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邵卫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往事日记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8:3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红双喜 于 2009-5-6 12:32 发表
这银好长好长时间冒看见咯。。。

谁说我不在啊,看看,这不是来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8:32:09 | 只看该作者
1976825(地震)


1976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唐山大地震是其中之一。


对于唐山在哪里,这次地震死了多少人,当时的我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唐山离北京不是很远,这次地震死了很多人。地震的余震波及周边地区,全国都在防地震。当时,我垸还专门放了地震电影。大队和生产队多次组织大家学习地震知识,预防地震的到来。有一首顺口溜,我记得非常清楚:地震搞预报,日夜要放哨,发现有异常,响声是警报。听到警报响,赶紧往外跑,实在来不及,桌下隐蔽好。


我们预防地震,首先家得搬出来。整个垸的人,全部到晒场上搭棚居住。时间大约是8月底到9月初,我们男女老少齐上阵,把家里的被子和容易破碎的物品搬到大棚里面。大人每天煮很多米饭,然后晒成饭米。若是现在,完全可以买一些饼干和方便面之类容易保存的食品,可那时物质非常匮乏。地震真的来了,能有吃的就不错了。至于喝的,就是把井水用桶灌上,再把家中的大瓮装满。把大瓮埋在田地里,封口就可以了。听说很多垸里还有人在抢水,为了水还在打架。吃的喝的都准备好了,我们每天就在大棚里等着地震的到来。有一天中午,据说要来地震,大人们要我们睡觉。我们自然都睡着了,大人们说地震来了,感觉地面有点晃。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没有想到,30年后,地震真的光临了我们家乡,此是后话,留待以后再专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8:32:50 | 只看该作者
197699(逝世)


197699,这是全国各族人民永远都应该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远离开了我们。


当我们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大家都停止了手中的活,静静地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消息。一时间,阴风怒号,大地一片萧索。老人们都在失声痛哭,感觉再也没有了主心骨。


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哪有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啊!


毛主席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就是至高无上的神。我们这些小学生,从小就接受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教育,对毛主席的逝世,也是茫然不知所措。当时我们还在防地震搬东西,得到这个噩耗,大家都放下自己手中的东西,在广播中反复地听着这个令人悲愤的消息。

随后,我们得到了官方的消息。不知道是哪一天,全国一起悼念毛主席。我家的广播质量比较好,就拉到垸里仓库旁边,全垸男女老少全部在一起,在指定的时间静默三分钟,从来没有挂过五星红旗的仓库,也挂起了五星红旗,不过已经下到一半。大人们告诉我们,这也是哀悼的一种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8:33:26 | 只看该作者
19761020(粉碎)



毛主席虽然逝世了,但并不影响我们的读书。这个时候,我已经就读小学四年级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常在听报告,内容都是关于中央和国家的一些形势


终于有一天老师告诉我们,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了。毛主席在逝世前,指定华国锋同志为接班人,并亲笔写下“你办事我放心”。可是中央有一帮人不甘心权力被夺走,这其中主要代表按照当时职务的顺序,就是副主席王洪文、政治局常委张春桥、政治局委员江青和姚文元。这四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人帮”。据说他们内定江青当主席,张春桥当总理,王洪文当委员长,姚文元当副主席。呵呵,这些都是党和国家的最高职务啊!


华国锋同志在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的支持下,把“四人帮”隔离审查,随后逮捕审判,算是彻底粉碎了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当时,全国又出现一片欢呼声,热烈庆祝英明领袖华主席上台,带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到处是标语。“打倒四人帮,人民喜洋洋”随处可见。我们这些小学生,又开始写小字报,并被老师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还是老规矩,大家在报纸上摘抄,这一次,我没有照抄,居然还写了一首诗:“王张江姚四人帮,地地道道野心狼。阴谋篡党搞复辟,坚决打倒四人帮”。呵呵,现在看起来,真是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19761125(知青)



在我经历的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接近尾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垸也有知识青年,他们都住在垸里一个公用房间里面。这个房子后来作为我垸蒸饭的地方。


与我接触的第一个知识青年,是我的一个老师,叫赵亚祥。他好像带过我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或者四年级上学期。赵老师跟我以前的陈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整人。我们那个年代,学生迟到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赵老师喜欢在这方面做文章。今天整这个人,明天整那个人,反正是班上的斗争运动没有停止过。我一直认为这个知识青年的水平很一般,因为本该我们学习珠算的,却自动忽略掉,根本没有教我们。我一直认为这个知识青年老师本来就不懂得珠算,怎么教我们啊?好在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珠算的简单加减法。我父亲是一个会计,家里的算盘,就是我小时候的玩具。这个赵亚祥老师,本来以为以后就不认识不见面了,谁知道,25年后,我还见到他。那个时候,他已经在武穴市卫生防疫站上班。我作为一个外商独资酒店的总办人员,办理卫生许可证的时候,正好找到他,从而有着叙旧的机会。他帮我办好了酒店的卫生许可证,我帮他的一个亲戚安排进酒店上班。没有想到,我们几十年后的师生,用交易的方法完成了师生见面仪式。


待到我读初二的时候,也就是79年、80年时候,我垸还有知识青年。这几个知识青年我还有点印象,两个姓胡的小伙子,一个叫胡灭修,一个叫胡建国,是广济县水泵厂的人,喜欢到我家吃饭,他们一个带队的,是机械厂的陶主任。

知识青年,现在早已经成为大家的记忆和历史了。时代的产物,也早就了不少时代的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8:35:56 | 只看该作者
1977312(大寨)



我们那个年代,毛主席树立了两面红旗,那就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大庆的楷模是王进喜。为了寻找石油,他说了一句很有名气的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样的英雄,却英年早逝,恰如昙花一现。


但是大寨的英雄陈永贵,却风光了很多年。说实话,他最后身居国务院副总理,却没有拿过国家的一分钱工资,实在是令人佩服。在我们农村人眼中,他就是一个榜样,他把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虎头山,经过努力,变成了一道道梯田,这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做到的。陈永贵是一个实在的农民,他为了农民兄弟,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即使身居大寨公社党委书记、昔阳县革委会副主任、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从来就没有放弃自己的农民身份。艰苦朴素,不忘本,是他为人处事的本色。


那个时候,有几个口号和标准,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普及大寨县,县委是关键。等等等等。大家学习大寨,就是想多利用土地,促使农业丰收,早日摆脱贫困的局面。这在当时,确实有着很好的实际意义。


我对大寨最初的了解,是源于两本书上。一本是《大寨人的故事》,一本是《昔阳新故事》。那个时候书很少,我看书也很用心,对里面的故事算是吃透了。陈永贵,还有很来接他位置的女书记,还有梁便良,都是很为农民做想的农村干部,他们的实干精神就是拿到现在,也有现实意义。


我们跟着时代,也学了不少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歌曲。每次放学后,我们就唱:学大寨,赶大寨,社社队队干起来。干部群众一条心啊,定叫山河重安排……我站在虎头上哎,迎着朝阳放声歌唱,歌唱救星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8:36:32 | 只看该作者
19771021(新师)



这个时候,我已经进入五年级了,是小学的最后一年。我们的老师早在四年级就换了。这个老师姓李,是一个实实在在教书育人的老师。


老师到班上的时候,问了一些学生的情况。我在以前陈老师的班上,有同学偷窃墨水的从犯嫌疑,所以一直也没有得到重用。尽管学习成绩从来没有落下,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现在新老师来了,了解了情况后,对学生以前的政治表现,一笑了之。他根据每个同学的成绩,再次安排我担任学习委员,而且一直到小学毕业。


老师教书,注重大家的读书成绩。他经常安排我们做一些高难度的作业,虽然比不上现在的奥数,但是很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教材。我们几个读书较好的几个如鱼得水,很快就拉开了距离。


老师不但叫我们语文和算术,还教我们的常识。这个课程内容五花八门,既有地理历史知识,也有政治方面的知识,比如辩证法中的一分为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是他教我们的。内容占多数的是自然知识和农村一些现象。比如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就是他告诉我们的。还有农村的气象和看云识天气。比如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久雨大雾必晴,久晴大雾必阴。等等等等。


老师还在我村小学任教室,我每次回家都看到他。自然,很尊敬地跟他打招呼。祝福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9-5-8 20:58:45 | 只看该作者
邵版,赞一个先!
防地震,可见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毛主席逝世,很多老百姓都哭,我听长辈们说过。感觉那时候的思想教育抓得真到位。
四人帮,只知道人人喊打,没印象。
说到知青,从我妈妈及他人口里,我听过好多知青的故事,但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知青啊。
陈永贵,真是一个非常纯洁崇高的人!他也是时代的产物啊。
呵,能得李老师教育,幸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5-9 09:03:08 | 只看该作者
哇,年代好久呀。。。。。。。来听邵版讲那过去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9-5-9 09:08:45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一本厚厚的书,耐读,细看,学到的是知识,体会的是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10:54 , Processed in 0.03936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