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文化] 佛国宗教的起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4 00:3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一、概述----佛国宗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印度,创始人释加牟尼。中囯佛教起源于"永平求法",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蔡音、秦景等西域拜佛求法。东汉永平十年(67年),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等用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到达洛阳,明帝躬身迎奉,从此佛教文化在中国得以传播。为纪念驮经而累死的白马,汉明帝敇令仿天竺寺庙式样,将中国专门接待僧人的官邸改建寺院,这就是中国寺庙的雏形。译经<<四十二章经>>,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当时儒学盛兴,发展不大,至三国后方有发展。三国时期佛教重镇,北方以洛阳为主,南方则为建业(今南京)。西晋年间,官方与民间佛教信仰逐渐普遍,南北朝时在社会上流传。汉传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与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宗教,并外传朝鲜、曰本和越南。到隋唐时发展到鼎盛,并形成了三论、法相、天台、华严、禅、净、律、密等中国佛教宗派。
     武穴市境内佛教文化,是鄂东地区的最早传入地和发祥地。据淸<<广济县志>>康熙丁未 版载: 太平山县东南六十里,傍有炼丹丘,晋(379) 远公(佛教净土宗慧远) 卓锡于此,后[于太和六年(381] 入庐山,去时笑露黄牙,因寺于此名”黄牙” 。东晋时,净土宗慧远大师将佛教传入武穴地区,从而开创了武穴市的佛教文化。在净土宗的影响下,武穴佛教则以多种形式在民间兴起,主要有净、禅、道、神等宗教。净、禅宗派起源于汉传佛教,道教植根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神仙来源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到唐时,在禅宗四祖的影响下,武穴境內大兴寺庙,佛教极为兴盛。不但市内诞生了四祖道信(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头陀祖师、詹祖(谥号大德禅师)"再来僧"法幢等,还吸引了唐代著名高僧存奘、马祖道一禅师、惠普以及泰国僧人蒋祖来济(武穴)建寺。以至市内大小寺庙500余座,佛教活动影响空前,大有佛国之称。以至市内大小寺庙500余座,佛教活动影响空前,大有"佛国"之称。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927),唐玄宗李隆基,一为庆祝"开元之治"带来的"天宝盛世";二为恩谢四祖道信创导的"农禅并重"佛教禅风,给李唐天下带来的巩固和稳定。特从"广施佛法、普济众生"的佛语中提炼"广济"二字,将与河南永宁县同名的蕲春郡永宁县(今武穴)敕名广济。从此,"佛囯"就成了广济县的代名词,佛国广济又是唐宋时期全国出名的"千寺之县。唐宋时期广济县治梅川,就有寺庙25座,县北灵山寺庵36处,广济县佛教中心横岗山、太平山一带,就有寺、观、庙、庵150处。
file:///C:/DOCUME~1/games/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420.png
    从唐代至今,无论历史风云怎样变幻,从古代世宗灭佛,到现代破"四旧"也好,"文革"也罢,广济这块神奇的佛土,正是:寺庙毁不尽,春风吹又生。素有"佛国"之称的广济,历经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武穴,仍然是:名山寺占尽,好水佛先饮。到处庙宇林立,香火依旧。一山二十寺(被称为小西天的横岗山),一村六庙堂(余川镇孙弄村境内就有五座寺庙和一处念佛堂),成了佛国广济特有的景象。据不完全统计,境内有大小寺庙近千座,她们有的是历史悠久,有的是富有传奇色彩,或是联系到墨客名人......每所寺庙都有一个故事,每尊神像都有其来历,是一本永远也无法读懂的书!
file:///C:/DOCUME~1/games/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330.png
     清<<黄州府志>>乾隆十四年版载广济县寺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7-29 18:09: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如有缘,一定向先生当面请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8 01:09 , Processed in 0.03802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