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土人情] 武穴花甲老人四十载手绘港城风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 17: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中文注册

x
“武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深爱这片土地,别人用相机快门拍摄城市风景,我就用手中的画笔慢慢记录一个个美丽的瞬间。”6月3日,在武穴市龙潭公园,痴迷速写的王家振老人对围在身边的美术爱好者说。
  今年60岁的王家振,祖籍麻城,自幼随父迁居武穴,现供职于武穴市总工会。他从小酷爱绘画,虽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但丝毫不影响他对艺术的追求。文革时期物资匮乏,加之家境贫寒,他就捡来别人用过的废纸,照着毛主席画像学素描。

  为了节约开支,王家振舍弃了成本太高的油画和水彩画,坚持用粉笔、铅笔或钢笔在纸上画速写。只要有时间,他就拿起纸笔,见到什么画什么。现在他画一幅速写,从观察、下笔到完稿,短短两三分钟即成。王家振自己也没曾想到,就是这个爱好,让他一坚持就是40余年,且从未想过放弃。

  他的钢笔风景写生,少有名山大川,多为武穴本地的街头小品、公园小景、民居小屋、市场小卖、山乡小家、码头小船等不起眼的小景。正是这一连串的“小景”,才构成了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城市“大全景”。 他的速写作品《江滩晨曲》、《山乡人家》、《武穴港口》……构图严谨,线条活泼,疏密开合,生动而又明快地描绘了变幻的社会景象。王家振还擅长书法,并将魏碑体作为自己书法的主攻方向,兼写隶书和行楷,他在业余时间培养了一大批书画新秀。

  王家振老人用手中的笔,40年如一日地描绘着武穴的风土人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变迁,他的执着精神激励着许多年轻人。他的年轻同事詹勇军感慨地说:“我非常景仰王老师在钢笔写生和魏体书法方面的艺术造诣。更让人敬重的是他的为人,低格调,实打实。”

  如今,王家振虽身兼省、市、县三级美术、书法机构多重身份且即将退休,但他始终不忘当初立下的座右铭——心不厌精,手不忘熟。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心中的追求和对家乡武穴的热爱。他将继续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城市留下最美的回忆。(通讯员朱碧浩 朱志勇 刘伟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7:28:26 | 只看该作者
王老有好多作品在我们论坛里,早已欣赏过了。通过这个新闻,又知道王老祖籍不是我们武穴的,更让人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7-2 21:51:45 | 只看该作者
心不厌精,手不忘熟!{: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6-18 12:27 , Processed in 0.03375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