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4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色文化] 抗日烽火 广济八年 (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5 09: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抗日烽火  广济八年(武穴市抗日大事记)
                                  (二)
       1938年5至10月,广济为国军正面战场的主战场。在广济参加武汉卫国之战的国军部队番号有:
       中央系国军李延年第2军(辖郑作民第9师、施中诚第57师);
       桂系国军张淦第7军(辖漆道徵第171师、程树芬第172师),韦云淞第31军(辖林赐熙第131师、苏祖馨第135师),张义纯第48军(辖贺维珍第173师、张光玮第174师、区寿年第176师),覃连芳第84军(辖刘任第188师、凌压西第189师);
       鄂系国军徐源泉第10军(辖丁治磐第41师、徐继武第48师),刘膺古第87军(辖王育瑛第198师、罗树甲第199师);
       川系国军王瓒绪 第44军(辖王泽俊第149师、杨勤安第150师 ),许绍宗第67军(辖官焱森第161师、张竭诚第162师);
       鲁系国军曹福林第55军(辖曹福林第22师、李汉章第74师),肖之楚第三26军(辖王修身第33师、陈永第44师);
       贵系国军何知重第86军(辖何绍周第103师、牟庭芳第121师);
       西北军国军刘汝明第86军(辖李金田第119师、李曾志第143师)。
       以上共番号27个编制师约20万人。
       日本侵略军进入广济对广济城关入侵的为日军是从日本熊本出发的第6师团。该师团战时全员编制28500人,下辖直接作战的陆军为两个步兵旅团,共计15727人。开始“西进”武汉的时间,于1938年6月11日从合肥动身,动身后,由于不习水土,加上时疫泻痢和疟疾,减员达2000人。沿途经国军杨森第20军两个师,王瓒绪第44军两个师,徐源泉第10军两个师,刘赝古第87军两个师,刘汝民第68军两个师,和桂军张张淦两个师,算是“六员大将”用车轮战术的逐次接触阻击,和脱离接触“转进”后的侧击和游击,战斗消灭日军达8千人,所以进入武穴境内之前,日本侵略军己经在潜山、黄梅两次共达约两个月的“休整”补充。1938年9月1日,日本侵略军第6师团开始进犯广济。9月6日下午3时,敌稻叶四郎中将第6师团今村胜次少将第11旅团中野英光大佐第13联队若松大队的野口中队最先爬上原广济县城城墙,用机枪向梅川镇内扫射,并进占梅川。9月7日,梅川镇即为桂系国军第188师和第189师收复。
      1938年9月7日(闰七月十四日),由日军第 6 师团牛岛满旅团佐野虎太大佐第23联队和岩松平治大佐第45联队,加上野炮第 6 联队和独立山炮2联队2大队,约8000余人,列队绕梅川西进,企图一举突破本境西北部有一条长达四千米的困龙井峡谷,结果受国军设伏于该峡谷两侧,以曹福林第55军(辖曹福林第22师、李汉章第74师),和肖之楚第三26军(辖王修身第33师、陈永第44师)为主力的国军的阻击,以过三天三夜苦斗,使日军损员2000,丢失山野炮36门,82迫击炮12门,轻重机枪20余挺。再斗七昼夜,徒增加阵亡1000多人,仍无寸进,迫使日军畏难而止,不但放弃了由困龙井西进企图,调转方向合力本境的水路关口田镇要塞;而且此后抗战七年间,县城梅川基本上由国军(包括国、共两党的军队)控制,保证了连接皖、豫、鄂三省江北运输线的畅通无阻,使广济县城梅川镇在抗战期间成为相对繁荣的鄂东商业重镇。
      1938年9月15日,日军第6师团在困龙井继续与国军相持的同时,令其今村胜次少将第11旅团主力移师向南,以田镇要塞为目标。头三天,进入田镇要塞外围第三道防线,与设防于田镇外围的国军何绍周第103师、牟庭芳第121师、郑作民第9师争夺要塞北面的两个制高点2625和3125高地苦斗。
      1938年9月16日凌晨,由日本侵略军第3舰队近藤英次郎少将第8舰队所部续木祯弌中佐所率第4特别陆战队(日本四个“镇守府”之一的吴镇守府第4特别根据地队),和土师喜太郎少佐所率第五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5特别根据地队)共约三千人由武穴对江的码头涉江,向武穴镇下游约三千米处进行强行登陆之战。武穴沿长江下游于郭祥摆处布防与日军直接对抗的是施中诚第57师第169旅第339团杨佑全第一营。此前,入侵日军“溯江之旅”进攻武穴选择于武穴以下3000米处的中庙(即郭祥摆)登陆,是日军经过多次血的教训后摸出来的惟一选择。9月7日,日军两艘800吨级兵舰,在武穴长江水域正面,被击沉一艘,击伤一艘;江面浮尸一层。9月8日,日军又来了两艘同样吨位的兵艘 ,触上国军布置的水雷,均被炸毁;江面上又浮起一层死尸。9月9日,日军用小股兵力,进行试登陆“彩排”,被在岸的守军英勇击退。9月14日,近藤派出汽艇14只,排成一线横队溯江而上,进行扫雷作业。进入武穴水雷阵,领先的两只没扫中水雷,倒被水雷“扫中”,炸成齑粉。剩下的12只汽艇,由横队改成纵队,小心翼翼,搜索前进。可是前进的距离不远,又依次被上游来和飘雷吞噬,只剩下6条也变得狼狈不堪,逃了回营。此度强作渡江登陆作战,在“蛙人”由下游方向侥幸登岸成功的机遇下,再以损员2000人的代价,进占了武穴境内的长江北岸。
      1938年9月16日下午 4时许,入侵的日军对武穴市区城东的张才垸进行了血洗:第一名进入张才垸的是日军续木祯弌中佐所率第4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4特别根据地队)一等兵仁船田次郎。当天,日本侵略军无缘无故地撞进村子来,一举杀死了村民266人,全垸700多间民房,被烧得只剩下三间半,剩下的半间为张氏宗祠公房。
      9月16晚上,武穴攻守战仍然激烈地进行着。武穴街道东面不到100米处,守军修了一道工事,布满了鹿砦,林立着碉堡。守方是国军第57师李琰第169旅刘献洲第337团为之断后的1个连的部队。这一个连勇士们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与强敌巷战,以白刃手榴弹肉搏厮杀,至午夜由守军的指挥官以火烧百年老店椿茂南货号为信号,才奉命主动弃守武穴。日本侵略军排成品字形散兵队形举行进入武穴的“入城仪式”的时间是1938年9月17日9时55分(戊寅年闰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巳时正)。
      1938年9月17日傍晚至9月22日中午,武穴境内秋雨连绵,因飞机无法升空,陆路被国军截断,供应被“打劫”,日本侵略军攻略田镇部队断粮一周,故其在秋雨泥泞中挨饿受冻,作困兽之斗。
      1938年9月22日至9月29日午夜,天气转晴。日中双方于田镇要塞第二道防线和核心阵地展开了阵地争夺战。基中9月26日,日军进占武穴的土师喜太郎少佐所率第五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第5特别根据地队)约3千多人,也从武穴出发,经由崔家山、团山,向田家镇要塞所在的山岭攀登
日军除用飞机轰炸和大炮助阵,飞临阵地上空的飞机一次多达78架,投下的炸弹达100吨,由远射程炮发射于要塞阵地的炮弹达1000多发之外,还非人道地使用毒气,使我第57师损兵达3/4以上,守第二道防线的何绍周第103师、牟庭芳第121师都达牺牲过半,郑作民第9师牺牲2000余人的情势下,仍然未退半步地与进犯的日军作殊死地抵抗。守备要塞南岸阵地的第385加强旅全员7200人,在共计伤亡人数是1104人,其中阵亡826人,其多数不是直接交战损员,因为阵地上的石头工事全部被炸毁,人员也是死难于日军的远程炮火和空中的飞机投弹。
       9月29日午夜,守田镇要塞的国军部队,完成统帅部预订的阻滞日军的任务,包括要塞长江南岸防守的马骥第385加强旅,同时接到武汉统帅部向新阵地“转进”的命令,命令并经反复核实后,才有组织有步骤地撤离阵地。
      1938年9月30日至10月5日,日军长江北岸的第6师团、和南岸的波田重一独立旅团,始相继进占长江两岸的要塞阵地。
      1938年内,在中国作恶的日军第6师团,己相继临阵换将了师团长谷寿夫一名,旅团长圾井德太郎一名,联队长长谷川正宪一名。粗略的统计:1938年该师团从师团外补充兵员计:潜山、黄梅两次整休各一个多月补充兵源计8000人,田镇作战后,又由留守芜湖的第116师团抽7个大队,约8050人,组成第6师团名下的“石原支队”,再一次性得到驻东北的第8师团第16旅团第32联队3000兵源补充,乃组成的“佐野虎太支队”,加上于武穴进攻田镇要塞期间期由日本本土添加的3200名新兵,即达22750余人。所以经过武穴战场的日军第六师团,己经不是日军主力的“熊本”师团,而是经过改头换面后,仍留着“第6师团”名号的拼盘杂牌日军“师团”而己。
     由长江溯江而上进入田镇的是日本侵略军第3舰队近藤英次郎少将第8舰队所部两个陆战队,其进入田镇所付代价约损员3000余人。加上长江南岸以田镇要塞为目标的波田重一独立旅团歪在长江南岸富池口无力再继续“西进”,不得不从其第15师团抽其高品彪第60旅团为主组建其“高品支队”,以替代波田重一独立旅团续进武汉。由此观之,波田重一旅团从安庆上岸算起,至少减员达6000多人。
     由上面的数字统计,1938年6月由长江一线侵犯武汉的第6师团、波田重一旅团和日本海军第8舰队的两支陆战队共三支日军,止于9月30日进占田镇要塞,约略计算其死伤人数为31750余员。与1938年月10月9日《武汉日报》载陈诚《全力保卫大武汉》的统计数字,包括江西和河南三条战线,共计消灭日军9万6千人的数字相较,基本相符。中国军队方面,参加武穴阻击战的总军力共27个编制师约20万人,各以损员一半毛算,牺牲也在10万之谱。当年陈诚《全力保卫大武汉》的统计数字,有全国人数,无分列数字,故无法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12-25 09:44: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困龙颈和田镇都是兵家要地。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2-25 12:50:18 | 只看该作者
对家乡的抗日只知道一个大概。
谢谢楼主详尽的资料考证!
且让我们代代铭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9 14:03 , Processed in 0.0337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