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理文化] 百科词条——铃木大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 14:4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铃木大拙(1870~1966) 日本佛教学者。原名贞太郎,后因学禅,改名大拙,别号也风流居士。石川县金泽市人。铃木大拙是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也是因向西方介绍禅学而著称的世界文化名人。

铃木大拙 Suzuki Teitaro Daisetz (Daisetsu)

  1892年秋,师事临济宗圆觉寺派宗演学禅。次年,美国芝加哥召开世界宗教大会,随师参加,任英语翻译,会后宗演推荐他为美国佛教学进保罗·克拉斯的助手。1900年将汉译《大乘起信论》转译为英语出版。1907年在伦敦出版。英语著作《大乘佛教纲要》翌年再版于芝加哥。1908年游历法、德诸国,后于英国就瑞甸波尔研究欧洲哲学。1909年回国,历任学习院大学和东京大学讲师、教授。1911年再度赴英,介绍佛教禅学。1921年回国后,任大谷大学教授,创办英语杂志《东方佛教徒》。1933年,写成《楞伽经之研究》一文,获文学博士学位,并将《楞伽经》译成英语。1934年访问中国,回国后用英语著《中国佛教印象记》。1959年,将在美国哈佛哥伦比亚耶鲁加州各大学的佛教讲稿整理为《禅为日本文化》一书,在纽约、伦敦出版。同年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东西哲学会议上,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晚年隐居镰仓松冈文库,英译出版了真宗创始人亲鸾的《教行信证》。主要著作有《禅的研究》、《禅的诸问题》、《禅思想史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佛教与基督教》、《华严的研究》等。全部著作收于《铃木大拙全集》。

  他早年曾在日本担任英文教师,后来又在美、英等国工作和生活长达二十五年,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他又曾在日本近代临济宗高僧今北洪川的指导下参禅,有过禅门开悟的亲身体验,而且对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思想文化具有精熟的了解。由于他自身具备的这些条件,因而既可以自如地用英文向西方介绍佛教禅学和东方文化,又可以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他本人因介绍东方的禅学和文化而闻名于西方的人文学界,比之同时代的其他日本佛教学者更具有世界性,所以在日本被誉为“世界的禅者”。

http://baike.baidu.com/view/523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4:59:55 | 只看该作者
铃木大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思想家,一生致力于发扬「禅佛教」。其以卓越的英文能力讲学于各地,执教于欧美各大学,并以英日文撰写禅学著作,带动欧美研究禅学的风气,使西方人士仰慕东方大乘佛教思想,中村元博士曾赞誉之:「大拙是将东方精神文化传播到西方的一位伟大人物,由于其影响深远,故『禅之问答』、『公案』、『悟』等日本语皆被收入于英文辞典中。」

◆文学奇才 探索人生
铃木大拙(公元一八七○-一九六六),本名贞太郎,明治三年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本多町。父亲名柔,母亲名增,祖先历任本多家(家乡的君主)的侍医。当时,医生属于顶尖的知识份子,其父继承此业,亦曾在京都研究过「兰医」(日本西医系由荷兰传来,故称之),同时其父也是一位学兼内外的典型儒者,因此大拙从小耳濡目染,在中英文学方面即奠下良好的基础。
明治十六年,大拙考进石川县专门学校附属初级中学,培养出优越的作文及英文能力。当时大拙名贞太郎,与藤冈作太郎、西田几多郎三人号称「金泽三太郎」。两年后,与藤冈作太郎等人发行《明治余滴杂志》,自任编辑,常以任天居士、杰峰山人等笔名发表论文或汉诗,充分展现十五岁青年杰出的思想及汉文能力。明治二十年,大拙自初中毕后,即被编入新制第四高级中学预科三年级,但不久因家境贫苦而辍学。
大拙虽于八岁时即已接触净土真宗,然而却直到家贫退学,始对人生感到疑惑:「草木皆能毫无顾忌地成长,为何人生不能如是?」
明治二十二年,大拙年二十,充任奥能登珠洲郡饭田小学英语科代课教员,翌年正式担任加贺美川小学高等科训导之职,此时赁居于真言宗德证寺,真正开始与净土宗大谷派结缘。同年,母亲因肺炎不治病逝,面对母亲的死别,加上两年训导职务之便,目睹奥能登的贫寒,使他深深体会人生的无常,这种种的经历,对其学问与思想都有深远的影响。

◆驻美编辑 执教大学
大拙二十三岁,因二哥亨太郎的援助,顺利进入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的前身)修学英文,但因不满形式化的大学教育,毅然放弃学业,入佛门参禅修行,以寻求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他决定前往鎌仓圆觉寺参谒今北洪川禅师,禅师至诚无伪的气度,使他深受感动,立下「以禅者为己任」的心愿。隔年禅师迁化,大拙遂以其嗣法弟子洪岳宗演禅师为师,继续参禅,并由宗演禅师赐予「大拙」之名。
同年(公元一八九二),因好友西田几多郎的劝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选科研读,三年之间,一方面研究西洋哲学思想,并涉猎有关禅与佛学等书,另一方面往来于圆觉寺,过著僧侣式的生活,逐渐养成禅者的风范。
次年,宗演禅师代表日本出席在芝加哥举行的万国宗教会议,大拙随行翻译。翌年大拙将保罗凯奈斯的英文著书《佛陀的福音》译成日文,并在东京出版。三年后,经由宗演禅师的推荐,大拙担任保罗的助理,并英译《老子道德经》及其它道家古籍。明治三十年(公元一八九七),应邀赴美,任OPENCOURT出版社编辑。于赴美前,大拙自忖到美国后不能参禅,便以「背水一战」的决心专念坐禅,终于在明治二十八年腊月摄心时,悟到「物我合一」的无差别世界,参透了初关(最初的公案),这是五年来参究的成果。渡美之后,又契入「肘不向外曲」,终于真正领悟到佛法的根源。
大拙在美十一年,不仅完成保罗所委付的工作,也英译《大乘起信论》及出版《大乘佛教概论》英文版,此书至今仍不断再版,而且由于此书的出版,奠定了大拙佛教学者的地位。
明治三十八年,三十六岁的大拙随宗演禅师巡回讲演于美洲东部各地,向西方人士介绍东方的禅学思想。两年后,游学欧洲,足迹遍历英、德、法、瑞士等国。翌年四月返国后,即受聘为学习院高中部及中等部教授,并兼任东京帝大文科大学英语讲师。大正五年(公元一九一六),辞去东大教职,专力于禅籍的著述。大正十年,辞退学习院职务,移住京都,担任大谷大学教授,同时任《禅道杂志》编辑,与佐佐木月樵从事真宗教义的英译工作,愈发专念于佛教学的研究。大拙的夫人毕维翠丝亦在大谷大学担任预科教授,大拙因为得到夫人的协助,故得以在大学内设立「东方佛教徒协会」,并发行以佛教论文为主的《东方佛教季刊》,达二十年之久。

◆闻名国际 禅风盛行
大拙在昭和二年(公元一九二七)担任哲学科研究室主任,讲授宗教学,其后又开「从宗教心理学看禅及净土教」的课程,昭和十二年出版《禅与念佛之心理学的基础》,大拙在融和禅与净土思想上是有其独创的见地。例如:明治三十年(公元一八九七),大拙任美国出版社编辑时,曾翻译克拉斯所著《阿弥陀佛》,对真宗信仰做过深入研究,故于晚年对「妙好人」(指念佛行者)有崇高的信仰,在其所著《宗教经验之事实》、《妙好人》或遗著《妙好人浅原才市集》皆有详尽论述。
大拙所搜集编纂的「妙好人」,主要是以农民、渔民、村妇或市井贫寒的百姓为主,他们安于本分,尽心工作,即使生活艰辛,却充满禅悦法喜及感恩的心情。他用心地介绍这些人的行持,将他们列入净土思想研究的正史上,将「妙好人」的层次提升到学术领域。
昭和时代的大拙,在佛教学的研究已有辉煌的成果,其中首推敦煌文献中的禅宗典籍与梵文原典的研究。昭和五年(公元一九三○)以英文本《楞伽经之研究》发表论文,并在昭和八年,六十三岁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次年刊行《神会录·六祖坛经》的敦煌文献,以及《梵文楞伽经梵汉藏语索引》,更潜心于《华严经》的研究。两年后刊行《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梵文校订本。特别是敦煌文献的中国禅宗史的研究,自昭和九年起,十年期间,大拙曾到英国、法国亲自作文献资料的考证。尤其有关达摩的研究资料,经过整理、解说、集成而出版《敦煌出土少室逸书》及《敦煌出土六祖坛经》,因此加速中国禅宗史的研究,其中「荷泽神会之研究」即是其一。此外,昭和二年起,陆续在伦敦刊行《禅论文集》三卷,获得欧美广大读者的欢迎,使大拙成为闻名国际的佛教学者。
昭和十一年,大拙以日本外务省交换教授身分,在英国各大学讲「禅与日本文化」,同年秋天,赴美国中部、东部各大学,以同题讲学。昭和十三年出版《禅与日本文化》,此书与《禅论文集》皆成为世界宗教史上不朽的名著。此外,大拙还著有《无心》、《盘珪的不生禅》、《禅的思想》、《临济的基本思想》,这一连串禅的书籍,在当时都属于畅销书之一,加上大拙自昭和二十五年起约十年间,在美国各大学讲述「禅与华严」,因此在欧美掀起一股「禅风」的热潮,至今不衰。

◆创设文库 一代宗匠
大拙为报答恩师宗演,于昭和二十一年(公元一九四六)在鎌仓东庆寺创设「松冈文库」。该文库主要致力于禅宗古典的校订、日译等,为保存及出版禅书的重要机构。然而当时正值日本战败,经济拮据,建筑资材缺乏,故大拙把年金及所有日文著作权的收入转赠该文库,并捐出全部藏书。同时,大拙的同侪好友、教界大德亦纷纷捐输藏书,故其藏书量合计日文、中文、外文等,共达二万部,册数远超五万册,可谓日本首屈一指的文库。其中日文书部分收录有室町时代的古写本,是为重要文化财产。
大拙晚年已是誉满世界的一代宗匠。昭和二十四年,八十岁时,荣列为日本学士院会员,并受赠文化勋章,次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昭和三十年更受颁朝日文化奖,可说集荣耀于一身。昭和三十五年,大谷大学出版以日文及外文所写的《佛教与文化》十八篇论文集,作为祝贺大拙九十一岁高龄的寿礼,海内外学者对他的推崇可见一斑。
大拙越到晚岁,愈是卖力于翻译事业,除了撰写《教行信证》、《临济录》以外,《禅语辞典》的英译及《仙崖图录》的英文解说亦同时进行,并计画《碧岩录》之英文抄译等。可惜只有部分译毕,便于昭和四十一年(公元一九六六)七月十二日,因突发绞扼性肠闭塞症辞世,享年九十七。忌后四十九日,遗骨分葬于故乡金泽野田山铃木历代世族墓地,与高野山奥院东庆寺大拙夫妇墓园。其著作浩繁,皆集录在《铃木大拙禅选集》十二卷、《铃木大拙全集》三十一卷内。
回顾大拙的一生,幼年时屡遭挫败,中年后努力进取,精进参学,晚年享誉全球。其一生皆为佛教奉献工作,直到最后一分钟依然不改其志。他对佛教学、西藏学、东方思想的研究贡献至钜;中英文著述达三十册,以日本而言,可谓第一人。大拙殁后,他的著作成为西方人研究东方思想、佛教哲学及禅之探究的重要文献。

http://www.verycd.com/groups/JingDian/755381.topi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5:25:35 | 只看该作者
洪岳宗演

宗演和尚,福井一濑氏。改姓释氏,投於妙心寺越溪出家。游方,参於仪山、滴水、独园等。随从圆觉洪川而了彻大事,嗣其法。
日本福井地方近世辈出大拙、仪山、越溪、虎关等闻名的禅僧,宗演还是其中之一。他自幼体格不高大,但俊敏而硬性,常把群童当作部下,自认大将军。相士认他气象激烈,居於俗间,不在床上死,应早出家,告知其父母。恰巧越溪为其老母贺寿,返回故乡,他父母前来商洽於越溪,因与越溪有俗缘关系,本人亦有志愿,因而收为弟子,十一岁随他回京去。

越溪领接花园僧堂,宗演与众一起学道。有时到东山学习典籍,或到三井寺看经论。十九岁参与越溪之师仪山,认为宗演是法器,特别看顾他。仪山向越溪说∶『宗演有入室力量,但风骨矮小寒瘦,恐不长寿。』宗演偷听了,流下冷汗。年馀而回京。参於越溪、独园、滴水等,盛传『宗演脾气大,不要与他交友。』不过同参中有宗诠、末山、笛川等屁护他。

二十一岁到关东防洪川,一见知其大器,特别锻链他,宗演与宗海等同参,互相策励而精进,洪川赐记云∶『青年演禅士,用力参禅久矣。』既尽余室内大事,乃投一偈,伸畅长时苦屈之情,老僧不胜祝著,用其韵,即示证明云∶『险差路多古岩前,掷命深潭 苦屈。一死再苏龙子吟,呕阿透彻九渊窟。』赞其高风云∶『宗演禅士,观音再来;禅士在此,法亦增辉。』请於越溪,收为自己的弟子。祖忌拈香序云∶『宗演上座,妙心越溪的徒弟,久依余了毕大事。就越溪老师乞之,为余徒弟,欲请於冬制,座原立僧。今当祖忌拈香,故及句中。』偈云∶『孔子东鲁见瑞麟,少僧西海获真人;归来呈信祖龛下,却下重担转法轮。』岁晚偈云∶『天下无人宗旨前,十年空对此云烟;苍龙今真获龙子,快迎新岁好酣眠。』

观时势云∶『今也万般日进月步,大与昔日不同;不可徒守旧株,应求新知识为现代衲僧。』二十七岁到东京,入庆应义塾。有人批评他,福泽校长有达识,骂其批议之徒云∶『你们不知道,看看,那个和尚,他日必为一山的贯主。』曾抱起外游之志,二十九岁毕业,即与鸟尾得庵商洽,鸟尾云∶『衲僧的外游,不要做俗人的洋行。渡海,可到南印度去,探求佛的源流。』即决心要到锡兰岛。得庵、铁舟其他诸居士,提出其费用,在锡兰从般若薛瓜刺,修梵学三年,巡拜印度各地圣迹,回国後,著《西南佛教》。

三十三岁受洪川之命,住宝林寺,接宗诠之後,接化学人。三十五岁,洪川迁化,当管长。四十六岁请住建长,一身兼二派管长,与岛地等共同编纂《佛教各宗纲要》。

明治二十六年三十六岁,美国芝加哥召开万国宗教会议。宗演与土宜、八渊、芦津等为日本代表而参加。到了美国就抱起周游世界的野心,请於某船长,愿为船夫,而受其许可。每日扫船室洗甲板,航向西欧,到达印度洋。

四十八岁辞去两寺职,退隐於东庆寺。美国旧金山富家赖细尔夫妇,为研究佛教而到日本,曾到镰仓访问宗演以来,归向禅宗,执弟子礼。回国时,坚请宗演渡美,因是该年六月起程。恰巧铃木大拙,留学於芝加哥,前来侍其左右,当翻译,所谓「管长的说法」揭截於当地报纸,宣扬禅宗於欧美,又留锡於芝加哥穆罗斯博士家。历游纽约、华盛顿、费城等地。此间访问总督,参观各大学,为高官名士演说禅要。以後到伦敦观光,巡游法、德、奥、伊等国,进入印度,礼拜佛迹,四十九岁回国,住外一年馀。回国後,德富苏峰等相洽在东京设碧岩会。宗演为师家,每月於三井集会所,提倡《碧岩录》,会众三百。曾到韩国、台湾、南洲(东南亚)各地弘法,六十岁复为圆觉管长。遗偈云∶『(?)来二竖为常侍,胸里魔佛亦开除;返本还源何处是,太虚空挂在蜗卢。』六十一岁,送葬大师宗海偈云∶『关左禅坛夙离群,祖筵多岁策高勋。即今迁化那边去,旅雁一声云外闻,(良久曰)渭北秋天树,江东日暮云。』宗海向人云∶『我与宗演和尚,同在洪川座下,互相提撕,道交四十年,我多三岁,必为宗演送我,现在相反了。啊!....。』

宗演资性快活,志气雄伟,躯干短小,眼光炯炯,有威容,襟度廓落,亲切接人,和光同尘,真俗互融。有人说他短,如不知不闻,人说他长,大作称扬,接其人,服其德,如对慈父。门下有辍翁、尧道、太岭、大龟、宝岳、晦岩、英宗、大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8 14:19 , Processed in 0.07211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