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87|回复: 2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七六、百米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8 08: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七六、百米港
         北起官桥电力排灌站,南抵黄广大堤武穴百米港大闸的一条人工港道,建于1970年,长3.5千米,因港面宽102米故名“百米港”。按设计要求,汛期可用排水泵排湖水入长江,流量315立米/秒。
      百米港按设计为引、排水双用途渠道:遇干旱时,可由“大闸”引长江之水经武山湖灌田;若遇武山湖水猛涨,由丰收港自排能力不足时,由武山湖大功率水泵启动,提武山湖水由“右米港”直接经“大闸”入长江。据资料:1975年8月14至16日,市境宽突降暴雨213毫米,17日首次开机运行,排流35立方米秒,使内湖水迅即降到安全水位以下。又据载1983年汛期,泵站连续九次起排,降低洪峰1.1米,有“效益显著”云云。
      官桥泵站、百米港和百米港大闸均于2002年列入省级水利基建工程,作了将三天暴雨五天排毕的更新改造。2006年更列入国家更新改造项目,将于十二五期间完成更新改造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18: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举两得,设计者高明,先生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8: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是摸着江水为治水做的一件大难事。做好了,确有一举两得之功,相信会进一步做的更好。
        原来还有将江水(或武山湖水)经官桥泵站泵入“高干渠”北调到梅川以上市境,再经“自流灌溉网”自流灌溉全市良田万顷的宏伟设想。如果如愿了,到那时才是一举三得的大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4 15:20 , Processed in 0.0447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