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75|回复: 0

[人文文化] 清末民初国人“变法图强”的努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6 08: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清末民初国人“变法图强”的努力
                              (论文)
                                         七秩龄童   

      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针对英帝国“经院哲学”统治下,不重视科学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学,用繁琐的方法来证明宗教教条的现实,于其所著《沉思录》留下一句“知识即力量”名言,其志在号召人们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以鼓励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与弗兰西思•培根小一岁的有一位谥号获“文定公”,名叫徐光启(1562-1633)的中国上海人,从互为师友的意大利人利码窦(1552—1610)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尽得其术之际,借主持修订明代历法《大统历》机会,率先提出“镕西人之巧算,入我《大统》之型模”的响亮口号,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先河。因此,徐光启是中国力行“洋为中用”第一人,获得了“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者”誉称。
      我们的邻邦日本,到了19世纪中叶,还处在江户幕府统治末期。此时日本面临的是:内患于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日益不满,幕府的腐败与天灾导致农民与市民的暴动不断;外临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日本国门之时。内忧外患引发了1868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日本从此走上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
      在日本实施明治维新的同一历史时期,中国也出了力主“变法自强”的先驱思想家王 韬(1828-1897)。1847年,他19岁时就职上海“墨海书馆”,见识了英国活字版印刷术。1850年他22岁时翻译出版的“代表译本”《圣经》,被英国圣经公会采纳为“海外标准本”。1862年,为太平天国将领出谋事暴光,遭李鸿章通缉亡命香港,因此获得“长毛状元”谑称。1867年出游西欧,流寓英国,受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特邀登台演讲,大谈中英通商史和孔子人道学说,将中西不同源出的思想观念,以“此心同此理也,请一言以决之,曰其道大同”链接起来。因此得到听众学子们的“鼓掌蹈足,同声称赞”。值得一书的是:他是在牛津大学演讲的第一位中国学人。1870年王韬43岁,回香港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由他主持的《循环日报》,并定期发表针对时局的政论,首开“文人论政”先河。因此,林语堂称他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1879年三月,王韬应日本友人邀请赴日本考察四个月,结识日本维新人物,写成《扶桑游记》。至此时,王韬以其在英国、日本的名望和他的变法维新政论的影响,使清廷重臣李鸿章刮目相看,认为王韬是“不世英才,胸罗万有”希望清政府召罗为用。1887年,清政府解除通缉令的3年后,60虚岁的王韬应邀主掌上海格致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传播和研习西方自然科学的新型书院,并化敌为友,邀来昔日曾下令通缉于他的宿敌李鸿章成为格致书院的出题考官。1893年,孙中山前来拜会,王韬寄希望于新一代年轻人身上,亲笔为孙中山修改了《上李鸿章书》。1895年,王韬68岁,被推举为《何为当今中国变法当务之急》征文评委会主任,给投稿的康有为评了一个末等奖。1897年秋,王韬虽其原配夫人没的子嗣,却坚守其一夫一妻主张,为中国改良派思想家的道德追求划上了圆满句号后,作为一位中国变法维新的先知者,完成了他追求中国富强之梦接力一棒的任务,在上海寓所阖然长逝,享寿70岁。
      王韬只是一位一生未进官场的“草根”思想家,在正史上似无地位。上面繁文重述,是因为说王韬变法,必略知王韬其人。1875年王韬发表著名文章《变法自强》三章,是他一生的重头戏,比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早18年。王韬1970年从国外考察归来后,即向中国人介绍英国“君民共主”政体,鼓吹实业强国,并认为:“诸利既兴,而中国不富强者,未之有也”。王韬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在检讨中国落后西方将近百年的弱势下,引用《易经》“穷则变,变则通”,断定“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并举出中国何尝未变的历史事例为证。在肯定“变则通”的基础上,以欧洲强国为榜样,主张在中国改革科举,变法强兵,改革教育,重视科学,发展实业,并主张废除官场积习繁文缛节,突破朱程理学盛行以来形成的轻视实用科技的思想禁锢。这些观点,无疑使国人先知者睁开了睡眼。王韬逝世后两年,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诏定国是、决定实行戊戌维新变法。因此可以肯定,是王韬的政论对时代社会所起振聋发聩的思想作用,明白无误地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先驱地位。
      拙见以为,如果中国的维新变法从1898年清政府诏定国是算起,接着慈禧主导新政,1911年孙中山推翻满清帝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五四青年运动,1926年国民政府兴军北伐,1937年全民抗日战争,1946年国共三年内战,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是对1840年英国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中国从此陷入深重的危机的总清算。因此,如果从大历史的观点看,中国的变法维新,从1898年至1949年,共经历了52个春秋。因为戊戌年初变法的103天,以慈禧政变、六君子遭害为变法第一高潮时期则是;以为是中国变法的终结,则难以解释慈禧所主导的新政变法措施,更难以解释1900年八国联军对慈禧实施变法新政的扼杀。
     有一种观点认为:“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在西方国家利用工业革命飞跃的时候,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面前,在农耕经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大趋势前,中国却躲在自己的天朝上国梦里,实行闭关锁国”,使中国科学技术不发达,一切落后于人,才挨打受欺。对于此论,必须结合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辨证分析。须知19世纪是个匪徒横行,强盗林立的时代  。当众多强盗进入中国巧取豪夺之时,就曾经喊出过要求中国“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口号,并同时责怪我中国不该“闭关锁国”拒强盗于国门之外呀。因此,即或是作学术探索讨,此论也只能代表外国人看来的立场,或者是吾侪中国部份人的无知学舌而己。果然如此吗?日本明治维新之前也实施过200多年的“闭关锁国”,以此为政策。日本的“闭关锁国”是针对西方的,与以平等待日本的中国间却仍然保持友邦交往。日本只有如此,才保证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因为,如果没有从17世纪开始针对西方的“闭关锁国”,日本很可能沦为像东南亚和印度一样彻底的殖民地。再以新中国为例: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中国也是“闭关锁国”的——中国国门被一些外国反锁着呢。不如此,也难于保证刚成立的新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那么,日本为何在“闭关锁国”200多年后,突然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呢?正好就是日本人看到了中国鸦片战争悲惨结局。庞大的中国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遭遇,对于日本来说有着巨大的震撼作用,使日本意识到,连中国政府都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自己如果不奋发图强求改变,那就更加不是外国列强的对手。因此,明治维新运动由此开始。日本明治维新能够顺利开展的原因,也主要不是日本强大到使列强不敌,更不是变法在日本内部没有阻力,而是因为自从鸦片战争野蛮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的注意力,几乎全部转向最为富裕的中国,没有顾及日本的精力和必要。日本是小国,而且资源贫乏,在强盗们看来,日本只是一支食之乏味的鸡肋,才被轻易放过。变相地说,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钻了中国门户被强盗们打开了的空子。值得记取的教训是:日本明治维新变法自强,选择的时机恰恰发生在那个匪徒横行,强盗林立的丑陋环境,最终使得具有岛国偏颇意识的日本民族性情大变,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穷凶极恶的强盗之国。它变法强大了之后,为了自己的狭隘利益,错误估计世界形势,又肆无忌惮地践踏其他国家和民族。日本至今仍如此,岂止悲哉!
      检讨那维持了103天的清廷后党与帝党“变法”失败的原因,将戊戌变法或政变作为一单独的历史事件并就事论事而言,自然可以举出十条八条理由来评议。以比较与日本明治维新异同的方法进行检讨,也可以罗列胪陈出若干条来。但那千条万条,无不都归总于一句话:咸以为是光绪皇帝迫不及待,无权无奈,敌不过后党保守力量强大。拙见以为,到了清季末期,无论帝党后党,皆素餐致寇之人,面临列强咸无强大可言;中国政府任何一项影响外国利益的政治举措,皆因力小任重,都必有折足覆餗之凶。慈禧重新“训政”两年后,“引来”八国联军入侵,便是清朝政府企图摆脱外国瓜分中国愿望遭到的一次大镇压。光绪和慈禧死后三年,封建帝制的彻底崩溃,也是清廷帝制寿终的必然性结果。1912年中国封建帝制结束后,当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陷入极端无序与混乱;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初步实现的大陆的“统一”,但由于其内部派系林立,国家依旧支离破碎;而后蒋介石以“统一军政”、“实施训政”为名力图通过远交近攻、政治打击、经济瓦解、情感效忠与军事进攻等策略削弱地方军事实力派和政治实力派,方法手段用尽,但直至其兵败大陆时仍未能如愿。究其原因,无不有列强政府插手其间的影子,致动辄功败于垂成。中国本来有一强大的力量,便是四万万老百姓的民心。孙中山说 :“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一语中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蒋介石失去大陆败退台湾的“反思”也提到:“我们并不是被共军打倒的,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他总结失败原因有: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取为目的;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民族道德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伟大;等。倒不如1949年8月5日,美国《白皮书》来得直爽痛快:国民党的惨败,是因为“其政府不为人民所支持”。
      受日本明治维新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启迪,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批知识分子和开明人士曾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没有文化,缺少教育,科学落后,所以挨打。主张从教育入手,以教育来改造人,拯救国家。戊戌变法时期,《天演论》译者严复(1845-1921)提出《救亡决论》,首先主张普及国民教育,向“科举取士”制度开火:“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主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莫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 1905年1月,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宣、端方等六名地方督抚联名上奏:“臣等默观大局,熟察时趋,觉现在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而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强邻环伺,岂能我待?”要求立即停止科举,以促进学校的广泛发展。清政府采纳了废止科举的建议,以“癸卯学制”正式全面取代科举制,将严重阻碍了民族教育事业发达达1300多年的科举制请下了神坛。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 1903年一位署名“云窝”的作者在《江苏》第三期发表《教育通论》说:“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无他,教育者进化之的也”。这也是先知者们对于戊戌变法“没有成功”的一次成功。迨及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20~30年代,教育救国论与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股社会政治思潮。教育救国论者重视教育,重视提高民族文化和人的素质,并为此而奋斗,为人们提出了一大新的命题:握有知识的人就是获得了福运,掌握进步和文明命脉的人,青年则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自公元1904年 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将发展全民教育学制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三段七级以来,止于抗战前的1937年,中国一共有108所各类高校。这是“变法救国”三十多年度取得的最大成就,比王韬所主张的“改良科举”要彻底得多。此事实也证明:戊戌变法帝党失败,并不意味清季末年就中断了中国变法图强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4 21:05 , Processed in 0.0467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