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臭豆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记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5:58:51 | 只看该作者
2008.04.12

             无  言



最令人心酸惆怅的事
莫过于两只寻爱的瓶中信
历经千山万水
终于在茫茫的大海中
奇迹般的相逢了

他们只是轻轻轻轻地
互相碰撞了一下
就迅速被海浪推开
各自消逝在茫茫大海中...
那碰撞时的细微声响
却是如此荡气回肠
惊心动魄
千万年才有一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03:45 | 只看该作者
2008.04.15

                               追风的女儿

         《追风的女儿》是陈悦经典的箫笛之作。第一次听到它时,我相信了一句话:音乐,会在一瞬间洞开人的灵魂。

         在所有的乐器中,我一直对箫怀有敬意,我以为箫是最具灵性的,它与露水,与月光,与山谷,与幽暗,与惆怅连得很近。这首《追风的女儿》,恰恰把这几方面都糅合在一起,天衣无缝。整首曲子听上去便不像是吹出来的,而是从灵魂深处长出来的。那声音,曲径通幽,如月下的藤蔓,伸了软软的触须,向着更高更远处攀援了去,目光不及目光不及啊!灵魂这时便像蜿蜒的小蛇,顺着月光的藤蔓,向着更渺茫的夜空爬行。那夜空里有什么?茫茫复茫茫的,是流不尽的心事,泊不完的思念.....

            应该是在满月的夜晚,应该是在高高的山巅上,应该是这样一个女子,一袭白衣,长发飘飘,手执一管箫,幽幽而吹,是月下一枝清冷的百合啊,在乐曲里缓缓而放。风渐渐起,月光泠泠而下,是一地的花瓣谢落。她的发飞起,飞起,乐曲滑翔,像纤手在冬夜里滑过瓷器,沁凉入骨。她站起她要追着风跑去,那里面有她最深最痛的爱。她要追到它!

          她或许就是《诗经》里那个蒹葭苍苍的女子,永远在水的一方,却与爱情隔河相望。她或许就是《汉乐府》里那个被夫所弃的旧人,在前夫另结新欢了,她还跪着长问:新人复如何?心里竟是一千个一万个放不下的。而夜凉如水之时,她却独自泪染枕巾,她或许就是宋词里那个独上高楼的女子,望尽天涯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乐曲继续在滑翔,风继续在吹。我怀疑千百年来,那风就从没停过。因此追风的女儿,便从远古一直追到现在,涉水而过,踏露而来。

         或许这世上,正因为有这样的女子,才有了长长久久,他们爱过了,也就无悔了。谁说不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05:39 | 只看该作者
2008.04.16

                       永隔一江水

君住长江北
我住长江南
我与你
永隔一江水
等待 在等待
江水依旧
等待 在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2008.04.4.18


                               灵魂到哪里去


        昨日上网和大嘴谈及灵魂,大嘴在浙江大学攻读桥梁专业,纯属理科,可是此人常常沉湎文字,感性之丰沛出人意料.他引我去看丰子恺的话。

        丰子恺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的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贤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二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高兴(或有力气)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三是灵魂生活。灵魂生活就是宗教。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究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其次。

       我们的弘一大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故我对于弘一大师的由艺术的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

        所以,在丰子恺看来,师傅李叔同的出家,完全出于“脚力大”者对人生追求的自然渐进,是一种完满和升华。

       其实,现实的生活是见仁见智。简单的人,只想着去生活,身在其中感性的地活;忙碌的人,也没有时间去把生活剖析得这么细致,这么有层次;有思想的人,极少有抛下父母妻儿的,去过无欲无望无求无为的生活;而身在寺院的人,也并不全是追求灵魂的极致,有些不过是在逃避这令人烦恼的尘世。

        我觉得生活:要么又穷又酷,要么穷而窝囊,要么富而有情趣,要么富得只有钱。我们只要有人生目标,就有精神生活,能够独立的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于我们已足矣!而那高山仰止的灵魂生活,就由历史长河中先知先觉的深邃智者引领我们偶尔涉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12:28 | 只看该作者
2008.04.20

                烟 水 两 忘

苍茫烟水里,
此岸,彼岸,
似水华年,黯黯流去,
江北的你,
江南的我,
终究要两两相忘
相忘烟水里,
有人解脱,
有人沦陷。
轻轻的我在心里招手,
我这么轻,
风吹过,影子都散了。
愿我不再有人记得,
流年经去,切勿相问。
所有的过往,
不过是雪月风花,一场美丽。
欲说还休的多少事,
沉默里,沉静去,
来生里,前世中,
却还是黄花满地,
不舍哀愁,直入惆怅,
摊开双手放了,
空茫茫一片,
远方,烟水迷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14:58 | 只看该作者
2008.04.23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永远要记住:

  不能因为三十年时间的和平,就以为这个世界没有战争。

  不要以为我们天天祈求和平,就能消除西方骨子里的恶意。

  不要以为我们只要在经济上超越,就能万事大吉只欠消费。

        藏毒,疆毒,台毒,奥运插曲,这一系列恶浪滔天,幕后推手就在那里狞笑...

       对待斗争,我们永远要牢记毛主席的话: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学学清照,赋诗一首,表我心怀:

          生当中国人,
          死亦爱中华。
          纷尘目下飞,
          踏脚碾为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22:24 | 只看该作者
2008.6.25
受黄晶石头众同学托,写此篇附于同学会请柬中.

三七班全体同学:

     你们好!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毕业了二十个年头。回首往事,二十年前我们初踏进武穴市实验中学校园时,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虽然年少青涩,但三载春秋的故事毕竟镌刻了太多的憧憬和历练。如今我们早已成长,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成为国家的栋梁,对于弥足珍贵的初中时代,我们整整用了二十载来复述、咀嚼和珍藏。


      忆当年血气方刚,青春年少,记得你趣闻逸事,音容笑貌。想起那过去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千,梦牵魂绕;提起那熟悉的名字,顿时倍感亲切,心涌热潮。难忘记啊!我们的每位老师、同学,班级的每期板报,迟迟不交的作业,循循善诱的教导,难忘记啊!赛场获胜的骄傲,成绩优异的自豪,课间的追逐打闹,偶尔的误会争吵,那悠扬清脆的上下课铃声,那尘土飞扬的跑道,还有那蛙声一片的池塘,繁茂的水草,依依的柳树……


     人生漫长,人生也苦短.离开实验中学校园二十年,我们已不复当年单纯稚嫩的面容,但在我们内心却时常有一股情谊在涌动,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所以我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同学情、师生义,这是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是人生旅途上最珍贵的收藏。


     岁月悠悠,无法褪色我们的校园友情。值此聚首二十周年之际,我们成立三(7)班同学会,旨在有组织的联络同学,加强彼此的联系,加深我们的情谊,看校园,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看同窗,问寒问暖,交流共勉。让我们执手,相聚相看,芬芳友情,永生难忘。


     我们决定于2008年7月5日至6日召集全体同学,举办一些轻松热闹,随意和谐的各种活动,借此机会同学们叙叙旧,聊聊新,畅谈情谊,温暖人生。


     让我们把这次聚会当成人生的小驿站,休整片刻后再快马加鞭,同时我们也会记住:相识不易,相处更难,同窗三载,因为有缘!黄金有价,难买情义,彼此珍重,相互搀扶,济困克难。


     天南地北,无论同学你身处何方,也无论你手头上有多么重要的事情,请适时安排,务必抽身于百忙之中届时参加同学会,我们全体同学将热切期盼你的光临,这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和福气!


     最后在此祝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实验中学88级7班同学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26:44 | 只看该作者
2008.04.25
和网友论文人,此人观点新颖深刻,有所悟,贴之:

                             网友文人论

俺谈点个人对文人的理解,估计一定不合大家的口味,就当做反面文字吧。

一.文人的出现,都有时代的烙印:


1.
战争年代、和平年代,不会出现大文人的。


2.
混乱年代,文人的勃发期,一般大文人都在此时出现。


二.文人的价值:


     文人对历史发展的价值如何?(只涉及本国的),先看一段对话:


    电视剧《康熙王朝》有一段康熙与一个汉臣对话,大意是:“难道明皇不知道八股文的弊病吗?”,回答说:“早知,但唯有此可把天下读书人束缚于此,天下可太平”。于是,清沿用八股文......

     古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俊朗之士纷纷读书,这里要注意的是,书的内容仅现于4书5经等文科,且不论有多少范进,就说说5000年来文人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吧:


1.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可惜现在的人们已经基本看不懂了。

2.
专门有一批人以研究前人的文化为生,象红学会什么的,研究的文字和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原作者的本意。


3.让国内仅存1.8亿文盲半文盲。

   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邓先生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来看看5000年来先人给我们创造了多少科学技术吧:


1.数学:翻开数学书,一共有3个中国人发明的数学定理,圆周率,杨辉三角和勾股定理(国外叫毕达哥拉斯定理),而想想你学数学时用过多少定理呢?

2.
物理:看看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哪个是中国古人发明的呢?


3.
化学:除了爆竹,你还能看到什么呢?


4.医学:中医科学的真伪,在激烈辩论中呢!

三.选择:我们缺文人还是缺科学家?


    俺每次看到一个文化名人,心里总是有一点遗憾,总是觉得这么聪明的头脑如果从事科学,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生产力啊?而不是留给我们一些莫名的文化财富。


   我们需要文人,也需要大文人,但我们更需要科学家。

   俺宁愿喝碗粥,也不愿意空着肚子读美文。

   哈哈,俺又乱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31:18 | 只看该作者
2008.4.26

                          妈妈的爱

      女儿孟孟,忽然走到我面前,仰起小脸说:

    “妈妈,你爱我么?”,“当然!”,“到底为什么爱我呢?”

      我放下手中奋驰的笔,将她揽入怀里,亲亲她的粉嫩脸蛋,凝望她亮亮的眼睛,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话一出口,我这一颗爱女之心如潮水起伏,涌动沸腾。

      孩子,家家爱妈妈,所以妈妈爱你。

      我爱你,死心塌地,不附带任何条件。我爱你,千倍百倍,胜过爱自己;我爱你的大脑袋,爱你的小脸蛋,爱你的小身子;我爱你纯白的灵魂,爱你无邪的天真;我爱你的前后,我爱你的左右;我爱你过去,将来及现在的一切!

     你现在还幼小,可能不太明白,不过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知道天地间的一切。我对于你的爱,绝不因万物消长而改变,绝不因风雨侵袭而减弱;我对你的爱,是消除一切黑暗,抹去一切模糊,为你拨开层层迷雾,找寻温暖的太阳。孩子,即使有一天,妈妈不在你的身边,抑或你离开妈妈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你也要相信,妈妈的爱不曾离开过你一分一秒,孩子你将在妈妈的视线里找寻自我,爱了自己!


      等你有一天,自己成为了妈妈,你会明白—妈妈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6:36:48 | 只看该作者
2008.04.27

        一封信

谁会永远拥有美丽和健康?
没有!
谁会永远拥有财富和时间?
没有!
谁会永远拥有自由和永恒?
没有!
我在一张白纸里寻找人生道理,
我在来往穿梭中建造年年安心。
一切缘起都是过程漫漫,
你我江湖相遇终见花开。
我终于学会承受力,
承受别人不愿承担。
如明天的我未能超越今天,
想只是自己偷懒未尽全力。
人生诸多无奈哀愁,
但你我可自主人生。
只要觉得自己未能完美,
那就不断改变直至蜕变。
越优秀的人越难将心打开,
越寂寞的人越令我心惊艳。
要笑就尽情的笑,
洒尽你笑的魅力。
我心照明月,
我手写我心,
愿意把手给我,
愿意把心交我,
我们一起到永远,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27 08:32 , Processed in 0.07163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