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140|回复: 35

[原创] •湖北千湖新记• 武山湖万年丰姿十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17: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湖北千湖新记•
                 武山湖万年丰姿十记
                                         史  纪

      1994年版《广济县志•概述三》提及“古时,县境东南部原为北江故道,古彭蠡泽一角”,指明武穴境内的武山湖,乃古彭蠡泽干涸后的遗存的“一瓢”水面,惜未追踪彭蠡古泽与武山新湖两者间的沧桑巨变,也没有对武山湖历史展开讨论。
      下面要介绍的武山湖,古名青林湖。因湖中有武山、武山寨,明永乐二年(1404年)于修黄广大堤后,青林湖水入长江的水口子被截止,并于“凹”字形堤的穴口出现了新兴的商埠城市,将其立名为“武穴”(武家穴)的同时,亦随将青林湖改名为武山湖。
      武湖中的武山寨,为武穴二十四“兵防山寨”之一,自古是兵家攻占之地。赶近说,如明崇祯十年(1637年),就有张献忠与明总兵左良玉遭遇于广济,有“张献忠攻破武山寨。”的记录。由历史再往上溯,武山湖中的武山寨,是秦汉反秦战争中英雄英布起义发祥之地。英布被项羽功封九江王时,英布并不卖项羽的“账”,迳自称“武王”,还将王城和王府修建于今武穴的武山湖畔。因此,汉四年刘邦再封英布为“淮南王”时,用语即为“封武王英布为淮南王”。由此知:英布是戴了“三顶”王爷帽子的、由今武穴市雄出的历史英雄人物。
      不耐寂寞的是武穴的文人们。宋明之际,武穴文风炽盛。据明代文人们所评出的广济十景,“武湖明月”列为广济十景之第九景。其推荐词曰:武山青凸于武山湖水面,神似洞庭湖中的君山,同有“水晶盘里拥青螺”赞辞。武山湖盛产鱼类,素享“金湖”之誉;又且湖周黄芦白荻,林木葱笼,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牧笛悠扬,渔歌互应,渔火星罗,桨声欸乃,皓月悬空,静影沉壁。游踪驻此,其乐如何?景名之曰:“武湖明月”,有佚名氏遗诗为证:
    渔舟夜泛武山湖,月影波心璧玉浮。
  芦荻丛中眠雁鹜,菱歌曲曲起汀洲。
      下面的故事从距今12000年前开始,择要分作十段,分重心简略述之。

    一、武山湖是古彭蠡泽干涸后遗存的一“瓢”古水

      武山湖面是彭蠡古泽干涸后后遗存下来的一“瓢”古水。
      本境位于地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相对运动的前沿下陷地带,为历史时期之彭蠡古泽所在地。大约于12000年前后,长江主泓道南移到目前长江河道上,在江北遗留下一系列遗弃的古长江河道,在下扬子准地槽新构造掀斜下陷带,随之和九江盆地南缘宽阔的长江水面合并成一个空前规模的大水泽,这就是彭蠡古泽。何谓“彭蠡”?彭彭:水源丰盛貌;蠡:谓其形如一瓠(hù)瓢,两者合之而得“彭蠡”之名。此古泽水面约4000多平方千米。形象地说:此古泽绕境一圈,滨临今天的阳新、蕲春、武穴,黄梅、宿松、太湖、潜山、怀宁、安庆、望江、东至、彭泽、湖口、九江、瑞昌等15市、县,确然似一葫芦形的大水瓢。由以上考察知:今武穴地域(市境约六成面绩)其时均处于一汪巨水的古彭蠡泽的西境一隅位置。
      该古泽因长期受江西几大水流出口的顶托,将长江水流所挟带的泥沙堵塞于主泓的北侧,并且逐年沉积下来。随着淤沙的沉积,水面不断变浅变小,历8000多年,至秦汉时,仅剩下水草蒙茫,水流变徙不定的一大沼泽,汉人所谓“浔阳九派”地带,便是此期间状况的实写。古彭蠡泽一步步萎缩既变小又变浅的结果,首先是解体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最后无疑:终至湮灭消失。
     古彭蠡泽彻底从人们视线消失的时间,大概是南朝年间约公元425年顷。南朝宋文帝始光二年(425年),今江西鄱阳湖盆地内的两个古县城鄱阳和海昏先后陆沉,也就是说:由于一次沧海桑田巨变,今江西的鄱阳县城淹没了,海昏县从此消失了。原于今南昌附近一处名为鄡(qiāo敲)阳的辽阔的平原,汉高祖在此设立鄡阳县,王莽时还改名豫章县的地方、产生了一汪巨水;且由于水面的不断扩大,遂演变成今天的鄱阳湖水面,一个新的鄱阳湖在大江之南新诞生了,而原来位于大江之北的彭蠡泽则干涸消失了。这应当是发生于地球北纬30°线上的一次历史巨变事件。可惜,发现这次历史巨变并认承其确实者,还是近年间地质工作者研究的结果;于过去,不是将彭蠡泽与鄱阳湖看成一个大湖,就是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古彭蠡泽干涸后,便于武穴至安庆的直线上,留下一串珍珠似的湖泊。但这些湖泊也因多种原因,主要是人工开垦的结果,剩余的湖泊越来越少。讫上世纪末仅武穴境内“己消失”的湖泊有黄泥、万丈、城塘、连城、广佑、沙湖、余家、稻场、西湖、东湖、赤矶、小沟、游家、大茶、伍家、王陈龙、柳绿、桥边、洋牌、挂玉、牧马、阳城、琵琶、陶家、五里、凉篷等26处之多;而讫今属于武穴市境一家之湖的,便是2013年列入《湖北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武穴马口湖、武山湖和月塘(湖)三个古泊。实话实说:月塘(湖)在武穴市区内,原来本是与武山湖连同一体的、为武山湖与长江相通的一条古名“刊江”后名“西港”的出水口子。明永乐二年(1404年)修筑黄(梅)广(济)江堤时,于临市境因回避深水修成个“凹”字形江堤,截断了月塘与武湖的连接,在“凹”字里形成一大“穴”位;后来,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于将武穴江堤的“凹”字牵直,又割断了“月塘(湖)”与长江的连接,形成为面积0.047平方千米的小水泊。因之,严格地说,月塘(湖)只是武山湖用作向大江相通的“壶”嘴。故此,武山湖经航拍测定水面面积为16.3平方千米 + (月塘水面)0.047平方千米的、加上水面2.77平方千米的东马口湖,是在武穴境内列入《湖北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中的、古彭蠡泽干涸后唯一“硕果”仅存的一瓢古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8: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先坐沙发,再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8: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的《武穴报》副刊栏目,总会刊登书法作品,内容就是“武山湖”三个字。我的同学就经常写这三个字往《武穴报》里投。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看到楼主的文章,晚辈感慨颇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8: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耐寂寞的是武穴的文人们。宋明之际,武穴文风炽盛。据明代文人们所评出的广济十景,“武湖明月”列为广济十景之第九景。其推荐词曰:武山青凸于武山湖水面,神似洞庭湖中的君山,同有“水晶盘里拥青螺”赞辞。武山湖盛产鱼类,素享“金湖”之誉;又且湖周黄芦白荻,林木葱笼,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牧笛悠扬,渔歌互应,渔火星罗,桨声欸乃,皓月悬空,静影沉壁。游踪驻此,其乐如何?景名之曰:“武湖明月”,有佚名氏遗诗为证:
    渔舟夜泛武山湖,月影波心璧玉浮。
  芦荻丛中眠雁鹜,菱歌曲曲起汀洲。

呵这段让人忍不住朗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8: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这瓢古水,希望永久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8: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冬 发表于 2013-4-11 18:19
记得以前的《武穴报》副刊栏目,总会刊登书法作品,内容就是“武山湖”三个字。我的同学就经常写这三个字往 ...

呵,那有没有写关于武山湖方面的文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9: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啊。请大家补些图片,更加到位 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19: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泽,观千湖,缅怀历史,尚人文,心甚乐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09: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武山湖是留在“北纬三十度”
              特别不平凡神奇线上的一曲赞美诗歌
      武穴武山湖(湖心)地理位置:东经115°35′14″,北纬29°54′44″。
      北纬30°是全球承认的,一条特别不平凡的纬线。它是贯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纬线,也是贯穿珠穆朗玛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以及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埃及尼罗河、伊拉克幼发拉底河等以同纬度为入海口奇妙处所;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比如,恰好精确建在地球陆块中心的金字塔,神密的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海拔负800米深的死海,巴比伦悬天花25米高的“空中花园”,柏拉图的对话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以及令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加上今天才专文记叙发表的,中国中部巨水鄱阳湖的神密生成,和另一巨水古彭蠡泽的神密消亡,都汇聚在这条神密的纬线上。今武穴市地理位置:东经115°22′至115°49′,北纬29°50′至30°13′,正好脚踩北纬30°这条特别不平凡的纬度线上,而因此,彭蠡泽古水存留至今的武山湖,和月塘(湖)的惊奇存世,则更属不平凡中的超级不平凡了。
      湖南才子、1875年木版书《长江图说》作者、道光进士何绍基曾在武穴考察,寻找喜获古北江遗址时,他留下名言说:打伞寻伞,骑驴寻驴,此之谓也。他说的一点也不错:武山湖是约1700年前干涸消失了的彭蠡古泽孓遗,而其与长江相通的出水口,名“青林江”就是《湖北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中的武穴“月塘(湖)”。
      武山湖有特别不平凡的神奇变化的经历是:武山湖随古彭蠡泽的新生而新生,随古彭蠡泽一万余年生命的存在而存在。但并未随彭蠡古泽的消亡而消亡,而是留存为需加特别保护的一汪古水,武山湖便属需加特别保护的一汪古水。
      古彭蠡泽经不起长江之水长年所挟带的泥沙堵塞,最终干涸消亡了。而几乎同时,于公元三世纪的一次大海浸中,在江西于汉初建制县名为鄡(qiāo敲)阳的辽阔的大平原上,新生了一个面积也达4000多平方千米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彭蠡泽是鄱阳湖的“前世”,鄱阳湖则是古彭蠡泽的“今生”。它两者间的生死存替,是地球北纬30°地理位置上难得的神奇“经历”之一。此沧桑巨变,留给了世人千年不解的迷惘:如同痴情者总以为今天舞台上的美女林黛玉,就是三百年前生活中的“林妹妹”似的,诗人们总是以今天的鄱阳湖,就是古彭蠡泽缩小了的同一巨水。咸以为古彭蠡泽与今鄱阳湖是同一水泊的不同名称。
      这一误解原因出于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加上没有地貌大变迁的的知识,佐以诗人们的吟咏渲染,甚至形成定见,影响深远。例句如:(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唐)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李白《下浔阳城泛彭蠡,寄王判官》“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中流见匡阜, 势压九江雄” ,张九龄《彭蠡湖上(沿涉经大湖)》“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 白居易《彭蠡湖晚归》“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宋)王安石《彭蠡湖》“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 苏辙《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暮发鄡阳市,晓榜彭蠡口”等,都是错将鄱阳湖就是彭蠡泽(湖)的绝好例证。
      武山湖的不平凡处,在于它原来就是彭蠡古泽西北一隅,资历可老了。所以与它周围由彭蠡泽的存在而产生的神奇景物等,有天然的共生与儿时伴侣的关系:
      例如古彭蠡泽有两处溶洞,一在泽东岸的今彭泽县境,一在泽西岸的今年内武穴市;在今武穴市境的不是一只溶洞,而是一群溶洞,且全在武山湖周匝,与武山湖当然有天然伴生关系。
      例如古彭蠡泽干涸过程中,古寻阳县(郡)由大江之北于晋咸和中(328年顷)由溫峤迁到了大江之南柴桑县,而大江之北的浔阳水泊则成一大平原;而古之寻阳县治,则由弃置消失而蜕变成新兴起的另一商埠名城:武穴市。
      例如武山湖古名东林湖,因其湖西岸有古山名“东林山”缘故。而古东林山正好处有大别山尾脉,其“山”一担肩挑的南北两大雄关。南边的是长江经过的险隘:田镇要塞;北边的则是“高山铺•困龙颈峡谷”。常言说:幕埠山•大别山脉是大武汉的一道城墙,那么,位于武山湖南北两侧的一“要塞”一“峡谷”,则正好比为大武汉的两道东城门。关于这两道“东大门”对保卫大武汉的功劳俟下文专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20:0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武山湖有这么多的渊源。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7-13 08:42 , Processed in 0.0613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