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83|回复: 2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八三、新 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5 07: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八三、新  河
      位于武穴正街以西长江江堤外与长江河面间,有一条人工就势“挑”出的长约千多米的小河道,称为新河,为邑人郭鼎存于疏浚西港前后创修。因疏浚了“新河”, 使江堤(即西坝街)与新河外的土堤间,复出现一条新的“港湾闹市”,复如同南京秦淮河似的成为“武穴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
      武穴正街与江边相通,除了由后坝街经女儿街有“喜桥”外,于腰子形的坝湖塘的塘腰处还有一条石板路,其实就是一座珙桥。市民们不呼它为“石板桥”,而亲切地称之为“桥儿下”。因为这儿既通江边,又经新河繁华处,来往人多,加之独轮车经过这儿,运货繁忙,这“桥儿下哪受的了呀”,民国初年便成危桥一座。1934年,由一位四川籍的警察局长何庭芳出面,复经红十字会会长吴见田负责,且由多人辅助,募捐施工,将桥加高,路填平,撤换栏杆,外加横桥槛,使这儿只能走人,不能行独轮车。经过这一番修整,新河两侧多有凌水吊楼,便成了南京“秦淮河”类似的游人观舟览胜接踵之处。网友GUODE曾有《八户塘》诗记新河之盛况:“倚岸楼台半枕涛,晚风暮燕柳轻摇。樯桅帆落新河口,石板桥斜古水腰。天晓无风铺碧镜,夜蘭有韵品湘箫。龙舟五月端阳节,绿女红男喜弄潮。”
      后此河渐被淤塞,本世纪初,遂与坝湖塘、石板桥等同时填为平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7: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汪内湖风景,年轻在武穴读书、工作时,经常在八户塘游泳,惬意得很啦。如今,偶尔在脑海中泛起昔日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上人 发表于 2013-4-25 17:31
好一汪内湖风景,年轻在武穴读书、工作时,经常在八户塘游泳,惬意得很啦。如今,偶尔在脑海中泛起昔日情景 ...


        令先生生心“在脑海中泛起昔日情景”,罪过罪过。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0 09:42 , Processed in 0.0384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