问它你很牛吗?牛点了点头,然后我用火烧它的尾巴,它就跳到河里去了。”<br/>财主气坏了:“我刚刚说错了,是先让牛点头,后让牛摇头,再让它跳到河里去。哼哼,这下你没办法了吧!”<br/>只见书生又走到牛的旁边,跟牛说了几句话,牛又跳到河里去了。<br/>财主很奇怪,问他怎么又做到了?书生说:“我先问它,你认识我吗?牛点了点头,我又问它你很牛吗?牛摇了摇头,最后我说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结果它自己就跳到河里去了,我也没办法!”<br/></span></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2-28 11:58:53 | 只看该作者
朱秀才改对联&nbsp; <br/>&nbsp; <br/>  从前,龙坪镇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br/>  正巧,镇上有个朱姓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br/>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br/>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br/>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2-28 11:59:16 | 只看该作者
<p> 一笔之妙</p><p>  阳新有个姓汤的知县,有年开春带领随从押送珠宝到知府缴库。船至江西湖口县,被一伙强人抢走了珠宝。<br/> <br/>  这些珠宝可是上缴国库的东西,弄得不好,可有掉头的危险。汤知县早闻朱辟虞的大名,便赶到广济拜访朱辟虞,并将被抢的经过一一告知。</p><p>  朱辟虞听后问道:“你的案子呈上了吗?”<br/>  汤知县说:“还没有。”接着就将批文递给朱辟虞看。</p><p>  朱辟虞一目十行,也不答话,只在文中将湖口的“口”字加了一竖。汤知县见了,喜得要命,顾不得休息,日夜兼程赶到知府。</p><p>  汤知县呈上案卷,府台观毕后批复:“湖中珠宝被盗,此乃横祸,本府不予追究!”随即画了押。</p><p>  因仕途险恶,后来,这个汤知县辞官不做,跟朱辟虞交上了好朋友。</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2-28 11:59:55 | 只看该作者
<p> 锯   树</p><p>  有个年轻人,忠诚老实,为人厚道,常常遭到富人的欺负。</p><p>  有一年夏天,朱辟虞来到一棵大树下歇凉,发现这棵大树将树脚下的一大片禾苗都荫死了。朱辟虞感到奇怪,就问正在田里薅草的年轻人是么子回事。</p><p>  年轻人无奈地说“田是我家的,可这棵大树却是我们垸的一个大地主家的。树越长越大,我的谷却越打越少。唉,没有办法呀!”</p><p>  朱辟虞一听气愤不过,“那你不能把它锯掉?”</p><p>  年轻人说“他家财大气粗,我怕。”</p><p>  朱辟虞说“怕什么怕?我替你写张状子,他若去告你,你就也去告他。”</p><p>  年轻人见有人撑腰,胆子也大了。迅速拿来锯子锯断了这棵树。</p><p>  这个地主果然去告了年轻人的状。县太爷派人把那个年轻人带到了县衙。年轻人按朱辟虞所交呈上状子,县太爷打开一看,只见状子上写道“根霸田瘦,叶荫禾黄。田驮国苛,树驮什么?”</p><p>  县太爷见状立即放了这个年轻人,还罚这个财主赔了年轻人几担谷子。<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2-28 12:01:05 | 只看该作者
<p> 光棍难拿</p><p> 有个新上任的县官,听衙役们说,朱辟虞是广济的头号地痞光棍,爱为老百姓打抱不平,好几任县官都在他的状子面前丢了丑。他想,凭我堂堂七品,满腹经纶,还能怕这个乡里光棍?一定要想法教训朱辟虞一顿,煞煞他的气焰。于是,他命乡约叫朱辟虞来见官。</p><p> 朱辟虞来到县衙,县官客套了几句,便说:“本县走马上任,衙门上上下下个人个称赞朱先生的文章,恰好我也爱舞文弄墨呤诗作对。今我出上联,你对下联,为我们初交添一番诗意,不知意下如何?”</p><p> 朱辟虞道:“小民愿意奉陪,太爷请讲。”</p><p> 县官道:“雪压山头哪个尖峰敢出?”</p><p> 看到这个县官盛气凌人的样子和那幅以权压人的上联,朱辟虞向窗外一指,窗缝中射进来一线明亮的阳光。嘲笑道:</p><p> “日钻墙隙这根光棍难拿!”</p><p>  一句话,把县官顶得坐卧不安,哭笑不得。</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2-28 12:02:04 | 只看该作者
<p> 贴对联</p><p>  相传,广济有个县令,干尽了坏事,朱辟虞总想骂骂他。</p><p>  有一年,这个县令五十大寿,就请了个戏班子唱戏祝寿。县令特地请朱辟虞为戏台两边写幅对子。朱辟虞一看,时机来了,提笔写道---</p><p>   一卜三充,<br/>   卒隹中禾。<br/>  横批:寿中正兴<br/>  这个县令不学无术,见人叫好就眉开眼笑。有个秀才见了这幅对联,知道这是朱辟虞损县令的,便向百姓解释,这幅对联的上联扣“下流”二字,下联扣“杂(繁体)种”,合起来就是“下流杂种”,横额更有趣--“寿终正寝”。</p><p>  老百姓听了,无不拍手称快。</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2-28 12:02:23 | 只看该作者
<p>借棺材</p><p>  相传有个穷人家为了给老婆治病,卖田卖地,倾家荡产。结果其老婆还是走上了不归路。由于家徒四壁,无棺木安葬老婆,只好抚尸痛哭。<br/>  <br/>  事也凑巧,此时正好朱辟虞路过这里。听左邻右舍地说完情况,朱辟虞便打起了“歪主意”,要帮那个穷人的老婆弄个棺材入土。</p><p>  朱辟虞对那个穷人说:“大哥莫哭,不就是一付棺材吗?我给你弄来就是”。众人有点不相信,心想弄其它东西还好说,棺材么样弄的?朱辟虞见状,对那个穷人说“我写张条子你到对面的当铺去取就是的”</p><p>  那穷人找到当铺的掌柜的,递上朱辟虞的条子。掌柜的不知何事,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对门一当铺,他笑我妻穿破裤;我妻害羞,一索悬梁亡故。”</p><p>  掌柜的看罢,知道这是朱辟虞干的,吓得魂不附体。他岂不知道朱辟虞的厉害?害怕吃官司,只得硬着头皮去给那个穷人买了一付崭新的棺材</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2-28 12:02:44 | 只看该作者
<p>巧  答</p><p></p><p>  有个唐知县初到广济赴任,听说朱辟虞是本县一大奇才怪人,便“礼贤下士”,想见识见识朱辟虞。见面后,唐知县试问朱辟虞:“听说你们广济县上不如蕲春,下不如黄梅,是这回事吗?”</p><p><br/>  朱辟虞一听哈哈大笑道:“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广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你听一首民谣就知道:苏天一、孙福二、毛任三(银山)、胡玉四、武(五)家垴(瑙)、董六(禄)房、张仕七、陈嘉八、九龙城、十里铺。”</p><p><br/>  唐知县一听眉开眼笑道:“哦,这么说来,你们广济银山玛瑙福禄齐全啦?”</p><p><br/>  朱辟虞自豪地说“还不止这些呢,我们广济还有鸡公岭、鸭儿寨、牛栏山、马口湖、杨(羊)家畈、狮子口、鹅山、斑鸠岭、凤凰寨。你看是不是六畜兴旺?”</p><p><br/>  听完这些,唐知县喜得心花怒放。派人下去一考察,原来朱辟虞如数家珍的都是一些地名。</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2-28 12:03:14 | 只看该作者
<p>&nbsp;半截山药 </p><p>&nbsp;&nbsp; 又有一日,知县想出对子套住朱辟虞,县令出:海棠;朱辟虞对:山药。 县令又出:一枝,一枝海棠;朱辟虞应对:半截,半截山药。 <br/>县令再出:斜插,斜插一枝海棠;朱辟虞应对:倒挂,倒挂半截山药。 <br/>接着,县令点点头又续上:鬓角,鬓角斜插一枝海棠; 朱辟虞脱口而出:胯下,胯下倒挂半截山药。 <br/>县令心中不悦,但还是接着续:小姐; <br/>朱辟虞略加思索,对上:仆人<br/>县令面色难看,仍然接着:偷看! <br/>朱辟虞心想好对呀,紧跟着:梦见! <br/>县令生气了,提高嗓门:无耻! 朱辟虞大声应道:有情! <br/>县令摇摇头,叹了口气:朱辟虞。县令心想,看你如何应对。 <br/>老爷拿我名字出对,我得用他的回敬了:县老爷! <br/>县令脸色铁青,一声不吭转身走了。 <br/>原来县令自知没难住他反把自已给套上了:朱辟虞无耻!偷看小姐鬓角斜插一枝海棠,&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县老爷有情!梦见仆人胯下倒挂半截山药。<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0 00:44 , Processed in 0.03624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