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桂系国军多是临阵操枪的农民
参加武汉卫国之战广济主战场作战的桂系国军建制
为应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野蛮入侵,截止于1938年4月,中国桂系国军在总司令李宗仁、副总司令白宗禧、总参谋长李品仙等将领主持下,完成了第11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共计4个军(11个师)部队的组建。1938年6月,相继移师到武汉卫国之战广济主战场的桂系国军共有以下9个建制师:
张淦第7军之漆道徵第171师,程树芬第172师;韦云淞第31军之林赐熙第131师,苏祖馨第135师;(以上4个师隶属于廖磊第21集团军)
张义纯第48军之贺维珍第173师,张光玮第174师,区寿年第176师;覃连芳第84军之刘任第188师,凌压西第189师。(以上5个师隶属于李品仙第11集团军)
张淦第7军建制三个乙种师170(师长徐启明)、171、172三个师,是桂系的起家部队,于1924 年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由此支持,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控制了广西全境,其势力被史学界称为“新桂系”,以区别于陆荣廷的“旧桂系”。其组成的北伐军第7军,下属七个旅,总兵力两万人.随即,出兵北伐.由广西打到山海关。因此,几乎桂系的高级军官全部出于该军。
张义纯第48军前身是桂系第15军,组建于1936年6月,原军长夏威。其第173、174两师,即原第15军之第43、44师番号,其第176师也是于同时组建的原总司令部直辖区寿年第176师。
韦云淞第31军是于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新桂系扩编的部队。其时军长刘士毅,覃连芳第131师,苏祖馨第135师,和莫德宏第138师。
覃连芳第84军,除挂属于该军的莫树杰第175师驻防广州是1936年组建的第15军第175师外,其刘任第188师,凌压西第189师等两个桂军师,则是当年4月由广西新组建的部队。第84军副军长徐文明、参谋长钟纪。
以上桂系国军各部队,包括资格最老的桂军王牌第7军:该军三个师的桂系起家部队,经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也减员一半以上。期间的1937年11月21日“升山争夺战”,还发生过其第552旅旅长夏国璋带领一连人参加白刃格全部牺牲的英勇事迹。包括第7军在内,都是参加武汉卫国作战前经过休整补充,才恢复战力的。所以说:参加武汉卫国之战广济主战场的桂系国军,一点也不错,多是临阵操枪的农民。
参加武汉卫国之战广济主战场的桂系国军主要将领履历述略
第171师长漆道徵,广西百寿县新隆人,是资格较老的新桂系人物之一。据他自己1939年参加抗日游击作战,驻军麻城时所写的一篇文章,有“徵世居桂之百寿县,三百有余年矣。民念六抗战,军与道徵以一旅之众转战苏浙江淮。越明年,升任171师师长,晋驻商城四固墩。后与敌搏斗于宿松、太湖、广济、浠水,凡数月,旋奉命转入大别山担负游击。一年以来,与敌大小凡数百余战”云云。
第172程树芬(1896—1947病故于黄冈)湖北黄冈人,保定第六期步兵科毕业。从1923年投身新桂系当副官开始,为李宗仁所倚重,故为桂军重要将领。抗战爆发后,曾历任桂军头号主力第7军172师师长,第7军副师长、鄂东游击总指挥等职。1937年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率部滞留敌后,在鄂东大别山麓坚持了长期卓绝的敌后游击战。
第131师长林赐熙(1891—1947年退伍经商,1962年病故于广西政协委员职)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二期步兵科毕业。从1919年任中尉助教开始加入新桂系。抗战后,于1938年6月21日调升第131师(辖两旅)中将师长。
第135师长苏祖馨(1896—1963,1946年辞职闲居,1963年病逝于香港)广西容县人,1914年从广西陆军小学第4期毕业投入桂军从排副干起,至于937年7月,广西成立31军,任第135师中将师长。该师辖403、405两旅4团共9900余人,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1月,第135师以伤亡1182人的代价,于安徽明光镇(今嘉山县城),一举消灭日军2000多人,是日冠在淮河流域遭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日军在台儿庄失败后,纠集30余万兵力包围徐州,企图一举歼灭我第五战区主力。第135师为掩护第48军和淮北兵团撤退在正阳关与日军激战5天。之后,复经武汉卫国之战的广济主战场与日军战斗,消灭日军700余人,自己止于1938年9月上旬,仅剩下不足两个营的兵力,第五战区只得将第31军131师士兵归并135师。10月15日,奉命扼守豫鄂两省交界之重要关口平靖关,阻滞日军攻占武汉,掩护友军西撤,与日军第10师团血战七昼夜,以伤亡1500人的代价,歼敌1200余人。是役苏祖馨以“作战出力,统筹有方”记大功一次。
第173师长贺维珍(1887年-1976年),江西永新人,保定三期毕业,与白宗禧是同届同学。属“15位对广西有贡献的外省人”之一,白且赞贺“练兵、办教育都很热诚”。贺氏从军前任教职,一生正直清廉,两袖清风,为著名之儒将;晚年又隐居于台湾南端屏东,担任中学教师,饮全台湾“优良国文教师”评鉴第一名之誉。
第174师长张光玮(1904-1949年投诚,1971年病故于广西政协委员职),著文有《新桂系的第十三军》及《整编第四十八师进攻沂蒙山区前后》等遗世。
第176师长区寿年(1902-1954年广州市政协委员,1957病逝于广州)广东罗定人,蔡廷锴将军的外甥。1931年任粤军第十九路军第78师师长。统领该师参与一二八事变,也为1933年闽变主力之一,闽变失败后闲居香港。抗战期间他曾为李宗仁麾下,参与徐州会战与武汉会战。1948年6月,任整编后的中将兵团司令时,在豫东战役中被粟裕所部所俘。1950年被释,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协委员等职,后病逝于广州。
第188师师部的主要军官整个由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的教职员调充。师长刘任原任第一分校的步兵科长兼战术教官,副师长刘建常原任第一分校战术教官,参谋长曾应龙。该师所辖第1101团团长李光汉,第1102团团长梁达升,第1103团团长黄敬修
第189师长凌压西(1891—1945年携家离军回藉闲居,建国后任南宁政协委员,1969病逝),广西容县石头乡石塘村人,容县县立中学肄业后,于1917年投考入田南警备司令马晓军部模范营当学兵,以后投身桂系第七军,由司务长、排长、副官、参谋起家,靠战功于1938年4月,升任新组建的第一八九师少将师长。该师副师长黄骐,参谋长江光勖,所辖第1105团团长谢振东,第1106团团长黄伯铭,第1107团团长白勉初。1938年7月间,由广西直接开赴广济,参加武汉卫国之战。日军进陷武汉后,桂军第84军在大别山区游击抗日。1941年3月,在罗田县今胜利镇泗洲山顶还存留有桂军将领张淦、凌压西大型石刻。凌压西石刻有“吼散倭氛”四个大字,和“倭奴以中国为睡狮可欺,岂知狮已醒,一吼而倭氛散,一搏而倭奴灭,倭奴倭奴,死无噍类矣。辛己仲春”字样。
第7军长张淦(1897-1949年被俘,1959病逝)广西桂林人,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他既是白宗禧认定为有“大将之才”的军事骨干将领,又是以迷信风水事事不离“卜卦”、被白宗笑赠为“罗盘”将军的桂系显赫大员。日军进陷武汉后,桂军第84军在大别山区游击抗日,1941年3月,在罗田县今胜利镇泗洲山顶还存留有桂军将领张淦、凌压西大型石刻,张淦石刻为“喂 :睡狮醒了, 不但醒而且笑矣!”和“笑狮山”三个大字。
第31军军长韦云淞(1889—1949年冬寓居香港,1954病逝),广西容县松山镇松山村人。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工科,桂军名将。
第48军军长张义纯(1895—1948年投诚,1982年病逝于上海参事室参事职上),安徽肥东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毕业、桂系骨干将领,作战勇猛,号称小张飞。
第84军军长覃连芳(1896—1946年退役,1958病逝),广西柳江人,壮族,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桂系有名战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