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27|回复: 2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四四、四 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6 0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四四、四  望
      位于市境西部,西壤蕲春县界,距市区中心25千米。为1858年建乡级公社,以傍四望山得名,1984年设四望区,1988年设建制镇,驻地新庙,其所有一寺,民间呼名“新庙”得名。京九铁路建栗木站于境西、沪蓉高速公路则穿中而过,带动了林业、养殖业和农业的快速以展。
境内红石湖畔鼓山遗址,是约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古人在本境生活过的遗址地之一。鼓山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1993年考古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墓葬238座,发掘出的石器有斧、錛、铲,陶器有夹砂红陶鼎、罐、纺轮等共1685件,其中有极珍贵的玉器41件。此地属本境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研究鼓山墓地的文化因素,对了解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和特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境内铁石墩和刘家嘴,为东夷古人在这儿进行冶铁的巨大工场位置。据《新唐书•志三十一•地理五》“广济有铁”,按说本境本不产铁,但本境确有一处名叫“铁石墩”的地名,和有占地以平方公里计的冶铁工场遗址,发掘出了成吨重的废铁块,还出土了用于运送矿石的己经碳化的木桅杆和船身,可以想见其时冶铁炼钢所具的规模。地点“铁石墩”有冶铁历史,且在有唐时代就属于远古的遗迹,正是东夷人民发明冶铁并造古铁字为古“銕”字的实物证明。《广济县志•建置二•环境变迁》(1994年版)载:“据考证,在县内铁石墩古江汊道河床中,曾挖掘出炭化的木船桅杆和船体,在铁石墩、徐文海、大金铺、和大祝等河岸,至今还遗存有0.5~1.5千米长的冶炼遗迹。按照现有的地质调查资料,在这些地方周围尚未发现矿产生成地。据分析,古时是用木船从外地运来矿石进行冶炼。”位四望何桥村刘家嘴,是面积约3500平方米大的古冶炼铁的工场。1979年,于该村出土了长3米粗径40厘米的圆木数十根。1984年更出土了重10吨以上的鸭状形块铁,和面积1200平方米以上的小铁块和矿渣堆栈。七秩龄童按:铁石墩、刘家嘴相距咫尺,且同处古铁石河畔,故两处上古冶铁工场,可视为同一大冶铁遗址的两大部份。
      延至近世,1938年日军侵略中国,于武穴田镇要塞进行激战时,四望山是田镇正面战场的前沿阵地,9月22日,国军萧之楚第26军的王修身第32师和陈永第44师、和何知重(黔军)第86军的牟庭芳第121师,与日军第六师团陷入重围的今村胜治第11旅团在铁石墩一线激战,经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下,一举毙敌700余名,使日寇援军清水联队无法接近田镇要塞阵地圈。至今大法寺建有“白骨塔”,埋的即是牟廷芳121师牺牲将士的忠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 17: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资料,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9: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1 06:11 , Processed in 0.0508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