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76|回复: 3

[地理文化] 荆湖北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5 12: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荆湖北路是中国宋朝(960年-1279年) 的一个地方行政区,首府在今天的荆州(南宋末年迁荆湖北路于鄂州,今武汉境内)。由于大部分土地在洞庭湖以北,故而民间也称呼其为湖北路;后于宋朝灭亡后划入元朝的湖广行省武昌路。

现今区域

  湖北省大部、陕西省东南部、河南省南部。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州湖南、荆州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广南东、广南西十五路。 在并没有行驶主权的幽云十六州地区,宋朝也默认了 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
  北宋时期,荆州湖北路是以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之地,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即由此始。荆州湖北路辖江陵府(荆州)、鄂州(武昌)、复州、峡州、归州(秭归)、安州(安陆)、汉阳军、荆门军,治所在江陵府
  而今天湖北北部大多数土地在宋朝时属于京西南路,该路辖襄州、随州、郢州、房州、均州、光化军,治所在襄州(今襄樊境内)。湖北东南角设置了兴国军(阳新),属于江南西路(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南角恩施,利川等地设置了施州,属于夔州路(治所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今天湖北东南部的黄州、蕲州在北宋初期处于淮南路,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后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黄州、蕲州属于淮南西路。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金兵入侵,战乱不止,大批人口南迁,湖北逐渐繁荣,带来北方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技术,荆湖北路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今天湖北北部的京西南路成为宋金交战的主战场,后被蒙古军队拿下襄阳,不久南宋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4: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金兵入侵,战乱不止,大批人口南迁,湖北逐渐繁荣,带来北方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技术,荆湖北路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今天湖北北部的京西南路成为宋金交战的主战场,后被蒙古军队拿下襄阳,不久南宋灭亡。
北宋-荊湖北路、荊湖南路(公元1111).jpg
南宋-荊湖北路等(公元12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5 1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就是看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9: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宋路制

宋代全国划分若干路作为府、州、军、监以上中央派出监察辖区的制度。自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以后,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道,宋太宗赵太平兴国二年(977)以后,“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转运使遂成为北宋中央政府派遣至各路掌管财赋和监察之官,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始定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等十五路。

机构组成

  路的机构主要是安抚使(帅)、转运使(漕)、提点刑狱(宪)、提举常平(仓)四司,分掌财赋、刑狱、兵政、常平新法等,权任不同,但往往兼理他务,随时而变,具有互补互代的功能。
  转运司是诸路的重要机构,前述所谓北宋十五路十八路、二十三路、二十四路等,皆指转运司路而言。帅、漕、宪三司路分有时不尽相同,如元元年(1086),漕司为二十三路,而宪司为十八路,时将京东东、西两路,京西南、北两路,永兴军和秦凤两路,河北东、西两路,淮南东、西两路提点刑狱合并为京东、京西、陕西、河北、淮南路。安抚司并非逐路皆设,而有些地区路分又与转运、提刑司不同,如庆历以后,河北分大名府、高阳关、真定府、定州四路安抚司。陕西分永兴军、秦凤、延、环庆、泾原、熙河六路安抚司。有时帅漕宪三司路分相同,治所又不在一地。兹以政和元年(1111)漕、宪二司二十四路制(见表 1[漕司路制])及帅司二十八路制(见表2[帅司路制]),凡治所与前相同者,今地从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武穴信息网 ( 鄂ICP备2021017331号-1 )

鄂公网安备 42118202000100号

GMT+8, 2025-5-20 00:31 , Processed in 0.0418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