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地理风情---余川镇(双城驿)
六、双城驿村 (一)、双城驿村 位于余川镇东部,东与黄梅县毗邻,与四祖寺隔河相望,是古时广济到黄梅的必经之地,两县交界的袁山河上的“功德桥”,是一座古建筑,己被列入武穴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时境内有著名的京省邮驿和军事古道,并在明时建有重要驿站, 村名”双城驿” 由此而来。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443户,总人口1722人,耕地面积1272亩,山林面积3000亩。属典型的丘陵地貌。本村境内酒坡水库,水面达到300亩,水库周边具有较高的立体农业开发价值。此外,双城驿油面工艺精细,远近闻名。 双城驿村,明清时隶属广济县安乐乡, 民国时期(1913年) 广济县将清末7乡3镇改为10区, 区以下设55乡4镇, 隶属三区荊竹乡;1936年属长双乡(长庆庵与双城驿合并;1942年实行” 新县制”, 废联保设乡镇, 全县划分17乡3镇,面石乡与长双乡合并, 属石城乡;1946年下年, 将全县17乡3镇并为9乡1镇, 石城乡与龙岗乡合并为龙城乡, 属龙城乡辖。解放以后,1949年5月, 全县先后建立4区1镇14乡政权, 属二区余川乡;1958年, 全县建立8个人民公社, 成立双城驿大队,境内属余川人民公社;1961年, 攺人民公社建区, 隶属余川区余川余川(小公社);1987年10月, 撤县建市, 全县撤消原建置, 设立4乡11镇, 隶属余川镇。 1、历史事件 1938年 8至9月, 武汉保卫战最重要的前沿战场---广济阻击战, 在境内激烈地进行了一个多月,中国军队在这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几十次激烈的争夺阵地拉锯战, 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遗址文化 “佛国津梁”---功德桥:<<广济县志>>同治版载;”双城桥在双城驿东,为黄梅县界,耆民袁某,变产修建。知县周某立碑旌之,刘殿撰若宰题曰’佛国津梁’云”。人们为了纪念袁某,又称此桥为”功德桥”。” 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 率兵几次经过此驿道, 他深知此道的重要. 为了扩宽此官驿邮道,明代洪武十五年(1383年),知县陈景昌奉喻扩宽重建。”佛国津粱”,顾名思义,该桥交通当时在广济的重要意义。 双城驿(站) 明时广济县京省邮驿处双城驿,并设有驿丞。<<清.广济县志>>同治壬申刻印板载:"双城驿在县东六十里,洪武十五年知县陈景昌建;成化十七年知县江震重修。双城驿旧设驿丞,原额设驿马25匹,脚马16匹,马夫12名,乾隆十六年裁与梅川驿,并归知县兼理。县城梅川往黄梅县邑内共有万车铺、青蒿铺、荆竹铺、车坊铺、石垅铺、双城驿铺,故双城驿道既是县际要道,又是京省国道。当年刘邓大军南下时,就是经过此古道驿桥和干仕石门古道这两条线路离开广济的。 随着柳界公路的贯通,驿站踪迹不见。古老的驿道再也不能今非昔比,唯有这座百孔千疮的古桥还没有完成它的历使史使命,仍然是一座镇东几村人们通往黄梅大河镇的方便桥。2005年双城村民陈许生和胡细梅带头筹资将此桥进行维修,才使这座辉煌了600余载的”佛国津梁”英姿焕发, 这座黄广两县交界处人们的”友谊桥” , 己被列入武穴市文物保护单位。 诗人胡醇<<双城桥>>诗曰:破头山口晚归樵, 十里双城路未遥。古驿人稀春寂寂,败槽风静马萧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