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18|回复: 1

[人文文化] 宁波的进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9 0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宁波的进士

  中国封建时代实行科举制度,全国性考试(会试)在京举行;再经皇帝或委派专人复考(殿试)。殿试中式者皆称进士,其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乃登仕资格之首选,是读书人的最高企盼。当时,科举人才的多少,是衡量一地文化兴衰的重要标志。1987年,笔者在主编《宁波市志》教育卷时,曾对宁波现境历代进士录逐一考证,并经市方志办组织专家评稿会论证后载入市志及《宁波市教育志》。近年随着各地县志、镇乡志和家谱的编纂出版,又新搜集到一些进士名录。
    唐代,据雍正《浙江通志》、《宁波府志》等方志、宗谱载,宁波进士仅检得贞元朝余姚县虞九皋、乾宁朝奉化县孙合阝2人,此乃宁波最早的进士,1993年版《余姚市志》新征得唐进士徐溶、余密,唐代甬上有进士4名。
    北宋,宁波出进士161名,内有世称“庆历五先生”之一的鄞县人王说和楼郁等。
    南宋定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境内共有进士983人,为宁波历史上中进士最多的时期。内有官至右丞相的鄞县史浩、国史院编修官慈溪县城(慈城)杨简、《三字经》作者鄞县王应麟、一生致力于校勘《资治通鉴》的宁海胡三省等。
    元代,前40余年未设科取士,延祐初始重开科举,每榜七八十人,汉人甚少。宁波中进士仅9人,内有后被明太祖称为“江南大儒,惟卿一人”的慈溪县城(慈城)桂彦良等。
    明代,宁波有进士982人,内有创建“天一阁”藏书楼的鄞县城西(今海曙区)范钦、四明奇才鄞县江北岸(今江北区)的屠隆等。
    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止,府内出进士344人,内有《聊斋志异》中的一位为百姓所称道的清官———山东淄川(现并入淄博市)县令、祖籍慈溪县费市(今属江北区)的费纬祉,编修《浙江通志》的浙东史学集大成者鄞县全祖望等。光绪三十年(1904),鄞县忻江明、高振霄、镇海吴晋夔、宁海章梫、余姚朱元树、奉化竺麟祥6人中进士,这是宁波最后一批进士,其中高振霄直至1950年去世。
    从唐至清,宁波共有进士2483名(不含少量的荐举、右榜进士和武进士),占全省进士总数的17.6%。从县别来分,以鄞县(含今部分宁波城区)最多,达1180名,其次为余姚,有634名,第三是慈溪,为487名。鄞县进士数名列全省前茅,仅次于绍兴县(有文进士1240名)。宁波共有状元张孝祥(鄞县)、杨守勤(慈溪)等12人,占全省状元总数的18.2%。但宁波状元中的章鋆,与《绍兴市志》载27名状元中的章鋆为同一人。绍兴市、县方志称:“章鋆(1820~1875),山阴(今绍兴县)人,寄籍鄞县,清咸丰二年辛亥科状元。”而在《宁波市志》中称:“章鋆,生卒年不详,鄞县人。咸丰二年进士第一(状元)。”《绍兴市教育志》则说明:“清朝,外出游幕和经商的绍兴人遍布全国,寄籍外地应试者甚多。绍兴合府包括外地寄籍中式者在内,共出904名进士,其中状元5人。”
    宁波历史上进士出得最多的名门望族,应属鄞县城西月湖畔(今海曙)之史氏,号称一门出了“一王、三相、七十二进士”
    不过,在宁波历史上,也有不少名贤硕儒,因各种原因未中进士,但他们学识渊博,同样丰功长存。如清康熙十八年(1679)开博学鸿儒科时,余姚黄宗羲因病不赴,但他仍潜心著述,讲学不辍,不愧为浙东史学派的鼻祖。康熙皇帝曾多次征召黄宗羲赴京为仕,但他无意出山,康熙因而“叹息不止”,以为“得才之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鄞县史氏望族浓缩南宋历史

《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宁波晚报讯   昨天,宁波市档案局传出好消息:我市申报的《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日后,国家档案局将把这个珍贵的档案文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工程名录”。这是我市继“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梁祝申报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之后的又一壮举。
    现收藏在江东区档案馆的《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第二部分是清代文人童槐、董澜等为此写下的题跋。据专家考证,《史家祖宗画像》作于明朝中期,独此一份,在清代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由史家二十四世子孙、居住在东钱湖绿野岙的史东农,从族中购得并装裱成册。当时的宁波名流写下题跋19则。
    《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反映的主题是鄞县史氏家族。该家族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出过“三相二王七十二进士”,“满朝文武,半出史门”。史氏家族堪称是南宋历史的一个缩影。该画像及传记基本上包括了南宋时期史氏家族当朝官员,画像人物按官职细分为平体冠、蝉翼冠、无蝉翼五梁冠、幞头冠,其规格、颜色、搭配服饰精致,填补了中国宋朝官式服饰实物研究资料的空白。
    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原藏于江东区东郊乡东升村史家祠堂内,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年代久远,部分存在虫咬和风化的现象,损坏程度近40%,因此急需抢救保护。
    据悉,与《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一起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共有35件组,其中有《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长征史料》、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5:59 , Processed in 0.0420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