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705|回复: 20

[原创]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09: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郭德军小说《给陆珊的信》读后感

这是一种爱的植物
一千年地钟情于你
每一片摇曳的绿叶
都是一抹甘苦的相思
——题记

诗人郭德军是我相交多年的好友,其人其诗口碑甚好,早年的成名作《大师的背影》、《世纪末日记》流传甚广。虽然我已经多年不写诗不读诗了,但令我感动的是,他对文学那份执着的坚守。

小说《给陆珊的信》故事结构并不复杂:1948年,国立江汉大学高材生郭梦照和恋人陆珊毕业分手,一个应父母之命回乡教书,以实现其教育兴国之愿;一个回到香港其父的航运公司,期待能够在积累足够的资金之后回到湖北投资,他们约定今生在一起。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直到死他们也没有再见一面。陆珊发往大陆的信件一封封遭遇退回,而郭梦照写给陆珊的信根本就不敢发出去!郭梦照35岁为拒绝政治手段逼迫的婚姻而无奈选择自宫,用一生不娶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和爱情,文革中又成为被批斗的主角,因不堪忍受折磨,37岁时一头撞上银杏树自杀身亡,结束了悲凉绝望的人生。小说以书信为载体,通过诗意的语言叙述,谱写了一曲凄美的爱情挽歌。那一行行如泣如诉的诗句,充满了人性和人的自身尊严的光芒,发出了对那个混乱年代愚昧人性的个体呐喊与控诉……

古往今来,诗人总是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的。郭德军的作品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他由诗歌创作变成小说创作加进了新的元素,诗意的语言和悲悯的情怀令人欲罢不能。相比德军的探索精神,我很自惭形秽,只能单打一地守着散文园地自得其乐、固步自封。

实话说,我很惋惜主人公对生命的态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很高贵又很宝贵,他真的不应该采用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是的,孤身一人的他没有教书的权力,没有写作的权力,只有劳动的权力,他唯一的娱乐就是用英文给陆珊写信,他为什么就不能把目光投向他脚下那片土地?还有土地上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作为底层“沉默的大多数”,我们真的难以承受以生命为代价,选择抗争、行动、毁灭,去接近一种崇高的死亡。倘若他若熬过这段黑暗的日子,劫后余生的他是否会成为巴金或季羡林式的大师呢?爱情是崇高的,但爱情不可以让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应该在崇高中变得坚强,也在崇高中选择新生。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血淋淋的现实撕开给人看。什么是喜剧?喜剧就是用快感和笑声来消融现实的苦难。相比悲剧的伤痛和悲苦逼真描写,我更愿意接受喜剧的荒诞与诙谐夸张表现,即用轻松、幽默、滑稽的手法去表现现实中的疼痛、壮烈和凄惨。我不喜欢所谓的黑暗阅读。试想,一天的劳作之后,手捧一杯咖啡或清茶,在袅袅清香中安静阅读,是一件多么惬意和享受的事!可是打开文字,扑面而来的凄凄惨惨戚戚令人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很久都不能回过神来。同样是描写卑微的草根人群,汉味话剧《海底捞月》却用喜剧的手法,在勾起你会心一笑的同时,都会触动内心的那根神经。诺奖获得者莫言对饥饿的体验,也是通过魔幻现实的手法表现的。德军是个勇敢的尝试者,期待他能用黑色幽默去表现生活中的大苦大悲,从而带给我们以更多的愉悦、惊喜和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崇高中变得坚强,也在崇高中选择新生。
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娓娓而谈,视野广阔,有独特之处,此番细读,再得妙处一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3: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小说,我要是把我的读后感写出来。我估计会让前面所有做过评论的人,都只想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德军的诗我非常欣赏这不假。但是要是有人不相信我的话,只要有一个人生疑,我明天就要把我的看法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23: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看了一遍就足够了。

    甚至等不及明天。我现在就说说吧。文章共分两个部分。前文至第九封信,我不否定的确是诗意的语言,但是,这部分全部都是臆淫和梦遗的组成呀,基本上是写臆淫和梦遗的细节,相信每一个人都看得出来。臆淫和梦遗虽然能产生好诗,但是写在这篇小说及附着后文的说明,又正好全盘否认了诗意,这样就大大收缩了小说中诗的胀力,破坏了诗的力度。
   后文基本上是对前文的说明。但是有一个细节,处理得让人夷非所思:当作者把满篇皆是意淫那个老总他老娘的信交给老总的手中时,老总将是何等反映?
   读者考虑过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7 00: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这只是简单的说说。要是有人争论,我便用点时间认真的说说。当然,正如你们一样,评论之前就用上了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思维:我得尽量说点特独的、好听的东东要升华这篇文章。而我,只不过是反方向而已:既然那么多人一味的说好,甚至吹到天上去了,那么,我来排开以上因素,学习学习,挑挑问题,结果不经一挑,看了一半即挑二十多处不同的问题,包括好多语法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7: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读一次地老的文章,总有点小小的收获,窃喜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8 19: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感动了别人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一个能够被感动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愿冷漠了的世界,能够多一些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处处充满感动,问题是,“你”是否拥有一颗愿意去感动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2 09:26 , Processed in 0.0528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