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068|回复: 6

[红色文化] 郭泰祺与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在英揭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20: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郭泰祺与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在英揭露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

      蔣耘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第2期上发表《郭泰祺与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在英揭露》一文。郭泰祺(1888—1952),字复初,湖北省广济县 (今武穴)人,与居正、饶汉祥、刘文岛、张导民并称为民国时期“广济五杰”。1932年9月出任中国驻英公使,1935年5月升任中国驻英全权大使,1941年4月被任命为外交部长。在出使英伦期间,他积极配合国际宣传处披露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相,对于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军的暴行,呼吁国际社会援助中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郭泰祺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英国社会的尊重和认可。1935年,伦敦大学授予郭泰祺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38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郭泰祺名誉法学博士学位,高度赞扬郭自1932年以来在英国的外交成就。郭泰祺是第一位以大使身份获此殊荣的华人。1941年4月,郭泰祺被任命为外交部长,英国朝野上下反响强烈。上议院数名议员联名贺电称:“吾人私人间之损失,亦即中国之收获,所有英国优良分子皆对中国之伟大抗日斗争,表示深切之同情,此点阁下知之甚念,鄙人希望阁下出长外交,对中国胜利之和平,有所裨益。”英国《泰晤士报》记者也高度评价郭泰祺在英国的工作,盛赞“郭氏在大使任内履行艰巨任务,为各方所尊崇”。

      郭泰祺出使英伦期间,协助国际宣传处在英国组织起了广泛的宣传网,并卓有成效地选择了本·提里特这样有较高声望、有较强工作能力并从内心支持中国抗战正义事业的外籍人士进行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揭露,有力地遏制了日本侵略者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欺骗性宣传。他还亲自在英国开展公众外交,运用自己广泛的人脉和良好的亲和形象进行宣传,在英国树立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军暴行抗战到底的良好形象,对于争取英国人民的同情,并给予中国有效的援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资深外交家,他深深地懂得,中国对外传播中要想获得正面的效果,必须在对外传播中使用国际语言才能获得期望的结果,只有让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才能进行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军事外交风云人物之郭泰祺

作者:何文光

来源:中国军网——军史文苑

    郭泰祺,字保元,号复初,1888年12月出生于湖北广济县田家镇郭冲一穷秀才家庭。家有薄田仅数亩,养家另靠郭父在教馆收得的谷米以补。郭泰祺自幼随父认字读书,课余放牛拾粪以助家用。

    田家镇位于长江边军事要地,太平天国水军在此大胜也大败于湘军。广济人以户族械斗闻名湖广,乡风既好习武以备械斗防战乱,也好习文教子弟读书做官以出人头地,保护户族利益。户族矛盾有时也诉诸于庭,打官司也就是打上层关系,进入上层只有读书。郭父及族中老者发觉泰祺聪明过人,就送他到武昌新式学校受近代教育。1904年,16岁的郭泰祺因成绩优秀被选送赴美国读中学。旧时留洋在中国内地并非荣耀之事,父母在不远游是中国传统道德标准。到“番邦鬼国”去读非孔孟之书为中国封建士大夫所不齿。郭出国后,清朝政府发给其家庭安家费25两银,邻里嘲笑郭父“为25两银了卖了儿子”。

    郭在美读书期间经济桔据,假期无力回国探亲,其母思子心切,忧郁而死。读完中学后,郭泰祺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政治学。清朝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在教育、开办近代工业方面部分采纳了维新派的主张。所派留学生不限出身、年龄和专业(早期留学生只准学军事)。年轻的留学生由朝廷派出的官员在使领馆督导,但派出的孩子们一旦呼吸到自由的宁气,极易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与郭泰祺同批出国的留学生绝大部分学有所成,成为民国时代政界外交界、铁路科技事业、实业界的佼佼者。这批留学生几乎无一例外的在清朝被推翻以前剪了辫子。

    郭泰祺毕业后正值中国改朝换代之动乱期,他没有回国,暂在美求职,任《宾夕法尼亚报》编辑。民国元年(1912年),郭回国办教育,受聘于私立武昌英语馆馆长,后出任武昌国立外国语学校校长。民国初,满清官僚下台,军阀或“起义打天下”者入官,“洋进士”多在军阀府中充任幕僚或在政府机构中出任文职。24岁的郭泰祺因其亲戚饶汉祥(亦广济人)引荐,任湖北都督府外交股长。饶为武昌起义后黎元洪的主要幕僚。

    1914年黎元洪到北京任中华民国副总统,郭任黎的英文秘书,两年后任总统府高等顾问,兼外交部参事,授二等嘉禾勋章。黎元洪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9月黎不参加参议员会议,11月拒领副总统薪俸。12月袁世凯接受帝位后册封黎为武义亲王,黎的幕僚们,包括饶汉祥、郭泰祺等劝黎不要接受并帮黎谋拟出走之策。郭对北京时局深感失望。当时孙中山在广州领导“二次革命”,号召北京公职人员南下举事,郭泰祺南下,任广州政府参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瓜分德国在世界的“遗 产”,涉及到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中国参 战,目的在于收回国权,但日本这个亚洲“暴发户”要“继承”德国在中国的权益,于是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与日本外交官的一番 交锋。当时各国只承认北京民国政府,但北京政府考虑到与南方 广州政府的政治和解而邀请广州方面派员参加巴黎和会。1919 年1月,31岁的郭泰祺以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的名义出席巴黎和 会。这是郭第一次作为中国外交官登上国际外交舞台。

    1922年陈炯明反孙中山,郭泰祺避祸离穗,后出任外交部次长。

    1927年,国民党宁、汉分裂期间,郭泰祺受武汉政府外交部长, 陈友仁派赴上海调查。蒋介石起用郭并委派他在上海主持对外交 涉,武汉政府认为郭有背叛行为而永远开除其国民党籍,明令通缉 (武汉方面对蒋有同样的“处分”)。后汉宁归一,黄郛任南京国民 政府外长时免去郭的党政职务。郭对此不满,先后加入了北方冯 玉祥、阎锡山的反蒋联盟和南方汪精卫(1930)、唐绍仪的广州政府 (1931)。1932年,汪、蒋和解,汪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郭泰祺 任外交部政务次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强迫国际上承认伪满洲国的所谓 “既成事实”,对欧美在华势力最集中的上海发动了侵略进攻,上 海守军奋起还击,重创日本侵略军,而南京政府最高决策人蒋介石 注重“安内”,同时希望欧美列强出兵干涉。关于上海事变的国联 会议决定中日双方停战,以谈判解决争端。在上海,英、美、法集 中了各自在远东地区的强大海军力量,压日本停战,敦促南京政府与日本谈判,当时南京政府己迁都洛阳,但蒋介石,何应钦等仍守在南京。外交部次长郭泰祺和宋子文、孔样熙、顾维钓等与美、英、 法、日等国公使展开复杂的磋商交涉。中国方面迫于欧美压力,为 使繁荣的大上海免受战火的摧残,不得不作出重大让步,在日本同 意撤军的前提下与日本达成了停战协定草案。消息传出后,处在 高度爱国热情状态下的上海学生猛烈反对国联4月30日通过的关于中日停战的报告,并把怒火集中在主持上海谈判的中国首席代表身上。5月3日,他们重复了北京赵家楼事件故伎,找到了郭泰祺,把他殴打致伤。郭住院。5月5日,《上海停战协定》只好在医院签订,次日,日军开始撤军。

    民众殴打政府外交代表一事,说明政府政策与民意的差距,又说明政府对外交专业人员的保护欠妥,此后中国未发生类似的事件,大概是汲取了教训。外交代表不是将军可随民意抗旨带兵出战,而只能听政府的指令,与外国打交道,外交人员受权有限,民众打外交官事件本身不能歌颂为爱国壮举。所签条约是否有利国家,责任在决策当局。

    郭出院后,于9月出任驻英公使。1935年,在中苏外交级别由公使升为大使级10年后,中国与西方各国外交关系全面升格,郭泰祺成为中华民国首任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并随后兼任中国驻国联首席代表。郭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国联会议,代表中国政府谴责日本的侵华政策,提醒国际上对日本的妥协必然招致非中国一国受害的苦果。

    抗日战争初期,郭泰祺在伦敦多次照会国联,要求国联采取实质措施制止日本的侵略战争,英国制造“远东慕尼黑“计划,企图要中国以领土换和、郭代表中国政府重申“我国此次抗战乃力争取民族之独立自由,非至敌人放弃其侵略政策,绝无和平可言”的正义立场。

    驻英期间,郭泰祺为争中国抗战所需外援物资作出了努力,在英美对日妥协的时期内,郭与其他中国外交官宣传中国抗战对世界和平的伟大意义。是中国第三战场的战士。牛津大学曾授予郭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41年4月,中华民国政府召郭泰祺回重庆,委任以外交部长职务。郭长期受西方教育,不习惯中国官场技巧,加上自黎元洪上台后,湖北原武昌起义的领导者们在政界不敌其他派系,郭在中央无硬靠山。郭出任外长系由蒋介石首要智囊王世杰推荐。上任不久,郭怠慢了蒋的宠信张群,陈布雷,也为戴笠、胡宗南所不容,当年12月,国民党五届九中全会闭幕时,宣布免去郭的外长职务,调任立法院外交委员会主任和国防最高会议外交委员会主席的虚职。郭听到这一不同于常规的任免决定,甚感突然,呆若木鸡。事后对同乡广济人说:“蒋,封建法西斯的东西都学会了。”郭被免职后侨居美国,蒋亲自兼任外长,郭的另一广济同乡、国民党元老居正非蒋系政客,无实权,也未能挽回郭的政治前途。

    抗战结束后,郭泰祺出任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并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46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47年12月,出任巴西大使,国民党退至台湾后,郭离职隐居于圣巴巴拉。

    郭一生的抱负是希望中国走民主、自由、富强的道路,国民党在大陆彻底失败后,他没有继续为国民党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表示欢迎郭回北京任职,郭因病未能成行。1952年2月29日,郭在美国加州医院因病逝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合国安理会的第一位中国主席郭泰祺  

2007-05-07 21:17:07|  

  郭泰祺,1888年冬月生于武穴市(原广济县)田镇郭冲垸,1946年2月任联合国安理会首任中国首席代表,三月至四月中旬任安理会主席,联合国原子能委员(安理会主席每月轮换一次,一次一国,此乃中国首任),1947年3月任联合国常规军备委员会委员,12月出任驻巴西大使,1949年退隐于圣巴巴拉,宾夕法尼亚大学赠予其法学博士。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欢迎并屡邀郭回国工作,郭因病未能成行,于1952年2月29日病浙于美国加利福利亚洲医院。
  郭自幼随你读书,课余还从事放牛、拾粪等农事劳动,1903年考入武昌南路高等小学,次年16岁时,因成绩优异,被选送赴美留学,清政府发给其家庭安家费白银25两。当时殷实人家不愿子女出国留洋,怕冒风险,郭去后,有好事者嘲笑其你“25两银子志个儿子”。1911年3月,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美国优秀大学生,进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并任《费城新闻》、《宾夕法尼亚》记者和编辑;1912年返国加入中国国民党,任湖北省都督府外交股长(类今省外办主任),次年赴京任副总统黎元洪的英文秘书;1916年黎继任总统,郭兼任外交部参事、总统府等顾问;次年郭赴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事。1919年,郭以中国代表团技术专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1923年任外交部次长;1926年郭参加北伐,接洽军事;1927年北伐军攻取京沪后,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派郭赴沪了解情况,以作外交准备;时值宁汉分裂,郭私受蒋介石委派,任江苏交涉员兼上海政治分会会员,为将办理外事。武汉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以此作出决议,永远开除郭泰祺党籍,明令通缉,并通电斥蒋,后蒋汪合作,此案不了了之。同年伍鲜枢辞外交部长职,由郭代理外交部长。1932年郭任外交部政务次长,2月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3月18日以国民政府首席代表身份赴上海英领署参加中日停战会议,议定淞沪停战协定,同年9月奉命出任驻英公使,三年后升任驻英全权大使并获伦敦大学所赠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34年兼任国际联盟大会中国代表,1936年6月为互换“中爱(爱沙尼亚)友好条约”全权代表。抗战,郭在伦敦多次照会国联,要求采取措施,制止日军侵略,申明中国不接受日英以中国领土作交易的协议,重申“我国此次抗战乃为争民族之独立自由,非至敌人放弃其侵略政策,绝无和平可言”的立场,郭驻英时,李四光亦在伦敦供职,两人同是黄冈同乡加之湖北省南路高小同学,因而过从甚密。同时英牛津大学授予郭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抗战中郭和顾维均努力争取国外的援助,曾从英国取得几笔贷款,1939年8月,抗议英政府将天津汉奸程庚锡被刺案所拘之同胞移送日本侵略军事当局,后又抗议日英以中国领土作交易所签订的有关在日占区江岸海关税款交付的协定。
  1941年4月郭奉调出任外交部长,7月又兼任国际最高会议常务委员,后以修建郭长官邸一事,为当时舆论界所指责,旋于12月被免除郭长职务;据随郭任秘书多年的李铁铮先生称,郭被蒋介石免去外交部长职务事众说纭纭亦与得罪戴笠有关;作家韩素英在《无鸟的夏天》中谈到:“民国三十年(1941)初冬,一场反对外交部长郭泰祺的政治阴谋逐渐形成,一时重庆的社交界,上层人物,不谈饥荒,不论救国,而专论一部长的桃色新闻,这是一场反对外交部长郭泰祺的阴谋”,实际上是戴笠,胡宗南的中伤舆论。
  郭原配胡氏,与郭虽婚而未同居,一直在广济故乡居住。郭另娶徐氏系苏州殷实巨商小姐。1931年家乡水灾,他给全垸三百多人各赈大米一斗。郭是武穴市也是湖北省历史上的首位外交部长、第二位大使,中国驻联合国首任安理会主席,人称其为爱国的天才外交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冲垸现在叫郭冲新农村。

应该修复郭泰祺故居——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景点。


444.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2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翔实的广济人文资料!
谢谢玉猴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15: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的资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7: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几张照片

134272-050-2B21AD86.jpg
41.JPG
40年代郭泰祺与蒋介石 2.png
1946年郭泰祺于法国巴黎演讲.png
1940年伦敦 进餐.png
1940年伦敦 郭泰祺在演讲.png
1939年于伦敦.png
1946年法国巴黎.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9-21 13:08 , Processed in 0.0564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