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988|回复: 13

[人文文化] 武穴老县学兴亡简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0 0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武穴老县学兴亡简志
      广济县学又名儒学,首建于宋庆历五年(1045)建位于县城东北,经明代四次重修和清代又四次重修,最后于咸丰三年经知县方大湜费三年功修竣,全部建筑包括有大成殿、东庑西庑、戟门、名宦祠、更衣厅、乡贤祠、忠孝祠、尊经阁、棂星门、泮池、辕门、节烈祠、礼乐库等。其中大成殿后有崇圣宫、左有明伦堂,右有敬业堂,明伦堂后有东斋、西斋,各有正厢房七间,为讲学及生员读史习经处。经抗战渐毁,建国前仅存遗址。县学设教谕署、训导署,由教谕管理,训导辅佐。县学清康乾时期规定禀膳生20名,增生20名。文武附生各15名。至咸丰同治时,文武附生各增至23名。各朝对县学生要求极严,大致是要求忠君、爱国、修身、洁身自好,不交结权势,不干频诉讼,不结社立盟诸内容。上榜所示进士、举人功名,多数院试考中秀才后入县学研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0 19: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老先生,能具体载明县学在梅川的详细位置么?距梅川高中约200米处有个地方叫“考棚”,刚好是县城东北位置。记得小时候,好像听老一辈人说那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上世纪90年代,那是很广阔的一块空地,现今已建成成片的住宅小区,是不是那个区域就是“县学”所在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0: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史会长,给我们提供难得的史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3: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大湜的县学是设在文庙里头,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3: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方大人等有没有留一点 “学记”之类的东西下来?历史上广济战乱比较多,估计很有可能毁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23: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济县图 明嘉靖.jpg
上图标的大约是明嘉靖年间的儒学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0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engshi.net/bbs/MINI/ ... 53-0-0-0-0-0-a-.htm
今天要感受当年广济县学的气息,只有到外地去旅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0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伦堂卧碑碑文:

世祖章皇帝钦定卧碑文
礼部
题奉钦依刊立卧碑晓示生员
順治九年,禮部題奉欽定刊立臥碑,置於明倫堂之左,曉示生員。
朝廷建立學校、選取生員,免其丁糧、厚以廩膳,設學院、學道、學官以教之;各衙門官以禮相待,全要養成賢才,以供朝廷之用。諸生皆當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條教開列于后:
生員之家,父母賢智者,子當受教父母;愚魯或有非為者,子既讀書明理,當再三懇告,使父母不陷於危亡。
生員立志,當學為忠臣清官。書史所載忠清事蹟,務須互相講究;凡利國愛民之事,更宜留心。
生員居立忠厚正直,讀書方有實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術邪刻,讀書必無成就,為官必取禍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殺其身,常宜思省!
生員不可干求官長、交結勢要,希圖進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生員當愛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門,不可輕入;即有切己之事,只許家人代告。不許干與他人詞訟,他人亦不許牽連生員作證。
為學當尊敬先生,若講說皆須誠心;聽受如有未明,從容再問,毋妄行辯難。為師者,亦當盡心教訓,勿致怠惰。
軍民一切利病,不許生員上書陳言;如有一言建白,以違制論,黜革治罪。
顺治九年二月初九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0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御制敬一箴碑文:

人有此心,万里咸具。体而行之,惟德是据。敬焉一焉,所当先务。匪一弗纯,匪敬弗聚。元后奉天,长此万夫。发政施仁,期保鸿图。敬怠纯驳,应验顿殊。征诸天人,如鼓答桴。腾荷天眷,为民之主。德或不类,以为大惧。惟敬惟一,执之甚固。畏天勤民,不遑宁处。早敬维何,怠荒必除。郊则恭诚,庙严孝起。肃于明庭,慎于闲居。省躬察咎,警戒无虞。曰一维何,纯乎天理。弗参以三,弗贰以二。行顾其言,终如其始。静虚无欲,日新不违。圣贤法言,备见诸经。我其究之,择善必精。左右辅弼,贵于忠贞。我其任之。鉴别必明。斯之谓一,斯之谓敬。君德既修,万邦则正。天清民怀,永延厥庆。光前垂后,绵衍蕃盛。咨议公侯,卿与在夫。以至士庶,一遵斯谟。主敬惜一,罔敢或渝。以保禄位,以完其驱。古有盘铭,曰接心警。汤敬曰跻,一德受命。朕为斯箴,拳拳希圣。庶几汤孙,底于嘉靖。

嘉靖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 0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靖皇帝御注范浚《心箴》

    明嘉靖六年(1527)十一月十三日,状元出身的讲官顾鼎臣给嘉靖皇帝解说宋儒范浚所作《心箴》。之后几天,嘉靖皇帝一直在御书房品读此箴,心有所得,亲为注释。十一月十五日特谕内阁诸臣:“朕因十三日听讲官顾鼎臣解说范浚《心箴》,连日思味,其意甚为正心之助。昨自写一篇,并假为注释,与卿等看。”接此上谕,大学士张璁在十一月十八日上奏:“是月小至日,伏承赐內阁《范浚心箴注》一通……臣昔读书山舍,尝揭范浚《心箴》及程颐《视》《听》《言》《动》四箴以自励……敬摹《宸翰》,付工刻石,传之天下万世……”《心箴》全文不过百字,何以会在数百年后受到嘉靖君臣如此推崇,我们还得回头说说该箴的作者范浚。
    话说在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时年十九岁的青年朱熹(世称朱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宗师)赴京城临安应试。途中特意在兰溪香溪下船,上岸拜访当地的一位先生。不巧先生外游未归,没能见着。几个月后,朱熹得中进士。回乡途中,再次登门拜访,不巧仍未获见。正在失望时,他看到客堂中先生所作《心箴》屏书一篇,拜读之下,击节称赏不已!认为该先生仅凭《心箴》一文,足可称一世之师。这位先生不是别人,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大学者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明,兰溪香溪人。因不喜荣利,终生隐居香溪,以讲学授徒为乐,所以人称“香溪先生”。据史料记载:其祖父范锷,宋皇祐五年(1053)进士,官至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长社郡公;其父范筠,宋元祐三年(1088)进士,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少保,封荣国公。范筠有十个儿子,除次子范深中举人、八子范浚终生不应试外,其余八个儿子均中进士。留下“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的佳话。
    三十多年后,朱熹在《范香溪先生小传》一文中高度评价范浚的学术成就并提及他的香溪拜访之行。其中写道:“近世言浙学者多尚事功,浚独有志圣贤之心学,无少外慕,屡辞征辟不就。所著文辞,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于时家居,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亦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朱熹此文言切辞沉,对范浚满怀尊崇。后来,他又郑重地将《心箴》辑入自己的《孟子集注》中。
    由于范浚《心箴》所倡心法为言行之纲,纲举目张,在张璁建议下,嘉靖皇帝又研读了宋代另一大儒程颐所作《视》《听》《言》《动》四箴并作了注。嘉靖七年(1528)二月十八日,张璁等奏请将御制《敬一箴》及范浚《心箴》和程颐《四箴》并御注一起刻石建亭于翰林院北,同时摹刻立石于各府、县学宫,以教化天下。嘉靖皇帝在次日即批谕:“卿等所言,都依拟行。亭名为‘敬一’,其南北直隶及十三省亦各著盖敬一亭一座,礼、工二部知道。”同年九月二十四日,敬一亭建成。清乾隆《钦定国子监志》有记载当年敬一亭碑刻置放情形为:“《敬一箴》居中,左为圣谕,右为《心箴》,又左为《视箴》,又右为《听箴》,又再左为《言箴》,又再右为《动箴》,皆南向。”从敬一亭碑刻安排我们可以看出,《心箴》和嘉靖圣谕左右对列,而且当时全国各地学宫均都按此规格建亭立碑,范浚因此名动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4-11-24 20:40 , Processed in 0.048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