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5820|回复: 3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往事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4 17: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1973年9月1日(入学)

    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直在手心中慢慢度过。今天,我就要结束这个童年了。
    下午,正当我们几个玩伴疯跑着的时候,我的叔父找到我,问我读不读书,我说读。他就给了我两本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拿到书了,我知道,我现在就是一个学生了。
    在家里,我很认真地用报纸把新书包好,这当然是效仿哥哥姐姐的了。父母亲见我拿到新书了,就找了两个红卫兵袖章,缝成一个小书包。哥哥给我一支铅笔,姐姐给我已经用过的两个作业本,把前面写了字的撕下来,留下后面的空白页。这样,我的学生装备已经全部完成了。
    晚上,我急于看书。打开扉页,毛主席那慈祥的画像出现在眼前,“毛主席万岁!”几个大字甚是鲜艳。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毛主席就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73年教科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前面的几页都是彩色的,后面的课文,也配有图画。第一课只有四个字“工人农民”,同时配有图画和汉语拼音。后面的课文,都非常简单,穿插有汉语拼音。读书之前,我就会使用新华字典,汉语拼音更不在话下。几乎可以说,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每个字我都认识。
    我是抱着书包睡觉的,感觉此时的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和寄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4-14 17:57:45 | 只看该作者
热烈邵版新年新帖开张!抢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14 18:00:10 | 只看该作者
邵版的启蒙教育很早啊,可以直接读二年级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8:0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雪 于 2009-4-14 17:57 发表
热烈邵版新年新帖开张!抢沙发!

谢谢听雪的支持!这是往事日记,写得多少算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雪 于 2009-4-14 18:00 发表
邵版的启蒙教育很早啊,可以直接读二年级来的/

呵呵,如果我直接读二年级,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8:20:17 | 只看该作者
1973年9月2日(背书)

    今天要正式进入学堂了,所以,我很早就起来了。激动的心情,始终荡漾在我的脸上。
    我读小学一年级的上学期,教室就在自己垸里。说是教室,还不如说是别人家里。大队支部书记主动让一间房,就是我们的教室。用一些砖头垫上,上面放一些木板,就成了我们的课桌,凳子就是从自己家里搬来。这个简陋的教室,分一、二年级,叔父是唯一的老师。他在前面放一块黑板和几根粉笔,还有一块抹布。
    正式上学的第一天,大家都很兴奋,都在大声读书。叔父问我,有没有字不认识,我说全部认识,而且,我已经把《语文》这本书全部背下来了。叔父不相信,就让大家停止读书,听我一个人背书。
    这本书,大概也就是20课左右。那个时候,我的记性相当好。我一字不漏地把全本书背下来,惊得叔父和其他同学目瞪口呆。叔父当场指定我为学习委员,指定二年级的一个同学为班长。这个学习委员,任务就是收作业本。
    因为我很能背书,而且算术也不错(我很早就能从1数到100),所以,大人认为我将来一定有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8:13:31 | 只看该作者
197393(叔父)

我的叔父是我的启蒙老师。这不光说他是我小学一年级老师,更主要的是,在我未进学堂之前,就教了我很多知识。我垸所有读书出门的人,全部是他的学生,我亦不例外。当我对知识有所欲望的时候,他就给了一本新华字典,让我每天查阅,还把学校订阅的中国少年报带给我看。当我不懂的时候,自然是问他了。


叔父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教我们刚入学的学生很有一套。不管是汉语拼音还是生字认字,他都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让我们很快就掌握了知识。他脾气很好,但学生对他都很敬畏。他一共教了二十多年书,在民办教师可以转正式老师政策之前,他把教书职业让给他的二儿子,就是已经故去的我的九堂弟,错过了转正的机会。所以,至今,他还是一个农民。


我的叔父是一个好人,这在我的大队都得到了公认。他从不抽烟,也很少喝酒,任何不良嗜好都跟他无关。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别人讲叔父的故事。比如,发现稻田边有牛粪,会毫不犹豫地把牛粪用手捧到生产队的田地里。虽然长期从事老师职业,但生产队有什么双抢之类的重任,他总是一马当先,从来就不怕吃苦。他做了很多有益于集体的事,但从不张扬,总是默默无闻。卸任老师职业后,做了很长时间的生产队长(后来叫组长)。不用说,做任何事情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为大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叔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我的七堂弟、九堂弟和十堂弟,没有女儿。七堂弟是一个农村泥水匠,现在在弟媳垸里做了房子,逢年过节都会回家,平时很少回来。九堂弟因个人感情问题最后导致自杀(在去年清明节时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九堂弟》),给我的叔父造成了永远的悲痛。十堂弟9312月入伍,我把他从东海舰队弄到南海舰队,然后又学开车,留转志愿兵,至今还在部队。事实上,在平时的日子里,叔父家就是叔父和叔母两人。现年68岁的叔父,满头白发,不过精神状态还是很不错。我每次回家,总是少不了带一些礼品到他家(他家的后门对着我家的大门),忘不了已经进入暮年的启蒙老师。衷心祝福他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8:15:22 | 只看该作者
1973915(助教)

我们在大队支书家读了半个月的书,教室转移了。新的教室在我垸晒场旁边的小屋里。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两重公家房子,一重是生产队的仓库,另一重就是晒场边上的小屋。这个小屋主要是临时堆放来不及进仓库的粮食,有时也有稻草。很多时候,我看到临时看守已经脱掉粮食的值班保卫人员在那里睡觉。我们这个时候,粮食早就交到粮站或存放在仓库里。所以,这个小屋就成了我们的临时教室。


由于有了新的教室,所以,又增加了一个垸的学生。两个年级的学生一分为二,以中间的走廊为界。一年级在左边,二年级在右边。老师依然只有一个,就是我的叔父。


我那时的读书成绩很好,没有什么算术题能难住我,没有什么字我不认识,所以,很多时候,在叔父教二年级的功课时,一年级就是我来教了。是学生同时又是老师的我,经常指导我的同龄人做作业,带着同学一起学习汉语拼音,告诉同学们怎样拿毛笔,怎么写毛笔字。我垸总有一些人站在旁边看我怎么做一个小老师,羡慕地在我的父母亲面前夸我。

我们在这个教室里一共呆了一个学期,到了一年级的下学期,就正式到学校里读书了。但是,这个学期里,有很多的事让我非常难忘。一是因为这个教室就在我垸,离我家至多两分钟的路程。二是因为在这里学会了不少歌曲,玩了很多游戏,所以至今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15 08:59:57 | 只看该作者
牛,邵版,佩服得没话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4-15 10:18:5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可以知道邵版的领导能力就是从小就得到了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4 16:07 , Processed in 0.0797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