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94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禅宗文化] 武穴远远不止这十大历史文化蕴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 01:5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七秩龄童是武穴市文史权威,我对贵帖所定"十大"持有异义(有可能是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应该还有:古匡国遗址,广济古驿官道,四祖生地梅川旧址、浴佛井及司马道信父母墓民族英雄余玠生地、读书寺及墓广济方言,文曲戏,武汉保卫战前沿战场---广济阻击战,中原突围到广济等。
      古匡国就在匡山(今太平山)脚下,余川镇古文化遗址群(大祝村柯家墩遗址、大坝村田家洼遗址、干仕村王家墩遗址、孙弄村万坳古城古井遗址、王林山汉代墓葬群等),与古匡国是分不开的;周武王灭殷商时,匡国灭亡,匡候王族后裔匡俗兄弟迁居九江南障山(今庐山)结庐而居,后改南障山为"庐山",也叫"匡庐"。武穴匡山之名比庐山此名要早100多年,只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名讳改之,从此匡山消失。
       古驿官道,比广济置县还早,它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主要驿道。广济驿道共有十铺(即金会员回答天子以数字为序的"广济十景"最后一景),长年不分白天黑夜,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据清<<广济县志>>载:双城驿旧设驿丞,驿道原额设驿马25匹,脚马16匹,脚夫12名......
       四祖生地旧址、浴佛井及申公夫妇墓生地、读书寺及墓,更是武穴历史的大文化、大名片!
       ......

       若说"十大",可否进行归类,如:佛教文化、遗址文化......等。
                                                                                   ( 不才钓叟,乱弹一通)
       乱弹之后,突发感想:不看重打造和推崇武穴文化的政府部门,最好组织到蒋介石母亲陵墓去看一看......我们武穴一位是禅宗四祖,一位是民族英雄,四祖父母墓和墓难道还不及蒋母之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7-2 13:23:21 | 只看该作者
您老能不能把字打大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7-2 18:33:19 | 只看该作者
我姑爹就住在浴佛井旁,这段时间来武穴了。因为家里的房子正在搞开放,临近浴佛井那么近,这样的开发不会影响浴佛井吧?担忧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7-2 21:14:21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把黄牙寺给漏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7 08:13:3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只是对武穴历史有感情,有兴趣。奉承为“权威”过喻了,也不敢当。
       武穴历史攸久,文化厚重,其文化遗存大项,肯定用“十大”包容不下,后加为“十二”项,也包容不了;文章给出个“X大”名目,只是为了便于下笔,以约其数,至多算是抛“玉”引玉而己。武穴众多的文化遗存,得靠各位贤达们的共同发掘整理,众人合力火焰才高。干仕钓叟先生提出了很多名目,都值得斟酌讨论。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31 19:07:34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所言极是,武穴文化和广济文化都应认真研究,挖掘,整合,发挥它特有的作用,才对得住我们的先人、前辈,才能激发我们向前进。{:soso_e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31 20:47:36 | 只看该作者
都是行业前辈,对武穴文化,俺是文盲一个,向你们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 12:06 , Processed in 0.0565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