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60|回复: 5

[地理文化] 五水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0 10: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五水蛮
  五水蛮(五水蛮)
  古代 巴 人的一支。因居住在“西阳五水”旁,故名。 南朝 宋 、 齐 于其地设若干左郡、左县,遂与汉人杂居,逐渐同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蕲水》:“水首受 希水 枝津,西南流,历 蕲山 ,出 蛮 中,故以此 蛮 为 五水蛮 。”《南史·夷貊传下》:“ 西阳 有 巴水 、 蕲水 、 希水 、 赤亭水 、 西归水 ,谓之 五水蛮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赤亭水
  即湖北黄冈县举水之下流。《水经注》举水经齐安郡西,倒水注之,又东南历赤亭下,谓之赤亭水,南流至于江,谓之举洲。

西归水
       据《水经注》记载:倒水于圻山五水中称西归水,流至李集下,东支入举水者称感化河;西支至龙口入江者称乌石水。其实一水,后世从简,通称倒水。

蕲水
      蕲水发源于蕲北的四流山。据·嘉靖《蕲州志》载:泗流山“在州北二百四十里,与英山接界。其水南注蕲春,西注英山,北注寿州.霍山县,东注安徽太湖县。”据笔者考“北注寿州霍山县”其实有误,清·光绪《蕲州志》以作纠正,文日:“按此水北流入英山县,不注寿州霍山,寿州离蕲甚远”。(2009年重刊本第40页)泗流山主峰高814米,范围约2平方公里。主峰的顶端有一棵山楂树,当地群众形容它“根扒两省(鄂皖),叶落三县(蕲春英山太湖)。”证明泗流山之水只分三个县的方向流出。  
      蕲水自东北向西南流贯全县。长117.8公里,接纳大小支流550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支流13条,5―10公里49条,5公里以下488条。较大支流西岸有狮子河、株林河、许家河、沙河;东岸有檀林河、孙冲河、白水河、桐梓河、莲花河。全县除彭思河、关沙河、邓信河等少数几条河的水不流入蕲河外,其他均属蕲河水系。蕲河流域面积1983平方公里,其中属浠水县境171平方公里,属蕲春县境18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5.5%。

  ·光绪《蕲州志》对蕲河干支流区位记载更为详细:“蕲河发源于四流山之南,过查家山为龙井河,田家桥、牛头冲诸水会之。由青草坪至洪河尖,何家铺、白羊沟之水入焉。又西,大桴冲诸水会之。又十里,河南坂之水会之。又东至将军山、相山、细竹河、檀林河之水会之为两河口。又东三十里,宿松界龙目冲凉亭河入焉。过了张家塝,西自葛场山来之六溪冲水注之。又五里为小杨树,马鞍山水合清河冲水会瓢河水入焉。至芭茅街下,东来张德彬冲、王裕冲、姜家冲水迳白水畈河会焉。又四里,西来之裴蔡二冲水迳水车河注之。又数里至望天畈,东来七里冲小水注之。至孙家林,紫云山、龙须冲、桐梓河诸水入焉。又十里迳鸭公嘴,西来石彭冲水,由白茅河注之。又十里,东南来诸水至莲花庵入焉。至刘公河,西北之为仙人台、康宗堡、汪家坝、狮子口、泽霖河诸水会焉。又数里,自骆驼山东来金丝港水注之。十里至瓫门,为洗马潭。至关西河,西来蕲阳坪、榔木冲至株林河、胡家河诸水注之。迳黄城河,西来李达冲、乌石河、石梁堰、石壁岩渚水入焉。又五六里,西有支河名王家港,分大河支派与高家新铺下流大河水会。至白云山前,突起一州,左为蕲河(即旧治所在),右为西河,驿递在焉。蕲河东五里,迳漕河,黎企冲、谢家河两小水注之。由漕河分为二:一绕渴口(今辖口)市西,苏家河水入焉,历二十里出葫芦口;一绕渴口市东,由沔阳街至陈氏半亩园分为二,不里许复合,又东二十里至三窦桥河下流东会于赤东湖。其西河之水,南八里迳易家河,又西来横车之水注之;又五里迳路口畈,南城河之水会焉;又里许至白池湖;又十余里历杨公潭与渴口市西水会,至土门河下流与西牌埠河之水同入赤东湖,至相见湾遂合流,由挂口入江。”

巴河
      巴河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境内,古称巴水,是西阳五水之一;巴水水系源于湖北与安徽交界处的青苔关,流经罗田县、团风县、浠水县、黄州区,沿途汇水绵延百余公里经巴河镇汇入长江,全长151公里,流域面积579.93平方公里。其清流一直滋养着罗田、团风、浠水、黄州等县、区数十万人。巴河是浠水与罗田、团风两县及黄州区的界河。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西部巴人多次暴动,楚国出兵平息,多次对巴人迁移,流放到江夏界内,他们溯鄂东"五水"而上,在此定居,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五水蛮"。巴河流域为其活动中心,巴河入江处的巴河镇曾被称为"五蛮城"。为了纪念故土,将这条河更名为巴河。巴河流域的居民至今还保留着祖先剽悍好斗、敢作敢为的民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十月,西阳的五水(指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蛮民凭借山川险阻,聚众起事,反抗宋廷,活动于淮水、汝水以至长江、沔水一带。文帝命沈庆之督江、豫、荆、雍四州之众进行征讨。将起事镇压。


http://baike.baidu.com/view/218094.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921.htm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695965.htm
[/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水河

http://baike.baidu.com/view/511899.htm

倒水河下游的孔埠,从前是倒水河入涨渡湖的主道。这里每年有骂娘殴斗的民间习俗,故这段河在当地称为“骂娘河”。每年正月十五,两岸居民天不亮就早早起来,吃过“元宵”后,从四面八方来到河边,隔岸只见人影,闻听对面有人说话就开始对骂。不论亲友长幼,可指名道姓叫骂。骂得凶时,还发生殴斗。人们把这项活动当成赶庙会一样,一河两岸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一盛行在旧时代的习俗据说跟河水有关,每年两岸必须对骂方可免除水灾。显然这是一种封建迷信,但表现了人们根治水患的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

http://baike.baidu.com/view/41378.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6256.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书:

      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谓五水。蛮所在地种落炽盛,历世为盗,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地方数千里。

http://blog.163.com/fb0714@126/b ... 209820113218548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19 16:21 , Processed in 0.0474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