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82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穴资讯] 武穴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8 04:2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广济初建
  广济县,现武穴市。广济县始设于唐朝天宝元年。广济县之前是永宁县。永宁县之前广济地盘一部份是蕲春郡,一部分是九江郡。再往前查,商朝属英。西周为鄂、英交界属英。秦朝属庐江郡。西汉属江夏郡为杨州刺史部辖,西晋同西汉。汉朝的寻阳包括今天的武穴积布山以东地区和今黄梅县的南部,也是汉朝的彭蠡湖的一部份。东晋始设江州,分设雷州。今武穴分属两州以古北江为界。南朝宋代开始大规模移民开发太平山,五峰山头陀寺建立,鲍照读书台建成。文化发达,经济增长。南朝今广济县属江州。隋朝统一后,用郡县制,今武穴分属九江郡,蕲春郡。唐朝初废蕲州设鄂州,今武穴属鄂州辖于江南道。唐朝元和年间废鄂州另设黄州、蕲州。蕲州领蕲春、黄梅、广济三县,广济县始设于唐朝天宝元年。
  广济与通济渠的因缘
  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来气温不断变冷,人口不断南迁。北方河水不断干涸。今武穴市版图归属不断变化。武穴的现长江北岸从北宋开始不断地层升高,同时,江西的彭蠡湖地层不断降低。自北宋开始人口从江西逐步迁移到湖北。 黄河下游早在宋朝就已干涸。现在的黄河下游是古代的济水,又称广济河。山东济南市在济水之南故名济南。古代济州也因济水而得名。济水的上游有两条:一条是桐柏山下来的,而另一条是古称大别山和其南边的小匡山流来的。济水与长江相连。汉江以东的长江在唐朝叫沧浪之水而在宋代改叫大江。 南朝宋代山东人为了躲过北方魏国战乱,纷纷从济水逆流南下,进入大别山和小匡山。恰好在两山之间有一条大峡谷,峡谷之中也是沧浪之水,那时的长江西起浠水(原兰溪)东至安庆不是一条小江而是茫茫沧浪之水又叫沧海。大别山与小匡山均是沧海之中的大山。沧海之中的三座仙山是一尖山,双峰山,紫云山。太平的小镇“海子地”得名于此。 只需要在大峡谷中稍加开凿蕲春与太湖交界的高坡,水运便可直入济南市。 唐朝,通济渠是连接长江与济水的交通大动脉。有必要因通济渠而设置新县。广济县,终于在唐天宝元年建置。
  广济河的孕育
  广济县因广济河得名;同样佛教在这里盛行,又叫广济佛国。广济河又叫五丈河,水面宽约五丈。五丈河是当年漕运的大通道,当时起名为漕河。唐朝的蕲春县衙是设在现在江边的蕲州。唐朝的漕河是广济县、蕲春县的界河。属广济县所辖,唐朝诗人李白诗歌中所描述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描写广济县的。广济沧浪书院也因沧浪之水而得名。
  历史变迁
  唐朝武则天当政,武姓人氏由四川长江东下定居今湖北,恰巧吴王以武为昌,鄂州废于唐元和初年,始置黄州。分改原鄂州改名为武昌,迁移建业富豪定居武昌,“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是也。所以广济县归属于蕲州有别于黄州。 广济河到宋代水位不断下降,官方疏河多次尚能通航,水浒英雄宋江从江州北上水泊梁山走的就是广济河相连的通济渠。后来宋辽,宋金大体上边界战争也是以通济渠淮河一线划定,战争不断,广济河废而不用淤于平地。今天不见五丈河的影子但还保有漕河的历史名称。 尽管南宋通济河漕河废而不用,但是当年的武穴以北江口为起点的北江航运依然很兴旺。而且是黄金水道。清朝的《广济县志》记载陆地到郑公塔为止,具体航线是北江口流入武山湖,太白湖接龙感湖,太湖,贵湖(唐代诗歌所谓五湖)至安庆大雷口,与南江相会合。南江即现在的长江航线。 到了明朝,北江口住的人越来越多,龙以武姓为多,“北江口”正式改名为“武家穴站”。所以明朝的官方水驿北江是西起武家穴站,东至大雷口站,是鄂赣皖三省交通要道。 武家穴站,简称为武穴。 北江也是黄州蕲州与江州的界河,也成为湖北江西两省边界。直到清朝末年,北江不适合轮船洋商航运而停止,长江航运主走南江。两省交界便以南江判定,划定人为张之洞。
  同治年间,武穴作为通商口岸向西方列强开放。所以到了中华民国武穴港从一个小站迅速扩大为30万人口的市镇。有小汉口之称
。从武穴到南京上任的广济籍官员络绎不绝,出任民国政府部长级官员数以十计。特别是以右派元老居正为首的司法院简直成了湖北省广济县同乡会。公元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始设武穴市。武穴市名不及“寻阳”历史悠久,期盼改设“寻阳市”或“广济市”。这么说现在的武穴市区,田镇,龙萍。官桥在清朝末年以前还属于江西?????http://baike.baidu.com/view/266395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5-18 06:30: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帖子,很感谢你的呢,昨天我是很好的看了一下我们武穴在抗日战争的历史,哎,历史书中都没有有的东西,真的不应该忘记这些东西,其实时间并不长的,我们是真的知道的不多,更不知道我们这里都是抗日的大战场,死亡的英雄的广西部队加起来都估计超过万人了,应该比台儿庄战役还惨烈,真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历史就在我们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7:23:49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武穴真的是个好有故事的地方!!历史很悠久。可惜被现在经济所。。。【历史上的武穴属寻阳县,网上查询,浔阳县城尽在瑞昌塞湖湖底...】。个人分析武穴北江的走向是马口湖,武山湖,走官桥,然后万丈湖,太白湖然后安徽,然后到安庆的雷子口.....】。有那位知道更详细的武穴北江走向,请指教,真的很好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7:33:40 | 只看该作者
武穴的历史文化底蕴真的很深,这些东西都是武穴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历史与文化是很少有其他地方可以比拟的,总感觉武穴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太冷漠,反而羡慕别人!!本人水平有限,希望有一天我们武穴文化能人把武穴历史文化发扬广大,传承后人。武穴不但可以发展山水园林城,更可以发张为历史文化名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7:55:11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xici.net/main.asp?url=/u14006873/d80285434.htm[中国大陆名称优美且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名】。武穴人好好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8:12:12 | 只看该作者
http://zonghe.17xie.com/book/10160330/147320.html[武穴人好好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5 00:59 , Processed in 0.0334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