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冰城冷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原创]冰冷长河(走走看看,心情文字随录)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9:00:56 | 只看该作者
不会的,听雪,我一口气发了十多张的,而且都有记录的.可惜了.本来是传给杂社的,让人帮着打下我时间太紧了.没任何办法.连相机都的人家的.我可是没有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发表于 2010-11-9 21:44:11 | 只看该作者
上传附件没有成功啊!可惜了!希望还能有保存,把它找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22:12:31 | 只看该作者
博里的的,但是不能放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发表于 2010-11-12 10:39:15 | 只看该作者
冰城冷雪 发表于 2010-10-23 17:31
好,而不得,故为心之劫。
我输了,输给了自己和时间。

战胜自己与时间是多么的艰难!
这两输,乃为世人之皆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9:51:04 | 只看该作者
知识分子的焦虑情节与叙事的嬗变
解读然也的诗
对人生创作和屈辱感的刻骨铭心,对身处逆境时生存的意志砥砺,对曾经的过去有着忠实的眷恋.在某个迟暮的傍晚,我打开一页博客。突然间,心奔血涌,无法自制。在这偶然的脆弱和特殊的心境下,我突然有了执笔的愿望。有过曾经的这样理解和感动,但从未有过这样的震骇和穿越时空的恍惚感。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它唤起了当代复杂社会心理结构中时下“穷途末路”的知识分子某种情感公共诉求。
在这种情感投射下,我看到写作者的写作理想与整个时代的国家意识形态。作者以独特的叙事契合成更为复杂和潜隐的背景,及背景下潜伏着窥视人生百态的焦虑,晦暗的心。我更愿从精神层面和社会心理学上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识及审视内心世界的势态。
他作品里的人物大多是来自被损害与被忽略社会底层的精神奋斗者。这些被捍卫的尊严,被呵护的同情,被推崇的爱戴,深入地挖掘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成长过程。
笔者其实不太懂诗,至于语言形式上,传统悖论上不敢妄言,但仍可捕捉到一瞬间的闪光处。“真她妈艺术……/在去卫生间打水的时候,看见月亮,望五分钟/意识到耳边一直有蛙鸣”《 深夜从睡梦中醒来》。从生活体验来看,底层人生的创伤、屈辱,痛苦的隐忍让作者表现出的反抗、调侃、揶揄和怨恨。这些都像夜在张着漆黑的口,使作者的心灵倍受煎熬。它深遂到人生强烈的尊严及渴求浮躁时代下人们寻绎温暖的安慰。与内心的渴求作比较,不由得使当代知识分子心生莫名的张皇与恐惧。“下午四点多钟,天气阴沉闷热/闪电,击中了一盏路灯,/火花飞溅/巨大的声响引爆了人行道上少女尖锐的喉咙”《 一只鸽子意外死去》。在生存意旨上,它涉及生存性的伤害,生存性的隐忍和生存心的无能感。这是一种个体性的自身与它者加以比较的社会化的心理结构的结果。这种生存性价值的比较,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更迭,阶层发生重构时自然被激发出来。
一个诗人却以叙述的口吻呈现。“诗的血肉”与“史的骨架”为整体结构。然也的文字中道德承诺及潜在知识分子人生信仰,以叙事为框架,把意识还给诗歌灵魂。这种穿插,交织与转换。知识分子一代又一代的悲情与辛酸,在旧时代生活,人伦关系的温暖情愫,深于生活的政治,纷繁的人情关系中,让严酷的人生却氤氲着人情味。如“父亲这个词曾经是我心口的隐疾/仿佛树痂,能随树一道长大/好几次我梦见自己置身于巨大的灵堂/悲,伤,悲伤······他的不会老去的笑容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如今,我已活过他的享年/心怀感激,并且敢于在黑夜回忆”《无题》。由成年到成熟的然也似乎老道。可然也本人却又陷入了“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律悖陷阱里。正因此,“当代社会文化危机”与道德危机已经不能简单地视为中国传统的衰败。因为许多问题恰恰产生于现代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怀旧生活的深刻体验,恐怕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隔膜与指责。乡村与城市二元对立,民族国家意识构建中中与西的对峙。它强化了一代知识分子失去精神家园的庇护,在国家精神形态上的焦虑。而怀旧亦能以温暖的回忆,成为其新的慰藉。作者似乎在寻找什么。从诗的内容上讲,然也应是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一方面这一代人强烈渴望摆脱屈贱的生活地位和困顿的生活处境,而另一方面去要背受个人的良知。正是这种对社会结构认识的冲突,社会阶层间怨恨的掩盖和扭曲铸就了诗人。他的写作波及方方面面。现代意识的警惕与传统意识的固守,对当下文学现象纷呈感到不满,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诗者的内容无疑会爆发出来。“傍晚出去走走/突然感觉眼前的街景熟悉而又陌生/来来往往的人真多啊,一个也不认识/但是他们都是我的乡亲。他们的忙碌或者悠闲就像一面镜子/照着我的今生”《体内的回声》。事实上,这样的叙述,告诉现代主义意识的觉醒,刻画了一代知识分子对故乡心理上出现的复杂变化,而这种国家意识背景下的变化充分呈现了焦虑与困顿。意识形态里的社会角色、身分、地位、生存价值都是作者心灵的炙问。“它乐于此道,以便久病成医,谁知道呢/重要的是学会养生/把面具和防盗门做好”《城北纪事之二》。作者似乎对自己的立场留下了空间,也是弥散着知识分子价值观认同上的焦虑。谁懂寂寞文人心?作者一直在强调“自我”,而这种自我却是以“矛盾”意识出现了。《闷鼓表叔》中“我只听他说:天底下最好看的衣服是老婆婆的寿衣/比戏服、嫁衣做工都细/他父亲认为要等娶了媳妇生了娃儿/才能让他沾手”。这种献祭式的写作追求,在整首僵硬思想中有着别样的精神关怀。无疑是知识分子对时代一种坚如磐石般的操守。诗人眼是冷的,但心却是热的。这种对来自底层的人物,生活的关怀令人十分温馨。至少他温暖过别人,也曾经被别人温暖过。诗人存在的方式,更是存在的良知和勇气。源于内心疼痛的体验。对中国现代生活洞悉入微地观察,对新时期生活虚无的透悟,及生存现状的焦虑始终使作者无法摆脱精神上的困惑。他的作品中聚焦和放大的现代诗意,将怀旧生活纳入现实生活中,企图营造精神的乌托帮,来对抗反击现代文明的罪恶,虚伪,堕落。这种批斗性的审视使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和义愤。
《闷鼓表叔》中参照人物的情感遭际和生存悲欢,并对故事作了独特的价值评判,充分显示出作者的个性化叙事。经过诗人的生命体验和心灵过滤,读者的感觉更为真实。文中以“我”这一特定视角框定和展现,诗人以文本尝试的形式从外象和人物内心来揭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及对艺术执着求索。他以局外的身分对乡村生活的激情批评,进而挖掘出现实生活中的灰色和变形的灵魂。形成对现代文明更为理性的考察与审视,远距离的看生活表象,近距离洞穿人物内心。这种嬗变的形式让读诗的人津津乐道。“有人说他像个人物/有人说他根本就是个秀才······”一堆的叙述中,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去看人物,似乎充满着理性与冷漠。“‘闷鼓啊,找媳妇没?’/闷鼓表叔就急/要走”这种窥探式的换角度,似乎更能洋溢出作者对“纯正”的喜爱。“冷”“暖”两把双刃剑的较量,作者似乎想从叙述中去超越和突破,诸如此意象的有“西西弗斯”“黄斌”都能交待出作者内心的执着。
纯朴的心灵在现代文明中熏浸和挤兑下逐渐失去光泽,枯萎,凋谢。小人物梦幻破灭如《城北纪事二》、人格的消损如《体内的回声》日常性,孩子的学习,父亲印象,妻子的困顿,诗人的失意深刻揭示了失望的影响及威力无处不及。
但诗人用模糊的远去的时代来表达内心的渴望与诉求。唯有诗的主体不断的追问、反省,才能缓解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
叙事中作者到处有刻意去营造氛围的痕迹,如《关于正宗腊肉》“奶奶遇人就说,我孙子来看我”,“ 我就知道了:只有回到乡下才能吃到真正的腊肉”,我母亲说“吃天然饲料的猪”,“细细劳作一年”等等无疑是作者有意对膨胀的现代文明最好的抨击与批评。这里作者由三人称变成第二人称,除却由生冷的现实变成亲切的回忆之外,仍归功于作者通过叙述上的变化,使温暖的意象逐渐苏醒。无疑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等等这样的叙述角度变换、旋转,都能准确的渗透出字里行间的感情。诗人成功地摆脱单纯叙述的桎梏。打通了经验领域和非经验领域的艺术通道。从而使诗性的叙述上逻辑条断裂,价值解体都被扫地出门,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诗人以一个时代的侧影存在着,他的现代性焦虑无疑是新经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衰退的表症。寻找知识分子内心的失落园而带有“普遍性”。这种非切肤的而是来自时代退化的痛心,让人看到了知识分子失真的声音和血性的呼唤。它承载着知识分子的文化良知,道德情操。我相信然也不是一味钻进故纸堆里的卫道夫,它是对现代文明破坏性的一种控诉。久远的时代已经远去,诗人生活在“活着的世界”。他的追求及当下人文关怀的缺失,都是一个鲜活的对照。作者以“我”“我”“我”的肚脐文学,全面刻画出时代的病态,仍希冀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公共空间。应值得“生”者更多的思索。以外在的表象到内心的阐述,从叙事角度的转换,从氛围的营造,人称上的变化,它都代表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美好愿望与心理诉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9:51:41 | 只看该作者
荷叶林 发表于 2010-11-12 10:39
战胜自己与时间是多么的艰难!
这两输,乃为世人之皆输!

谢谢,我从来没把自己当作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9:58:36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完成使命了,可还有两篇没弄完,唉,最近可能真的只能到浩瀚中去游泳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发表于 2010-11-13 21:47:37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由摘录的几句诗,我并不喜欢这类诗,如你所说,太僵硬了。我佩服你对文字的感悟。这是种天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1:48:26 | 只看该作者
扶        桑
文/冰城冷雪
    去年路过花店时,被一种红色的槿花吸引住了。长长的花柄支着大红的花衣,特别醒目。在汪洋的一片绿洲上点缀着这一点猩红,那花自然耀入眼底。不由地停下脚步。鲜红的花衣内伸出几枝嫩黄黄的蕊来。蕊的末端顶着几粒颤徽徽的绒绒的金黄粉球。禁不住心动。店主见我木讷之举,很热情地找我搭讪,替我讲出学名来;扶桑,红色为上品。叶子,树质都像桑树。我这才发觉它的树形与儿时的桑枣树略无一异,除了叶面上有一层厚厚的蜡质外。隐约记得《山海经》里曾提及。只略感有些娇贵。
    “好养么?”我犹豫了很久。
    “好养!剪个枝儿就能插活的。只需记得天天浇水。”
    “要注意些什么?”
    “没有,要保持土壤湿润,放在室内。”
    “怕冷么?”
    “有点呢!冬天放到雨雪飘不着的地方就行了。”
    “行,给我一盆。”
    “你买这盆吧!那盆是样品,再说开过了就不好看。”
    说着他搬过旁边一盆。那花叶面微卷,且蒙上一层娇白。我欣然应允。
回家后,我勤浇水。三伏天,顶着炎炎烈日,一天三次。可未见一朵。父亲估计是店主为了美观,喷给的矮长素过重了。但我仍不死心,依旧如故。整个夏天它才缓过劲。冒出的新叶十分的嫩小。待到朔风卷地时,它的叶未焉黄就已经憔悴了。
来年,春特早。几日艳阳饱乳后,小雨开始淅淅沥沥的了。我将藏过一冬的花,重新搬进院子。枯老的藤条开始冒出丁豆般的嫩来。干涸,枯灰上冒出几点新绿似乎过于难堪。我在所有的盆盆钵钵里搜寻每一株的名字。可惜的是,竟没有扶桑。许是它春来得迟些罢!我一面痛惜,一面安慰自己。或许应该给它些时日。春暖足了,阳光够了,雨水丰润了,再懒的树,它都得开花。
我仍安心于等待。
    等到所有的树都爬满了绿叶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折断它的上枝,剥开来看。竟无半点春色。我继续一小截一小截的往下折去。直至折到根端时,才发觉已是一片霉黑。心,蓦的凉了。
    “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许是境遇过于凄苦,还是一个人独自过于凄凉?从养这些坛坛罐罐起,我始终相信,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灵性。尽管它“朝开暮落,落已复开。”
    “花开的时候,我来过 。花走的时候,我去过。”而等春的心复已老去。犹如那个季节的雨,好长好长啊!
我不是玛雅人,没有图腾的习惯,但热爱生活,忠实于自然。至少,它们不会背叛自己。曾经年少轻狂,背经离道。经过多年的沉淀后,愈觉生活的精彩,人生之淡定。
查遍所有的资料,才发觉。扶桑是怕冷的,愈名贵,愈是订求苛刻。不错,错的只在养花的人。不懂得“香消玉损”。后来,才知道扶桑是先民们的神树。
    仲春时节,去园林。结识位花农。看到心慕已久的扶桑,我摇摇头。花农说:“捎上吧!它要个人照顾。反正你总有打理的。”我又捧着那一指来长的枝杈。
    铲去原钵内的土,添上新泥。将其放到院子的西北角。它像我们的春神“句芒”一样,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都是属于它的。一如初,每每新栽的物种,我都会闭上眼睛,在心理对它们说些什么。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灵魂。
夏季来临,它自然格外的卖力。长起来像我,一根筋。突然间就蹿到半人来高。所幸的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惊喜地看到了那一片郁葱中的一点猩红。犹如故人重逢,内心满满是生的喜悦。以后的日子中,它总是一开两朵。翌日清晨,我总是要拿着剪子,把它插在幼女的羊角上。整个夏季,小女的头上,除了红得发黑的月季,便是那猩红艳丽的两朵。我也憧憬在对过去种种的回忆之中。
    如今,西风煞起。这花一发不可收拾。院中的丁癸已经开始凋零了,可它却没有要束手的意思。每隔三五时日,便亮出几个骨朵来。面临此情此境,我不觉亦忧心重重。花家曾经对我说过,它活不冬天的!

f57b1f22a956306d92580732.jpg (167.22 KB, 下载次数: 0)

f57b1f22a956306d92580732.jpg

ff2fc731a2a2f2b35edf0e8d.jpg (255.04 KB, 下载次数: 0)

ff2fc731a2a2f2b35edf0e8d.jpg

5c8af4d922844fe239012f83.jpg (124 KB, 下载次数: 0)

5c8af4d922844fe239012f83.jpg

84e3b75111119cac8d543068.jpg (146.92 KB, 下载次数: 0)

84e3b75111119cac8d543068.jpg

354caadd58e3f285cc11661e.jpg (232.74 KB, 下载次数: 0)

354caadd58e3f285cc11661e.jpg

0754b1cb02a8590abf09e6c7.jpg (81.66 KB, 下载次数: 0)

0754b1cb02a8590abf09e6c7.jpg

200610720133683.jpg (31.1 KB, 下载次数: 0)

200610720133683.jpg

2005312203139466[1]_R7Q0X9iaAxaC.jpg (120.71 KB, 下载次数: 0)

2005312203139466[1]_R7Q0X9iaAxaC.jpg

2008111810463375.jpg (15.53 KB, 下载次数: 0)

2008111810463375.jpg

a1ba1c7af60c1dd70ad1873d.jpg (234.56 KB, 下载次数: 0)

a1ba1c7af60c1dd70ad1873d.jpg

b0c7ef2dc0f0862a359bf7fc.jpg (87.34 KB, 下载次数: 0)

b0c7ef2dc0f0862a359bf7fc.jpg

e09b1554109141eeb645ae3b.jpg (83.33 KB, 下载次数: 0)

e09b1554109141eeb645ae3b.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发表于 2010-11-16 12:42:53 | 只看该作者
满屏鲜妍,想念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6 11:33 , Processed in 0.0481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