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879|回复: 7

[地理文化] 武穴(历史)地名志(四六大金、四七龙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1 08: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历史)地名志
                         四六、大  金
         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中心20千米,由近处古地名“大金铺”移名“苏家垴”形成的繁荣集镇。1956年在此建第三中学,1959年为乡级公社所在地,1984年始用今名“大金”,为石佛寺区建制镇,1988年升为中心集镇,属市八大行政区划镇之一,仍以驻地称“苏家垴”。经过近三十年建设,京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武梅省级公路均交汇于此,形成聚四万居民所建成的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农业重镇和工业强镇。
      大金镇属大金铺因大金河得名,河自栗山发源,经胡立、杨铺、大金铺,自凤尾头入武山湖,长20千米。大金铺又是旧时由县城至武穴、龙坪、郑公塔驿路必经之地,民国时期为乡公所驻地。建国前,此处有商户80,人口700。1966年因建大金水库,交通中断,商业渐次收缩,仅存一户代销店。改革开放以后,大金铺划入全市36处小集镇之列,商铺注册渐增至近百户,为市境恢复得较快的小集镇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08: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七、龙坪
       地名,为武穴长江下游17千米年滨江商镇,今属武穴市街道办事处之一。龙坪原名鸿脑洲,公元1000年顷,据称鸿脑洲靠了北岸。其实是大江主泓道向南移,将鸿脑洲抛却成为大江北岸。南岸傍近火焰山,无法再向南移,乃顺山东去。在此之前的鸿脑洲,向上望是东陵乡,向下看是蔡山庙,本身还属于大江中的一大沙洲。唐肃宗至德四年(759年)秋天,大诗人李 白流放途中关中大旱,遇大赦,投奔族叔安徽当涂县令的李阳冰,和一位在今九江从商的族侄,遂游浔阳、庐山、广陵(今扬州)等多地,也在蔡山、太白湖、鸿脑洲等地的长江中玩水玩了整整三年,留下了好多浔阳九派茫然的诗句,如:“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等句子,就是在本境水域写的连珠妙句。那时今龙坪这一大沙洲,正“飘浮”在大江之中哩。
      大江主泓道南移到位后,明永乐二年(1404年)修“黄广大堤”,大江从盘塘起止于黄梅新开口,将河床流向作了定规,但大江仍如脱疆的野马,江水从田镇要隘处挤了出来后,仍然奔腾咆哮而下,使九派浔阳中的河流陆地变动不居。
      其一是鸿脑洲“靠了北岸”后,于大江中又沉积了一宽3千米,长7千米的名为江心洲、或呼名“新洲”的大沙洲。不仅如此,此沙洲还累有向武穴上游方向延伸的表现,名为江流中的“沙坡”,仍然运动不断。如1928年,宽100米、长500米的沙洲曾浮出水面,至次年7月自行消失;又1971年再显现宽8米长100多米的沙埂,一个月后始自行消失。
      其二是自公元1402年黄广大堤修筑竣工前后,据统计:南宋末年至今(2013年)的749年间,其江堤共溃缺52年次,以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和四十一年(1613年)大堤全境溃缺,灾祸最惨。此际虽然“靠了北岸”的鸿脑洲,因常为洪水冲溃,形成面积或大或小的“龙凼”。从西“金家龙凼”至东“王陈龙凼”,连接着大大小小的龙凼达十多个之多,所以龙坪旧曰“龙凼”或名“龙坑”。
      但从总体而言,明代永乐建筑黄广大堤,还是保卫了沿江一境平安,也为滨江市镇武穴和龙坪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基础条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进士金德嘉家祖,也是于明代初年从河南迁到龙坪来定居的。据他著文《鸿脑洲记》记载,到了明“成化、弘治(1465-1505)年间,天下无事,户口蕃息。故老尝为予言:龙坪编户盖三千七百有奇,土著家累千金者,不可胜数;而远方富商大贾,舟车辐辏,厘市浩穰,变蕲黄以东之沃土也。”说明由于永东“皇堤”的功德,使之与武穴相似,成了“商贾鳞聚”的滨江要埠。
      龙坪定名于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顷。其年明嘉靖皇帝四皇子朱载圳(1537-1565),遗往德安(今江西省九江市辖)就藩,其时治在江南的江西与治的江北的湖北均有插花管地,龙坑也是其封地境地,他以为龙坑的“坑”字不吉祥,遂定名“龙坪”。
      有一段时间,龙坪是鄂东逃避战乱的一方乐土:如宋嘉熙元年(1237年),和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广济县城两次叠遭战争浩劫,均迁署于龙坪江中的新洲上办公。但也遭到数次战争浩劫,祸害最惨的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由武昌兵下金陵,途经广济,据《鸿脑洲记》载“舳舻相属,五百里火,两岸民居烛光天夜如昼。”兵至龙坪,放火烧尽建筑物,龙坪、新洲上民房尽成瓦砾。此后两年,龙坪人不得不“伐竹诛茅为芦,生聚十年”,建筑房屋和室中家具“始用陶瓦”。
      常言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龙坪到了日军侵华战前的1935年时,商市竟然比县城梅川还要显得繁荣。后又遭日寇侵占,遂至残破不堪,一蹶不振至四十年之久。复于1988年后,改造老街,扩建新街,使镇区面目一新,渐成常居人口万一千人的中心集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09: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龙坪的传说还真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1 0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龙坪 经济在武穴排最后几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1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为大京铺,非大金铺,广济南驿道之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1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秩龄童 发表于 2013-3-21 08:15
四七、龙坪
       地名,为武穴长江下游17千米年滨江商镇,今属武穴市街道办事 ...

长江南移去,毕竟阻不住。长江的南移造就了今天的龙坪。资料难得,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08: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关于“大京铺”说法,似缺确证。按由广济县城东自栗山发源的大金河,经胡立、杨铺、大金铺、凤尾头入武山湖。以河取“大金铺”地名理在其中。又1966年修水库,亦名为“大金水库”未闻有“京”字的介入。如有另说,请详细指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16: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坪的历史了解了个大概, 希望能阅读详细的 龙坪 地方志,找了好久没找到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4 19:03 , Processed in 0.0428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